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髓内固定和髓外动力髋螺钉固定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7-22陈海磊陆新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3期
关键词:螺钉股骨髋关节

陈海磊,陆新林

(南通大学附属如东医院,江苏 南通 226400)

0 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群体较为常见,随着我国老年化趋势不断加深,该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1]。临床上股骨粗隆间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髓内固定和髄外动力髋螺钉固定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有着较多的术后并发症,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严重时、小转子完整时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创伤小、操作简单,而且手术时间短,因此是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2]。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比较髓内固定和髄外动力髋螺钉固定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在南通大学附属如东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年龄65~82岁,平均(70.34±1.21)岁;观察组年龄66~81岁,平均(70.63±1.42)岁,患者年龄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小粗隆完整;②知晓研究并同意;③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脑梗死、心肌梗死以及重症肌无力者;③多发性骨折者;④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⑤既往下肢手术史者。

1.2 实施方法。常规组患者接受髓内固定和髄外动力髋螺钉固定,给予患者腰麻,协助患者取侧卧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做好术前准备。对患者实施外切口,通过C型臂X线机来对患者进行直视,然后对患者实施牵引闭合复位。在大粗隆上1 cm至下方10 cm侧方行切口,将患者股骨上端以及股骨大粗隆充分显露出来,然后在大粗隆下3 cm处将导针角度定位器安置。对于导针深度以及位置进行调整,满意再对长度进行调整,之后再沿着导针将动力髋螺钉缓慢插入,然后在股骨颈骨质中将动力髋螺钉滑动螺钉拧入,穿入的深度需要保持股骨头皮质下方1.5 cm处,然后对其进行妥善固定。

观察组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给予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协助患者取侧卧位,骨盆与手术创面垂直,通过支架将其固定,然后将股骨大转子为中心对患者做切口,长度约为20 cm左右,然后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之后将关节囊充分暴露,再将关节囊纵行切开,切除患者股骨头以及部分股骨颈,然后对粉碎性骨块进行整复,并利用钢丝将其进行固定。对股骨近端髓腔进行处理,然后重塑股骨距,并将假体安放,胶合固定粗隆间粉碎骨块。

1.3 对比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

1.3.2 关节功能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3]对患者术后6周、3个月以及6个月的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的疼痛、功能、畸形以及关节活动,分数高则优,分数低则差。

1.3.3 运动能力评分:通过Fugl-Meyer平衡评估表[4]实施评估,包括三项坐位和四项立位,每项分为0~2分,分数高则优。

1.3.4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

1.4 数据处理方法。通过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P<0.05时,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低于常规组患者,包括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P<0.05,详情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比较()

表1 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骨折愈合时间/月常规组 30 99.13±35.88 11.35±3.41观察组 30 82.35±15.64 9.69±2.21 P -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6周、3个月以及6个月存在差异,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6周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常规组 30 47.05±3.54 56.34±5.37 65.67±5.91 80.13±2.91观察组 30 47.13±3.48 59.25±5.33 71.53±5.24 95.64±2.56 P - >0.05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术后运动能力评分。术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术后6周、3个月以及6个月,观察组的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运动能力评分比较()

表3 两组运动能力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6周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常规组 30 4.35±1.28 4.97±1.66 5.98±1.62 6.51±1.74观察组 30 4.23±1.35 7.85±1.59 8.54±1.58 11.35±1.84 P - >0.05 <0.05 <0.05 <0.05

2.4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低,比较有差异,P<0.05,详情见表4。

表4 并发症数据[n(%)]

3 讨论

老年人群体容易产生骨质疏松症,会导致患者骨骼硬度以及骨骼强度降低,因此比普通青年更容易出现骨折情况,其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常见的骨折类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5-6]。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会影响到患者关节功能与运动功能,其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会对患者心理以及生理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7]。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重要作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是因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无需外力辅助固定,而且有着更高牢固性,能够帮助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锻炼,同时能促进早期下地行走,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着积极作用[8]。

综上所述,髓内固定和髄外动力髋螺钉固定效果欠佳,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并加速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猜你喜欢

螺钉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装配应力对螺钉质量的影响及改善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