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LBL和PBL教学法在急性胸痛分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22高瑞克文董斐斐刘夙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护士长胸痛教学效果

高瑞,克文,董斐斐,刘夙璇*

(1.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外科教研室/骨科,上海 200003;2.海军军医大学第905医院 质量管理科,上海 200052;3.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内科教研室/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433)

0 引言

急性胸痛是临床常见病,患者表现出突然性和剧烈性的胸部疼痛,是急诊科多发症状,在急诊内科患者中,主诉该症状患者占比为20%~30%。临床上致使该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急性心梗等心源性因素,其二为带状疱疹等非心源性因素[1]。准确、高效的胸痛分诊能够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尽可能快地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提升患者安全性[2]。LBL教学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传授和讲解相关知识。PBL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问题作为教学中心,设计案例,展开教学[3]。本次研究以急性胸痛分诊护士为对象,分析系统性理论授课(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和设计情境教学或问题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42例急性胸痛分诊护士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男5例,女16例,平均年龄(21.18±4.89)岁;观察组男6例,女15例,平均年龄(21.76±4.13)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该组护士给予LBL教学法: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为护士讲解急诊胸痛分诊相关知识,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展开带教。由带教组长和急诊科护士长共同为护士展开教学。每个星期展开1次LBL,包括急性胸痛类别、临床表征、急诊分诊类别、分诊标准和应急处理,分诊工具、五级分类分诊法以及分诊正确程序等内容。

1.2.2 观察组:该组护士给予LBL和PBL教学法,LBL教学法同对照组:每个星期为护士展开1次PBL教学,将护士划分成小组,带教组长和急诊科护士长需以不同类型患者案例作为基础,为护士设置出教学问题,引导小组成员根据教学问题,积极主动地查询相关资料,展开文献调研,整合所获取到的各项资料。引导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派出1名组员负责发言,分享本组教学成果,组建交流注意事项以及分诊技巧等。针对急性胸痛特殊案例和疑难案例,带教组长和急诊科护士长需要引导小组成员展开深入讨论,对于存在分歧较大的案例展开详细说明,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展开点评,首先肯定其优秀部分,然后补充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查漏补缺。

1.3 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教学效果:观察两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评分,分数与教学效果成正比。评估两组考核成绩:观察两组的病例分析、基本技能和理论成绩评分,展开组间对比[4]。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取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行检验,(P<0.05)时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评分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自主学习能力(分)学生兴趣(分)理论联系实际(分)观察组 21 92.32±4.15 93.35±4.25 92.35±4.44对照组 21 82.35±3.65 81.25±3.65 81.22±4.36 t - 8.267 9.898 8.196 P -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例分析、基本技能和理论成绩评分均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表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组别 例数 病例分析(分) 基本技能(分) 理论成绩(分)观察组 21 35.68±3.68 26.79±1.79 28.79±3.02对照组 21 28.02±4.33 23.35±1.26 26.35±3.12 t - 6.177 7.202 2.575 P - 0.000 0.000 0.014

3 讨论

与其他学科相比,急诊胸痛分诊培训具有复杂性,其基本技能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护士能够灵活掌握急性胸痛疾病治疗方式、病情特征、胸部CT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5]。分诊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分诊技术和分诊依据,是提高患者分诊治疗质量的基础,是保障分诊质量和效率的前提条件[6]。故而,采取现代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为护士展开分诊培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以往在急性胸痛分诊培训中多应用LBL教学法,该教学模式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为护士传授和讲解相关知识,护士的位置较为被动,护士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逻辑去思考和学习,护士具有较强的依赖性[7]。PBL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问题作为教学中心,带教教师和科室护士长根据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护理要点和教学大纲为护士们设置出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的方式,为护士展开带教。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弥补传导教学方式存在的缺陷,充分发挥出护士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护士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为护士设置出教学问题,引导护士通过查询文献、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8]。通过设置问题,展开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护士的积极性,且护士长和带教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需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调动护士的求知欲望。

采取LBL联合PBL教学法,便于护士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急性胸痛分诊医护知识,以教师和护士长提出问题、引导护士解决问题为途径,可以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有助于为急性胸痛分诊护理培养出优质、杰出的护理人才。两种教学方式联合应用,能够相辅相成,既能够打破LBL教学法的单一性,又能够避免PBL教学法的盲目性,可以在丰富护士分诊知识的同时,充分调动护士的创造性,提升护士的学习兴趣[9]。教师需要鼓励护士深入探讨问题,大胆提出假设,及时给予护士正确的引导。

综上所述,在急性胸痛分诊培训中应用LBL和PBL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护士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护士长胸痛教学效果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积分制管理对提高护士长执行力的实践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等 你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一张字条:“我不抢救”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新任跨科护士长如何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