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贴画自制细胞结构模型

2021-07-22蔡玉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3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

蔡玉玲

【摘要】初中生物教科书中有大量生物结构模型图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提高识图能力,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提高科学素质有积极意义。但是中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有限。通过手动贴画制作细胞结构模型,提供丰富的感性认知,优化教学,使学生有多种感觉,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有深刻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手工贴画;生物课堂;细胞结构模型

《生物科学》指出,“生物科学不仅是许多事实和理论的集合,而且是不断探索的过程”,重视分析和解决新知识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物课上,手工贴画的应用是以教科书细胞结构的示意图为基础,采用给学生观察、自学、建模、交流、展示的教学过程。在用EVA材料制作手工贴画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积极思考、积极制作,学生们收集、处理科学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和逐步培养合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观念,实现素质教育。學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器皿,而是思想独立的人。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他们以自己的经历、灵感、兴趣和思考参加生物课的活动。中学生的生物教育也是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设计学习过程,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参加,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手工贴画在生物学课上的应用,让学生自己体验,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和创作。

一、实验课的课堂设计

本课是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三章“细胞”第一节的内容。在这个单元里,细胞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要理解生物的构造和生命活动,首先必须理解细胞的构造和功能。

这节课安排了一个课时。观察、比较、制作动植物细胞手工模型,完成对细胞基本结构的理解。首先,要从教科书中理解细胞构成度,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接下来制作细胞模型,观察它们。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并根据指导方法,依次观察和制作各部分的构造,并说出各个结构具有哪些相对应的功能。

二、学校和教学对象的分析

每个学校教室都设有多媒体电脑和展示台,让学生在上课时可以进行形象的图片演示和学生作品展示等。中学生们充满活力,热爱自然,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画和实物吸引。我抓住了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在课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直接制作、直接学习,使微观现象更加直观。逐步诱导学生的探索,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获得知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课的课后反省和经验总结

课后通过测试,本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在生物实验课上引进手工贴纸的优点是以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第一个要点:以学生为中心。本课采用学生观察、问题探究、建模、交流、展示的学习过程,了解、掌握细胞构造相关知识,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本课的课后反省总结如下: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这节课上,学生们通过教科书中的细胞示意图直观地掌握细胞各部分的结构,正确地命名细胞的各个结构,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观察是知识结构的符号,是以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为基础,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出发点,是今后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观察力是学生所需要的能力之一。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节课给学生们用手工贴画制作细胞结构模型,使教科书中非常抽象的东西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刺激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探索欲望,并启迪学生思考的方向。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渴望尝试。他们争论不休,不断进步,达成协议后马上进行。有些学生由于思维差异,可以不断发现和知道一些东西,有的学生总是在别人发现后才醒悟,但他们不是被动地等待结果,他们的大脑也在快速运转,参加了整个学习。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素质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节课安排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合作机会。学生们交流展示,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一些学生专注于表演展示,一些学生成为活跃有趣的观众。大家取得了共同进步。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感情的态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满足了学生的创新愿望和自我表现的需要。在积极的合作和交流,学生学会欣赏成功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互动行为,学会竞争和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有知识交流,也有感情交流。那不仅是集体间的交流,也是集体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稳定,促进了主体性的快速发展。

通过这节实验课的开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他们了解和掌握了知识,培养了他们学习和应用生物学知识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感情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主编;《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2]刘恩山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关文信 王立彬 范青岩 著;《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4]吴惟粤主编;《初中新课程.生物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
双语教学中如何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引入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让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提问更有效
生本教育让我的生物课堂更精彩
生本教育让我的生物课堂更精彩
积分激励机制在生物课堂教学《青春期》中的运用
激发学生实验问题意识创设高效生物课堂探析
基于能力培养的生物课堂有效提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