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研究的中外发展新趋势

2021-07-22严梓溢沈世伟

生产力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

严梓溢,沈世伟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浙江 宁波 315201)

随着国家和地方关于研学旅行的多项政策与措施陆续出台,研学旅行市场迅速发展。研学旅行相关研究也呈方兴未艾之势,其中包含近两三年发表的一批综述类文章。整体而言,已有综述尽管在述评两端的质量均呈上升之势,但由于参考文献较少,且鲜有综述将国内外研究同时纳入考量,未能系统反映相关研究全貌。因此,本文拟尝试全面地、有侧重地梳理全球研学旅行研究近五年来的新文献,以期系统述评中外研学旅行研究的新成果,深入揭示该研究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从而为研学旅行的学术研究、政策制订和行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一、全球研学旅行研究概况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检索主题词分别为“educational-tourism”“study-tours”“field-trip”“experience-tourism”和“研学旅游”“研学旅行”“修学旅游”“修学旅行”“游学”,并将外文文献出版时间跨度设定为2015—2020 年,中文文献设定为2015 年1 月1 日至2020 年7 月1 日,截至到2020 年7 月26 日共检索到外文文献1 111篇,中文文献4 627 篇,剔除会议通知等非学术性文献后,最终得到153 篇有效外文文献和294 篇有效中文文献。

(二)全球近五年发文数量

如图1 所示,2015—2019 年国内外研学旅行领域发文数量大致呈逐年增长态势,2020 年统计尚未完整。2015—2016 年国外发文量明显高于国内发文量,总体发文量较少;从2017 年开始,国外发文量成递减态势,国内反之,且发文量开始反超国外,差距逐渐拉大;2020 年就已有数据来看,国外发文数量进一步减少,国内发文量也有所回落。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研学旅行研究已较为成熟,研究缓慢推进。而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受政策导向影响明显,重要政策出台与相关文献激增之间存在明确的逻辑关联且两者间的时间差越来越短。

图1 2015—2020 年国内外研学旅行领域发文数量

(三)全球近五年发文作者国别

如图2 所示,全球众多国家广泛开展研学旅行研究。其中,美国作者的发文量最多,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次之,略微领先于其后的国家。就大洲来看,美洲作者的发文数量最多,欧洲紧随其后,亚洲次之,澳洲最少,非洲几乎没有。这种趋势与研学旅行的起源及实践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可忽视的是,亚洲国家正在成为研学旅行研究领域的一股新兴力量。

图2 2015—2020 年国内外研学旅行领域作者国别图

(四)研究主题

将近5 年文献数据导入VOSviewer 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再整合不聚类的交叉元素,发现近五年研学旅行研究的热点涵盖研学旅行的概念与意义、资源与产品、课程与导师、动机与满意度、安全与监管及研学旅行基地6 个领域,整体上侧重于实践应用层面,研学旅行课程研究成果最多,可见课程论和教学法在当前研学旅行研究中的主导性。

二、研究内容

(一)概念与意义

研学旅行源于16~17 世纪欧洲地区的“大游学(Grand Tour)”,“漫游式修学旅行”受到推崇,后演化成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的一种生活方式[1]。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生活方式逐渐扩展到平民阶层,还增加了交友、拜师等社交目的[2],贯穿学前教育到终生教育[3]。此类游学活动也被认为是广义的研学旅行。“修学旅行”一词最早起源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被其教育大纲规定为常规学习内容[1]。修学旅行是以学习为出游首要动机的过夜旅行或者一日游活动,兼具教育性、体验性和专业性[4],通常由学校安排。此为狭义的研学旅行,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

研学旅行具有教育、经济和社会意义,其中对其教育意义的讨论颇丰。研学旅行有促进全球学习的潜力,能促进文化传播[5];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6],帮助其养成文明旅游意识及习惯[7],增强其民族自豪感[8],引导其形成完美人格[6]。研学旅行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因果关系[9],研学旅行为旅游产品注入体验性[7],促进了行业合作。学生群体填补旅游淡季,为旅游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10]。此外,研学旅行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11]。

(二)资源与产品

以目的地功能及教学内容为标准,研学旅行资源可分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农业基地、产业园区、历史古迹、科普展馆、地方高校等类型[12]。资源开发须彰显地方性[13],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可成为开发素材[14-15]。

研学旅行产品分类标准多样,如依托的资源属性[14]、研学旅行主题[16]、开展形式及天数[15]。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是国内外研究的共同热点。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牵涉多方力量,其相互间的合作颇受关注,其中校企合作最为传统[14]。现有研学产品普遍缺乏教育性,许多经营机构仅靠自身条件进行开发,忽视研学旅行应有目的和要求[17];或仅在一般旅游产品中添加少许研学、科技和教育元素[18],其中语言学习常被采用[19]。研学旅行产品的营销策略应考虑社会心理属性,如新体验、旅行和语言,这些元素对于学生而言极具吸引力[20]。

(三)课程与导师

国外研学旅行主要采取自然教育模式、生活体验模式、文化考察模式和交换学习模式,注重游学交融、游学活动的弹性设置、经验的动态获取、创造情景记忆[21]。而国内主流观点强调研学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立足课标、教材和乡土地理[22]。目前课程开发仍存在课程定位不够细化[18]、重参观轻探究等问题[17]。在课程开发中可融入哲学思想[23],或作为休闲文化课程纳入青春期教育课程,实现其人文价值[24];也可跨界挖掘整合课程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组建专业化的课程开发团队[25]。此外,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及对参与学生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家长、学生自己、社会人士等[26]。形成性学习评估比总结性评价更常见[27]。出勤记录、演讲、反思性日志、博客等都可作为课程评价的素材[27]。研学导师应兼具志愿者精神、相应的知识储备,良好的言谈举止[9]、优秀的带团能力和教学能力[28]。也有学者将这些条件与研学旅行中的导游和教师的职责分别对应[29]。除研学科目教师之外,研学导师还应包括一切能提供指导的人士,如当地居民[30]。还有研究从制度体系、教师自身、事故、场地、学生、社会环境等具体角度分析研学导师的组织障碍[31]。应重视研学导师的培养,开展职业培训与考核,并颁发资格证书[32],规范导师成长机制,建立薪资激励制度[33],导师和学员应相互沟通,及时对学习和指导情况进行双向评价和反馈[34]。

(四)动机与满意度

近五年来,国内外对研学旅行动机的关注度极高,大多数研究基于推拉理论开展[7][35-38]。其中,推力来自于学生本身,主要包括求知学习、社会交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内部动机[37-38];拉力来自背景环境,主要包括产品供给及媒体宣传等外部动机[2]。内部动机能比外部动机产生更大的影响[7]。此外,糟糕的行程规划等会制约学生参与研学旅行,但可通过合理的旅游管理和规划得以解决[39]。

影响研学旅行满意度的因素众多,对学生而言,除感知服务质量[40]及情感价值外[41],研学产品、导师能力、服务质量、安保机制、硬件设施和地理环境等外在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其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9][41],且男女生对研学基地的感知存在差异[41],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是感知与购买意愿之间的重要中介[40],与重游率、推荐意愿和研学成效成正比[20];对家长而言,他们更关心研学旅行的效果、安全和时间[38][42],其中,男性家长更看重服务价值,女性家长更注重研学旅行带来的综合性发展[41]。另有学者进一步指出高中生对研学旅行的高满意度对家庭关系、同学友谊和师生关系有积极影响[24]。

(五)安全与监管

研学旅行安全是研学旅行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其成因多种多样[43-44],如中小学生缺乏安全教育、身心素质偏差[28],又如学校在安全保障机制上责任边界不明晰[45],救援系统不到位[38]。因此大多数导师会因刻意规避安全事故责任而选择其他的教学方式来取代研学旅行[44]。在应对措施上,学校可组织安全演练[46],丰富体育活动,加强心理疏导[38],也可事先考察以制定安全保障方案[28],并建立一支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团队[42]。旅游企业可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服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应急能力[47]。政府部门可统筹资源,加快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制度[48];也可加强部门合作和地方合作,上下联动提升研学旅行的安全性[48]。另有学者研究了导师为保证学生安全所采取的行动[49]。研学旅行威胁东道国安全的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49]。

在研学旅行监管中,企业、学校和政府分工各有不同。对于旅游企业而言,研学旅行产品从开发到上市都需要严格的监管[50],可通过政府购买和特许经营,开展公私合作以实现资源整合[48]。对学校而言,可召集专家研讨会,以加强研学导师对研学目的地的管理[51]。目的地管理人员应帮助学校克服人员安排的限制[43]。对于政府而言,其管理主要体现于资金支持、机构设置、资源整合三方面[52]。可组织建设研学旅行智慧服务平台[53],游前对参与者进行考核[9],游中监视旅行社组织的活动内容[19],游后进行评估[9]。作为宏观协调者,政府还应尽量消除或减少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当地社区能从中受益,促进目的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11]。

(六)研学旅行基地

研学旅行目的地并不等同于普通的旅行目的地,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通常位于中等敏感地区[11],其设施、旅行距离等因素将决定它是否能成为研学旅行目的地[43]。研学旅行基地和研学旅游目的地并未严格区分,但也有人认为研学旅行基地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提供研学中的集体食宿服务[54]。国际上没有对研学旅行基地的具体解释定义,更多研究偏向于比其范围更大的概念——教育营地。研学旅行是营地教育的一种,此外,营地教育还包括青少年体验、户外教育、夏令营、校外综合素质发展活动、特殊群体疗养等类型[55]。1929 年美国营地董事协会纽约分会首次定义营地教育:“一种特定设计的教育形式,旨在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情感表达、户外生存体验、积极的社会参与、品味和鉴赏能力以及心智成长”[55]。2016 年,中国原国家旅游局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中首提研学营地概念,即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

研学旅行基地的划分类型多种多样[26],功能区划分为教学功能区、生活服务区、户外拓展区、亲子教育区[56]。其开发应遵循公益性、开放性、共享性、地方性、课程性、实践性等原则[45],基地的开发务必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教育部及各级政府应充分调查及整合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类资源[57],鼓励民间资本在基地建设中发挥作用[8]。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定价机制,落实安全机制,完善风险控制、奖罚政策等配套政策[41]。评选基地应公开化、标准化[26]。

三、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从全球视野来看,欧美与日本研学旅行发端早,相关研究起步早且长期持续发展。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研学旅行研究在政府与相关部门频频出台的相关政策与举措的刺激下也飞速增长,短期内取得大量成果,不乏真知灼见。整体而言,全球研学旅行研究呈如下特征:

首先,全球已有研究的学科视角十分丰富,包括旅游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而中国已有研学旅行研究的学科视角以教育学(39.86%)(尤其是地理教学)为主,旅游管理学(28.57%)次之。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占文献总量59.19%的278 篇文章为定性分析,运用访谈、文本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集中于分析参与者体验和动机,或描述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占文献总量32.79%的160篇文章为定量分析,多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主要研究研学旅行的动机与评价。定量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仅9 篇,占文献总量的2.01%。再次,近五年来国内外研学旅行的研究都侧重于实践层面,且多采用案例研究。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具体案例中提炼理论与方法,有逐步向理论体系发展的趋势。在案例探讨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政策支持、研学旅行模式、研学旅行课程和研学旅行评价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的连续性研究,这对目前国内的研究是很好的启示,是案例研究进一步深化的方向。最后,近五年来国内外都存在大量对研学旅行动机和满意度的研究,欧美学者的研究已结合心理学等多学科进一步探讨了研学动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其满意度带来的影响,但多数新兴国家的研究仍处于描述现象的阶段,分析层次较浅。此外,目前还鲜有关于两者的对比研究。在其他研究内容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研学旅行与目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但大量研究仍仅局限于研学旅行本身存在的常见问题,高度集中于研学课程,许多研究甚至跳不出地理教学框架。

(二)中外研学旅行研究展望

1.旅游学科贡献大增。从各国政策来看,研学旅行的旅游属性日益受到重视。这必将一方面加速推动旅游学科投入到研学旅行研究中来,改变目前教育学独大的局面,旅游研究视角与范式有望逐渐主导研学旅行研究,诸如研学旅行企业的管理与运营、研学旅行者及其行为特征等话题将得到关注,并出现研学旅行与全域旅游、文旅融合、亲子旅游等主题的交叉研究;另一方面有力推动高校在旅游类专业的框架下探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新命题。

2.研究视角与方法渐趋多元。就中国而言,国家和地方强有力的持续推动将有助于研学旅行向纵深发展,从而延长产业链,给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日益深远的影响,进而吸引更多学科加入到研学旅行研究中来:经济学可关注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社会学可揭示研学旅行对研学系统中的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及其内部关系或相互关系的塑造与重构;地理学可在研学旅行目的地和景区的规划、建设与演变及地理空间分异等方面发力;民族学/人类学可考察民族社区中的研学旅行……在多学科共同介入下,跨学科研究也将随之发展,同时各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将陆续被引进到研学旅行研究中来,从而催生更多的高水平成果。

3.合作研究加强。不同于国外,国内的研学旅行现有研究成果大多为单人完成,鲜有多人合作。然而研学旅行涉及多个领域、多种主体,随着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和深入,虽仍将不乏匹马英雄,但更多的高水平成果有赖于团队合作乃至跨学科协同。鉴于持续推进国际开放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既定方针,而旅游具有天然的国际化属性,且这一属性在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得到强化,研学旅行走出去、迎进来应是必然趋势;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研学旅行发展较早,相关实践和研究也更为成熟,未来的研究应立足中国探索,放眼全球经验,加强国际合作,进而以更科学的理论、更丰富的案例反馈和指导实践。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课程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研学之旅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