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学生“一帮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析
2021-07-22陈小雪
陈小雪
【摘要】基于聋校新课标的实施,聋校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摆脱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及“一言堂”的情况。要针对聋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整合现有资源,采取有效的交流方式和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不同方式,为聋生提供丰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地满足各个聋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我校以启聪二年级一班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背景,对听力障碍学生的“一帮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聋校教学;小组合作;一帮一
一、“一帮一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势
课堂教学是聋生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但是,单一的教学活动对那些落后的聋生来说,效果明显不大,怎样刺激落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成绩,是聋校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运用"一帮一"教学模式既能有效加强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优等生”更多反面的进步。
(一)学生为主导,较强交流
在“一帮一”小组结对学习活动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讓“优等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困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优等生”的带动,让其自制力与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在聋生与聋生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与闪光点,成为别人的榜样。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带动了学习成绩的提供,更锻炼了聋生交流于表达的能力。在“一帮一”小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提高学生手语及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听力障碍学生看手语和理解文字的能力。逐渐形成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沟通模式。
(二)加强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班风
在“一帮一”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了加深。逐渐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明白小组整体进步的意义远大于个人的进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从开始的不敢分享、不会分享、不愿分享,逐步转变为勇于分享、善于分享、乐于分享,班级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形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良好风气。
二、“一帮一小组合作”模式的问题
低年级聋生的学习方法及常规一直都是一个难题。由于本地经济、医疗、教育水平有限,聋生很难得到有效的学前教育及康复训练,导致聋生基础差有点甚至大多数为零基础。我们的实验班级为启聪二年级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课题的实施过程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困难,面临诸多问题。通过实施过程及面对的困难我们也意识到了课题存在的不足。
(一)实验没有参照对象
由于本地区聋生较少,学校师资不够等原因,我校二年级聋生只有一个班。一个班只能作为实验对象,缺少纵向参照对象。本课题的理想状态为通过对照实施“一帮一小组教学”的实验班级与没有实施的参照班级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及常规的进步。由于没有参照班级,我们的实验只能在实验班级内部进行对比,如:个人进步的横向对比及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对比。这种对比缺乏定量很难保证我们的实验是否使学生真的进步。
(二)学生总体的基础差
我们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在学习、沟通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全面的“优等生”,因此在挑选人员建立“一帮一”小组时给教师造成了困难。由于学生学习水平总体较差只有各别学生处于上等,大部分为中下等,因为是“一帮一”优带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挑选出“优等生”,大部分小组都是“中下等学生”来带动“差生”。因此,许多小组的学习成绩提升并不是很明显。
(三)课后帮扶不到位
毕竟课堂30分钟非常有限,我们不可能留有太多的时间让帮扶小组进行辅导,这就需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后。由于学生较为贪玩以及沟通能力弱等原因,小组在课后的帮扶做的不到位。一方面,被帮扶者遇到问题不愿意主动请教;另一方面,"小老师"不能协助"学生"找出原因,往往只是给出答案。小组双方在课后,一个不愿问,一个不会教。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我们“一帮一”小组帮扶课后延伸不到位、没效果。
以上是我个人认为本课题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也是今后此类研究改进的方向。课题研究就是通过研究过程总结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做好总结、反思也是课题的重要环节,总结和反思能有效地反映出当下存在的不足,也为下面此类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参考及反方向。
总之,教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开展“一帮一”小组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为了更适合的教学模式,每个残疾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我们的努力就是为了让每一朵花儿都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刘桂香. 探究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关爱教育[J]. 科学咨询, 2019, 000(004):110.
[2]皮连生. 学与教的心理学[J]. 教师, 2014.
[3]赵锡安. 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研究[M]. 华夏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