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多模态模式探索
--以《道德经》冯氏英译本为例
2021-07-22陈子娟
陈子娟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当代媒体和图像处理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方式快速更新换代使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多种模态和符号之间的自由切换、转换和多种模态组合表意已经成为现实。这无疑为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众多研究认识到视听觉新媒体路径可以克服中国典籍对外传播的纯文本译介障碍,但是对于如何实现语言文本到多模态视听媒体的转换,鲜有系统阐述和研究。鉴于文化典籍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文化典籍海外受众接受心理调查,以多模态理论为支撑,以《道德经》冯氏译本[1]为例,探讨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路径。
一、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困境和海外受众接受心理
在“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推动下,中国典籍对外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出现了众多中国文化典籍译本,然而,这些译本在海外的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搜索了世界最大的线上图书销售网站亚马逊,发现不少为国内熟知的文化典籍译本,但其排名靠后,大多译本评论寥寥。还对中国文化典籍的海外馆藏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国文化典籍海外馆藏次数也很低。中国典籍对外传播遭遇冷落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外受众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与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2]中外两种语言代表两种思维方式,中国典籍对外翻译是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换,是伦理性思维逻辑化的过程。[3]倘若中国译者不能立足于西方接受者的思维立场实施典籍翻译,接受者对中国典籍的误读必然在所难免,更难以对中国典籍产生认同感。[4]对亚马逊网站上中国文化典籍的评语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中国典籍译本语言简洁性、可读性和现代性是西方读者首要诉求;他们更加关注中国文化典籍实用价值;出于西方读者审美心理需求,他们还偏爱文本、图片完美结合的译本。
二、视听觉文化与新媒体时代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机遇
视听觉时代改变了文学以往纯文字的呈现形式,给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带来了一次革命和机遇。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云存储等一系列新技术组合而成的新平台,正在以覆盖的方式分裂、替代、重新整合传统的传播模式。[5]现代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单模态文本分割成若干片段并以不同主题形式被转换成音频模态、图像模态、视频模态等混合体,快速传播于种类繁多的各类公共或私人媒体平台。视听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快餐式信息的多模态语篇传播模式拥有更大的需求空间和接受群体,而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网络社交平台、新兴传媒等多元化传播渠道则是多模态语篇得以快速传播。[6]视听觉语言能够增加受众的感性经验,激发多感官思维,打破文字垄断,扫除或削弱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打通异质文化间的隔阂。多模态视听文化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带来类似的情感体验和感官刺激,也使他们的思维、审美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共通和互享。新媒体与视听觉时代,多模态传播模式打破了局限于海外中国汉学研究者等少数受众的局面,使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皆能参与到文化典籍的审美中来,直观逼真的视觉语篇使国外读者与中国文化典籍的审美距离缩小了[7],给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多模态模式
(一)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多模态模式
把运用视听觉等多种感官符号通过补充、强化、有序排列等方式表达和传递意义的现象称之为“多模态”。[8]把设计符号产品时多种模态的运用以及符号间的结合与转换方式定义为多模态交际,多模态交际模式包括两大层面:内容层与表达层,内容层涉及话语和设计两个环节,往往通过文字模态来实现;表达层包括生产和传播,依赖于数字技术与多种媒体来完成。[8]根据上述多模态交际理论构建了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模式的框架,如图1,主要涉及以上两大层面的四大环节,内容层包括了文化体系转换、叙事转换和单模态到多模态的模态间转换。而现代影视技术和现代媒体则实现了新语篇的生产和传播。
图1 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多模态模式
(二)多模态文化典籍内容层
内容层涉及话语与设计过程,包括文化典籍汉语语篇中蕴含的中华源文化体系的提炼、古汉语文化典籍到现代汉语文化典籍的叙事转换、文化典籍的现代汉语到现代外语间语言模态间转换、文化典源文化体系到新文化体系的转换、文化典籍的文本语篇到跨文化传播的多模态新语篇转换。
根据西方受众重视情感体验的审美需求,突显典籍的实用性,选择恰当的图片模态、视频模态、声音模态来承载中国文化典籍思想。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典籍的多模态语篇模式可以分为图文模式、图文声模式、朗读模式。图文模式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文字模态为主,图像模态为辅,即译文搭配相关图片构建的语篇模式,该模式中图片模态虽然起辅助作用,但却能够传达译文难以言表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另一种图文搭配则是以图片模态为主,文字模态为辅。该模式主要以绘本形式为主,面向海外儿童读者,将典籍的重要思想通过讲故事方式传播到海外。该模式在不改变典籍核心思想前提下,改变其文字表达方式,以简洁易懂的叙述性文字模态和生动活泼的图像模态共同构成的绘本模式展示在海外读者面前。图文声模式主要以动态的影视语篇为主,如纪录片。纪录片主要将译文以声音模态和字幕模态方式呈现,语言模态起到主导作用和精确表意功能,而图像模态和背景音乐模态则起到辅助作用和形象表意功能。朗读模式则是由人的语音模态和情感模态融合而成的多模态语篇模式,该模式以声音、语气、语调等情感模态为主,典籍译本被朗读过程中,译本的精确性固然重要,但声音的美感和情感的投入也直接影响典籍的接受效果。
上述几种多模态传播模式实质上是典籍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彼此渗透,不是抹杀中国文化的个性和独立性,因为文化价值的标准不像经济价值标准那样具有普适性,相反,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9]因此,在构建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的多模态语篇中,我们可以运用符合西方审美的图片、绘画风格、背景音乐、西方人的声音来化解中国文化典籍在西方人面前的陌生化。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中的新文化体系恰恰是为了消除西方受众对中国文化的陌生心理,通过西方受众熟知的西方文化、西方权威专家和媒体等引导西方受众逐渐适应中国典籍文化,并慢慢接受中国典籍文化。
(三)多模态文化典籍表达层
表达层的生产环节主要指通过数字技术以及图、文、音、声、影等素材等将停留在构思层面上的话语和设计变成可见可感、图文并茂、动态或静态、具有空间感和现实感的多模态文化典籍作品。在媒体发达的时代,表达层的传播是指文化典籍多模态语篇的线上和线下传播,线上传播渠道包括著名的网络社交平台、权威的网络公共媒体、热门的网络自媒体等,也包括海外权威的电视台等。线下传播渠道则涉及国内外中西文化交流会展、国内留学生课堂和海外孔子学院等。
四、《道德经》冯氏英译本多模态构建
《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译文的语种多达250多种,根据2019年8月的调查,Giafu Feng(冯家福)&Jane English英译本(简称《道德经》冯氏译本)在所有《道德经》英译本中排名第8位,在澳大利亚亚马逊全网占据第5287位,得到了西方读者的认可。《道德经》冯氏译本多模态语篇构建模式为图文模式,下面从四个环节分析其语篇特征。
(一)多元化叙事转换
《道德经》冯氏译本的叙事转换表现在《道德经》从古汉语到现代英语的转换和《道德经》现代英文文本与图片、中国书法融合的多模态翻译。在语言上该译本力求现代英语化、通俗化和简洁化,为了让现代读者能够读懂和理解《道德经》译文,冯家福夫妇在翻译过程中专门邀请读者来验证译本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并根据读者的反馈反复修改译文,直到读者满意。可见冯家福夫妇非常关注《道德经》英译本语言的可读性转换,在不改变典籍思想内容前提下,不拘泥于典籍原著的语言形式和韵律,坚持适当放弃,注重译本简单、温和、有趣的语言风格,增强译本可读性。
《道德经》冯氏译本除了从普通读者立场出发追求语言通俗、简洁之外,还从哲学界知名专家叙事视角和知名媒体平台对译本进行多元叙事和推广。著名哲学家Jacob Needleman撰文为其做序,并作了认证和推广,甚至《时代周刊》也点评了这本书,肯定了冯版《道德经》出色的插图和装顿效果。
(二)文化体系转换
冯家福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底,对《道德经》具有深刻的理解,而其妻子Jane English则深谙西方文化和英语语言,二者的合作无疑有利于克服了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在语言与文化上的障碍。在坚守《道德经》核心文化体系同时又能能融合西方读者审美需求和西方语言特征,充分体现了两种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了《道德经》跨文化传播的新文化体系的成功构建。
图2 《道德经》冯氏译本多模态语篇
(三)多模态语篇转换
《道德经》冯氏译本以文字模态为主模态,而图片模态则起到补充强化作用。由于翻译难以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西方读者在阅读《道德经》时难免出现文字理解上的障碍,而依据《道德经》内涵精心拍摄的图片、中国书法、老子的肖像与译文的融合排版(图2)、出色的装帧效果所构建的多模态语篇则有效的克服上述语言理解障碍。正如读者所评价的那样:“Jane English的摄影本身确实挥之不去,阅读美的诗句,然后思考,同时看看惊人的图片”、“这是一个很多人喜爱的版本,满足我们审美的版本”、“书法与图片、文本完美的协调,书法像云朵漂浮在书页上,营造出一种完美的意境,即使是那些不懂汉语的人也会受到汉语微妙影响。”
(四)生产与传播
《道德经》冯氏译本主要通过摄像机、毛笔等较为简单的图像拍摄和文字处理方式来呈现多模态译本。哲学家Jacob Needleman的序言、认证和推广、《时代周刊》的点评宣传以及亚马逊销售平台无疑成为了《道德经》冯氏英译本的有效的多元化传播渠道。
五、结语
典籍的多模态传播模式为我国典籍对外推介开辟了新的视角,但如何实现从单一的文字模态传播模式到图、文、声等多种模态结合,又具有跨文化特性的多模态传播模式的转变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故如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第一,中国文化典籍应主动、灵活融合西方文化,故步自封不利于典籍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传播,人们总是更容易接近自己曾经熟悉的人、事、物,而对于陌生的事物总要经过过渡性的慢慢接触才愿意去接受。因此,中国典籍文化需运用西方读者熟悉的相关介质来拉近与西方读者距离,方能有让他们接受的可能性;第二,中国文化典籍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并不等于抹杀中国文化个性,而是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对文化形态开放包容,实现交流、对话、互鉴;第三,西方受众的接受心理调查是我们构建多模态文化典籍传播模式的前提,如西方读者的审美特征是什么?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有何不同的接受心理特征?不同职业背景的读者对典籍译本的期待有何不同?第四,中国文化典籍多模态传播模式应关注重构人类文化的普适性价值观,即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共同价值观;第五,叙事转换、新文化体系构建与模态转换应该成为典籍对外传播的多模态模式的重要环节,典籍翻译不仅仅是中文到其它文字的转换,还应考虑到文字到图像、文字到声音、文字到图文、图文声等多模态语篇的转换;第六,加强与国际媒体合作,不可忽视在海外的宣传与推广上下功夫,要想拉近中国文化典籍与海外读者距离还需主动与海外出版社、著名的编辑、报刊、文学评论家合作,借助外力进行推广与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