APP下载

能力为本: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策略思考

2021-07-22赵晓飞冯利朋林锐

高教学刊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新商科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赵晓飞 冯利朋 林锐

摘  要:针对新商科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滞后、应用型本科教学内容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提出了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原则,设计了课程体系重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开发多元导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渠道、多方式的重构策略,为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商科;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8-0059-04

Abstract: These problems involving that the course system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lags behi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prominent are studied under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Course system reconfiguration principles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are proposed. The reconfigur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course system reconfiguration based on ability training, course system development adopting diversified ori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pplying many approaches, are developed. It i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configure course syste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engineering under new business environment.

Keywords: new business; applied undergraduate; logistics engineering; course system

物流是國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发达高效的物流,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要有适应物流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物流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潘懋元教授认为“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一向是改革的主战场,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脏。”

一、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现有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新政策和新科技等环境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迫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一)新商科的“四新”特质,迫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促进了物流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服务业在生产环境、制造模式、加工方式、支付手段以及物品流通方式等环节面临新环境,催生了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零售。这是伴随新商科的“四新”特质。新商科伴随的“四新”特质迫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1. 新工业革命逼迫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新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促使自动化生产向智能化和智慧化生产转变。物流业被迫做出相应变化以适应新生产环境,从而为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逼迫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2. 新技术迫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已广泛应用于物流业。如京东X事业部与新宁物流达成合作,为苏州新宁物流智能化技改项目提供由无人设备和WCS系统组成的全流程定制集成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服务。现有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鲜有涉及物流新技术,因此,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迫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3. 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零售加速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零售不断涌现,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如何应对商业新伦理、新技术、新需求、新实践的挑战,培养适合时代需求与要求的物流工程人才,是当前物流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命题。因此,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零售加速了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4. 新环境促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新工业革命产生的新技术融合传统理念、传统零售和传统业态催生了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零售,使得物流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新环境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满足物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二)应用型本科建设,逼迫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一方面强调本科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确立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明确了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持续推动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新时代高教40条”强调了“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建设优势特色专业,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由此看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提高专业建设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是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从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分析,探讨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不仅符合“以本为本”的理念,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而且是提升物流工程专业建设质量,提高物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因此,应用型本科建设,逼迫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三)市场对物流人才的新要求,加速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物流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技能型为主。对学历分析结果表明,物流岗位对学历要求起点不高,50%以上岗位对学历要求的起点为大专,个别为中专。由于市场对物流人才能力和学历要求不同,为满足市场需求,凝练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加速了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二、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理念的创新,现行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滞后于物流业的发展,难以满足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一)课程体系滞后于物流业的发展,难以适应新商科环境

现有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固化。现有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以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为主,缺少新商科背景下的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比如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大数据物流等;教学内容僵化,现有物流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按物流功能来划分课程设置,缺少对物流新技术、新理念、生产新环境和制造新特点的系统讲解,滞后于物流业的发展,难以适应新商科环境。由于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固化,教学内容僵化,使得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低,难以满足物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难以适应新商科环境。

(二)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特色不够突出,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要求

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走向两个极端,要么与研究型大学一致,突出强调理论体系完善;要么与高职高专一致,突出应用型特点,缺乏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型进行有机融合,导致理论体系不完善,应用型特色不鲜明,不满足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要求。

现有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物流流程实验为主,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物流的各个环节,便于学生将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由于物流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统物流流程变革和优化,传统人工完成的物流操作已被或即将被机器取代,比如分拣操作、出入库操作等,因此,现有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滞后,难以匹配市场对物流人才的新要求。

三、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原则

为有效解决现有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突出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特色,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坚持以下原则。

(一)能力本位原则

传统大学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为学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做准备,强调知识本位[1]。应用型着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主,本质是培养面向市场需要的职业型人才[2],因此,应用型人才“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是其内在要求和根本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和实践并重,具有一专多能,重学历更重能力的特点。“一专”是指具有所学专业的某项专长;“多能”是指具有专业相近或与专业相关的多种能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本科学历能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同时包含传统技能、学业能力、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要素的综合能力,实质是面向应用的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保证。因此,课程体系重构遵循能力本位原则,聚焦学生能力培养。

(二)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

传统大学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注重理论知识是否深厚,目的是有利于学术创新,知识增长;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专项技能培养,聚焦专项技能与工作需求的无缝对接。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新理念和新零售层出不穷,突出强调理论知识,与工作要求匹配度较低,难以学以致用;突出强调专项技能培养,创新能力会受到制约。为此,在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突破唯理论和唯技术误区,聚焦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原则。

(三)课程效果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原则

新商科背景,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学习和创新可以通过课程学习进行培养,可以通过课程评价得到体现。由于学习和创新结果受多种因素制约,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理念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结果,因此,课程效果评价不能仅重视结果评价,更应该关注过程评价,突出学习过程,聚焦创新理念的产生。故课程效果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原则。

四、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引领的新工业革命正磅礴发展,已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迫使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针对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原则,实现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思路如下。

(一)课程体系重构能力本位

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国物流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将物流相关工作岗位分为了管理为主型和操作技能为主型两大类[3]。用人单位对从事这两大类工作岗位人员的主要能力要求见图1和图2,由此发现无论是管理为主型还是操作为主型的物流工作岗位,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是企业关注的主要能力;不同的是管理为主型工作岗位突出强调创新能力,操作技能为主型工作岗位更关注执行能力。因此,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应聚焦学生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的基本能力。新工业革命持续深入推进,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不断涌现,学校教育仅能讲授或介绍其中很少一部分,更多的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需要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应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

团队协作能力是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的必备能力。分工细化和人工智能的替代作用,使得新商科背景下的物流人才不仅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而且还需要人与机器之间的协作。人与机器的协作中“人可以改善人工智能的性能,反过来,智能机器又能赋予人类超强的能力。”[4]。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不仅要突出人与人之间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更应关注人机互动,强调人与机器协作能力的培养。

执行能力是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的专业能力。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构建贴近工作岗位的教学案例,设计逼真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拟生态、实战型、集成化”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提升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的执行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的显著特征,是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与高职高专物流人才的主要区别,是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应聚焦物流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革新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创新理念,增强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创新意识,提升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创新能力。

(二)课程体系开发多元导向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正蓬勃发展,驱动商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演变成复杂生态系统。”“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带来大量的新岗位。”[5]上述新商科背景,对物流课程体系重构提出了新要求。

囿于专业限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教学内容在不同学校属于不同专业,且教学重点也不一样。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从计算机专业、经济学专业、数学专业以及人工智能专业等专业选修所需要的课程,提升物流人才新商科素养。

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切实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对接地方特色产业的应用型物流课程,突出应用型本科地方性、服务性和融合性特征[6]。

物流工程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数学、工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具有极强的交叉性。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势学科合作,开发跨学科课程体系,凝练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特色。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渠道、多方式

潘懋元教授认为,应用型本科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专业性教育,其特征是结合学科与行业分设专业,培养面向社会一线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该定义重点强调应用型本科的落脚点为应用。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

物流实践教学侧重理论知识的应用,重点培养物流人才的应用性。为了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先基础后复杂,先课程后专业的原则,提出了“虚实结合、软硬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0.5+2+0.5+0.5+0.5”实践教学模式。

“虚实结合、软硬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充分利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和线下实践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拓展实践教学渠道,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构建物流工程专业基础性实践教学硬件,与硬件配套的实践教学软件,开设基础的、理实一体化的物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学校投入实践场地和师资,企业投入实践软硬件设施与设备,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设施和设备短缺与滞后问题;形成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学生实习基地。

“0.5+2+0.5+0.5+0.5”实践教学模式实现途径是,第一学期主要是专业见习,以参观物流设施设备、物流园区等为主,引导学生对物流业进行感性认识;两年的课程实践/实训操作,主要针对不同课程,进行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实践教学;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设计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将碎片化的实践教学系统化和专业化;半年的专业实习,强调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實践;半年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让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详细时间安排见图3。

五、结束语

以新商科为研究背景,深入探讨了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策略。提出了课程体系重构原则,设计了课程体系重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开发多元导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渠道、多方式的重构策略,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杨东平.大学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30-34.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16.

[3]肖雯子.未来物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N].中国水运报,2020-1-8(7).

[4][美国]保罗·多尔蒂,詹姆斯·威尔逊.机器与人[M].赵亚男,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123.

[5]吕波.新技术带来挑战,新商科如何应对[N].中国科学报,2019-12-25(4).

[6]魏中林.面向2035的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J].高教探索,2019(11):5-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应用型本科智慧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编号:2019-2-2020-01);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商务环境下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203345);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拟生态、实战型、集成化的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编号:142036);物流学会物流教改教研项目“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物流工程专业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编号:JZW2020065)

作者简介:赵晓飞(1980-),男,汉族,四川绵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优化与决策;冯利朋(1982-),女,汉族,山西阳泉人,博士,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物流经济;林锐(1979-),男,汉族,四川广安人,硕士,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物流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新商科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现代商业流通视阈下新商科专业群重构
新商科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