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群构建的探讨
2021-07-22李欣颖张强
李欣颖 张强
摘 要:文章首先对课程群的涵义和课程群构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其次,讨论了课程建设和课程群构建的关联和区别;再次,探讨了课程群体系构建的本质;从次,提出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群框架的设想,并给出了具体的课程设置方案;最后,论述了课程群实践教学形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群;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8-0038-04
Abstract: Firstly,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meaning of curricula group and the basic thought of curricula group construction. Secondly, the rela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urricula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a group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Then, the essence of curricula group system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course group of E-commerce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gives the specific course setting scheme. Finally, the practice teaching form of curricula group is discussed.
Keywords: E-commerce; curricula group; construction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它集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对应该专业所涉及的学科要开设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要能够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1];还要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管理企业运行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为了打通原有相关课程之间封闭、少有交集的现象,实现课程之间的合理整合和规划,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特色鲜明、课程内容有机联系的集合体——课程群。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群的构建,突出了课程的主线和特点,优化了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跨越了原有单一课程的边界,避免了各门课程唱“独角戏”、相互之间联系不明显的局面。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科学合理地合并或删减,“裁剪”成若干知识模块,进而构建出适应新形势、能突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特色的课程群。课程群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和发挥教师的不同学科背景优势,挖掘各种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和优化,推动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升教学效果。课程群的构建可以促进群内教学团队中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还有利于教学成果的产出。
本文认为课程群概念的提出,为培养高质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寻觅到了一个新的和较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已逐渐被学界所接受和重视。
一、课程群的涵义与构建宗旨
(一)课程群的涵义
课程群是针对现代教育中学科门类过多、过细的问题而提出的。课程群(Curricula Group)一词虽然来源于国外,但是国内最早提出课程群定义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2]。有学者认为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进行整合,进而形成课程群[3]。由此可见,课程群其实就是不同学科或课程的集合。然而,这种集合并非简单组合,而是打破了原有单一课程的边界,依照专业方向进行配置,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课程中的知识面、专业内容、技术方法等按照逻辑性重新进行设计规划、整合精简,形成由N个相关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也就是课程群。课程群中的课程安排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个能力与素质培养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进行建设[4]。课程群模糊了过去课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加紧密地进行结合,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正如前述,课程群并不是将N门课程进行简单的集合操作,而是一系列课程科学合理地整合和分解。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群把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课程统筹设计,形成一个新的整合性较强的課程体系。也就是课程内容之间能够相互衔接,遵循循序渐进式的方式,推进教学不断加深和拓展;以大课程的架构优化课程,做成模块化的系列课程体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对课程尤其专业课程的整体认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程群具有两大特征,即相关性和整合性。显然,课程群的自身特点要求教学方式要打破原有高等教育中传统的单门课程进行教学的模式,而是以完善施教对象的课程体系认知结构为要求,将培养方案中的主线课程,按照课程内容层次明晰、结构合理,课程间相互联系、前后照应的原则和思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二)课程群构建宗旨
课程群构建是推动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措施,是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群构建的宗旨是以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的“围墙”,将课程整合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专业学科体系。课程群构建是一系列课程有机整合和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本专业主线课程(核心课程)的特色,还要考虑人才需求的特点来设置课程。在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群内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既要确保各课程的独立性,又要避免相互间内容重复或分割等问题,让课程之间实现“软衔接”。
综合当前学界对课程群构建的经验体会和观点,并结合作者的考虑,课程群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质:
1. 课程群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好的知识连贯性,应让具体的教学目标始终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组成统一的课程群改变了原有课程之间独立自主、各行其是的现象,增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相关性、渗透性和互补性。知识体系与内容的有机融合,可使学生在具有连贯性的学习中掌握课程的脉络和主线,从而获得良好的知识体系教育。
2. 课程群具有良好的能力培养特质。课程群内各课程有明确的各层次能力培养目标定位,将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相近的课程进行规划和整合,淡化单门课程的个性概念,提升能力培养的整体水平。
3. 课程群建设具有操作合作性、系统开放性、教学团队化的特点。通过课程间的相互融合,完善课程群体系,教学团队的互助协作,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互联网+、大数据)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課程群的构建对于课程建设、人才能力培养、突出办学特色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课程群的方式整合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打破原有的单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建设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重要举措,如精品教材,课程网络资源等。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科学整合规划,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如,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可围绕同一培养目标和课程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
二、课程建设与课程群构建的不同及相互关系
课程建设与课程群构建无论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重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二者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都有其各自内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课程建设与课程群构建的对比分析,指出它们的差异和相互联系,并阐明课程群构建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程群构建的教育意义。
何谓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及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即课程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课程建设可以理解为“微观”层面的建设,是针对某个单门课程进行的,即对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进行研究[5]。其特点是对课程进行“围点打圆”的建设,集中精力打造详尽的教学大纲、制定完备的教学计划、安排合理的内容结构等,以此有效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毋庸置疑,高校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门课程能实现的,因此课程群的构建在高等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课程群构建不同于课程建设,要有效借鉴课程建设的经验,抓住课程建设的规律和特性,对课程群构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所谓的课程群是以某个课程为基础或焦点,再加上其他相关课程组成的课程群体[3]。这种课程群体的构成一般由属于同类的三门或以上的课程组成,各课程教学内容虽然相对独立,但课程与课程之间紧密关联,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是连贯的、递进的[6]。由此可见,课程群的构建是一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的课程群体的建设,可以理解为“宏观层面”上的整体建设。课程群的构建不刻意强调单门课程的系统性而是着力于课程群体的统一性的建设。课程群构建是一系列课程整合与分解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的重新规划、设计、填补原先课程间的空白,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显示办学特色的新内容。这个过程还要体现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要使学生很好地把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整个课程群的关系。课程群的整合就是把一个课程作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大”课程进行研究。
从上述讨论不难看出二者的关系既有关联,又可各自独立分开。课程建设是以某个单一课程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课程实施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课程群构建则是以课程群为对象,对课程群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或分解,是对课程的设计,并将课程设计与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群构建不是精品课程建设,二者是有区别的,更不可将课程群中的某门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作为追求目标。
三、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群体系构建方案
(一)课程群体系构建原则
本文课程群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把专业内属于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内,在逻辑性强,内容联系紧密的一系列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以培养目标为目的,打破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分配与实施[7],以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电子商务教指委颁布的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要求,课程群体系在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要点上,尽可能反映电子商务行业当前的“热门”和学科前沿发展趋势。所构建的课程群在广度上涵盖全校通用课课程群和专业课课程群;在深度上每个大类课程群由若干子课程群构成,而子课程群可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课程群的各模块设置和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二)课程群模块构建
由图1可知,课程群分为:a. 全校通用课课程群;b. 学科基础课课程群;c.电子商务业务技能课程群;d. 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课程群。a课程群包含了思政课程群、外语课程群及数学课程群。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该课程群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b课程群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筑牢专业基础知识而设立,包括学科概论、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原理等课程。c和d课程群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群,是专业主线,分别针对电子商务的商务类和技术类两大就业门类。每一个门类针对就业岗位设置若干个子课程群。例如,针对营销岗位,可以在c课程群下设置一个营销子课程群,该课程群将以往的市场营销、网络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电子商务营销写作等课程贯穿起来进行整合和融合。
除了理论课程之外,c和d课程群还需要各自搭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该课程群“以赛代练”,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电子商务专业的各项技能大赛,使学生能够在比赛中综合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高校电子商务课程群的专业实践教学
(一)实践课的教学环节
电子商务专业具有经济管理、金融、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具有熟练掌握和运用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能力。所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求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电子商务课程群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模块,而实践教学模块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强调实践教学,是这个电子商务行业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练习机会,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多下功夫。在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全过程中,实验、实训、实习类教学作为必备的教学内容,要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它们环环相扣,层層连贯。实习类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等相关环节。在实践类课程群环节上,将实践、实验、实训、创新创业等集合成一套完整的实践体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项目或技能竞赛、模拟仿真训练等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平台,在这里可以做到所讲、所学、所练都能联系实际,让学生从中得到专业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实训基地的建设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是校企合作,这是目前做得比较成熟和普遍被认可的实训基地建设途径,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所在企业实习员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让学生现场“真刀真枪”体验和参与企业运营活动。这相当于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尝试“水深水浅”,这可使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战略储备上取得双赢。其二,除了和企业合作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之外,学校也可以利用校内的实验教学资源自建实训基地,也就是学校要有自己的实训基地,长期地为学生提供场所和经费,就近就地开展实训。在实训现场要配有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进行实地指导,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上述两种途径,还可以考虑其他形式。例如,可以将以往只是带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方式,逐步转变成将企业培训课程植入到日常教学中,把实训教学真正落实到企业中。如此,让学生不但从思想上意识到实训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利好,也从行动上体验电子商务的商业运营方式和特点。此外,也要鼓励学生以微商、开淘宝店等个人创业的形式开展实训。作为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教学优势,积极构建“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协作的实训平台,丰富实训教学。
当然,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仅如上所述,大家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其他的形式,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实训教学的需要。
(三)课程群实践教学的特点
在前文中我们强调课程群的构建是将一系列课程科学合理的整合和分解,理论课提倡上“大”课,就是将同一个系列的课程看成一门课程来进行教学。同样,实践教学尤其是课程设计(实验)也要遵循这个原则,不能再针对一个一个的“小”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实验),而是应该针对“大”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理论上知晓这些课程之间的关联后,通过实践能够熟练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串联起来进行应用。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是以往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整合,在实践教学时,不再针对每个部分进行实验,而是开设一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设计,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使学生在该实践课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各部分的知识,并使其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开发及维护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五、结论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连贯性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必然要涉及不同学科的课程和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可能还需要聚集不同学科、院系甚至校外的教学资源。因此,新的教学团队内的教师相互协作、彼此包含、取长补短显得十分必要;在课程群建设中还要注意区分课程建设与课程群建设的不同,二者既有关联又各自独立分开。这都是课程群建设中必须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电子商务课程群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它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如今,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如微商、直播带货、网红带货)不断推出,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要跨越以往只依靠课堂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通过慕课、网络视频课(如疫情期间的网络课程)等形式,利用网络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要通过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学生竞争力,最终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电子商务专业[EB/OL].[2019-3-24].https://baike.baidu.com/item/电子商务专业.
[2]陈晴光.关于电子商务课程群建设框架的构想[J].电子商务,2010,35(5):76+92.
[3]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69-71.
[4]崔金超,杨永清,金英花,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思路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215-216.
[5]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7):114-116.
[6]周葳.学校顶层设计下的特色课程群建设[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11):34-37.
[7]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112.
[8]陈江.浅论课程群建设对高职教育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2(2):63-64.
[9]汪诚波,肖辉.基于OBE协作的融合式专业课程群教学设计[J].计算机教育,2020(9):108-112.
[10]陈代江,胡争艳.关于构建电子商务“三创”课程群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331-332.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新时代教学研究型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群构建研究”(编号:JGJX2019D112)的成果
作者简介:李欣颖(198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张强(1979-),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