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长成才的内在因素探析

2021-07-22王章豹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获奖者成才思维

文/王章豹 郑 筱(合肥工业大学)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人才学也认为,人才的成长成才,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如果将外部环境因素比作土壤,那么个体内在因素就是种子,外在环境因素决定一个人才能发挥的程度,个体内在因素则决定一个人自身才能的大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成才之路也不例外,是主客观因素即外在环境因素与个体内在因素交叉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古今中外各类人才成才的大量事例告诉我们: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而在不良的外部环境下,有时反而可以逆境成才;就是在相同的外部成长环境下,每个人的成就高低也会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不同个体对客观环境刺激做出的应激反应程度是有差异的,人才的成长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可见,人才的成功更多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内在因素在人才成长成才中起着主导作用,故而探寻影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长成才的内在因素,就显得尤为必要。王通讯先生认为,人才成才的内在因素可划分为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这一划分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领袖人物和杰出代表,本文结合2000年以来评选的33 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及其鲜活案例,从这五个维度,对影响他们成长成才的个体内在因素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探析。

一、德:爱国奉献,品质高尚

德,就是指思想品德,是一个人所奉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规范。“人无德不立”,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人才成长成才的动力之源。通过对获奖者的成长成才历程进行考察,发现获奖者们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赤心报国的爱国情怀。

对祖国的热爱与赤忱,是激励获奖者一路前行的不竭动力。从古至今,不管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国情怀,还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核。近现代的爱国主义情感则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感、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君子志于择天下”,获奖者们都有一颗殷殷报国的赤子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之魄,这份爱国之心让他们在幼年乃至青年时期就立下了科技报国的志向和雄心,并一直支撑着他们在以后的科研道路上无畏前行。

获奖者自小就立下报国之志。大多数获奖者都成长于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抵御外侮、反抗侵略是当时的时代主题,在神州山河破碎、民族生死存亡的国难关头,获奖者们自小便立下了奋发图强的报国志向。谷超豪铭记孙中山先生“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的教诲,立志要为国家的兴亡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发誓首先要做一名革命者,救国救民于苦难,然后做一名科学家,改变世界。于是,他在14 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宣传积极写文章、贴标语,同时更笃志钻研科学,学习用自然科学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改变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日本帝国主义铁蹄对中国的蹂躏让刘东生尝到了民族蒙难之痛,于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雄心壮志。

获奖者大都经历了艰难的回国历程。33 位获奖者中有18 位曾出国留学并取得学位,其中有8 位留学美国。1950 年,受朝鲜战争的影响,美国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美国政府不允许学理、工、农、医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千方百计地阻挠他们回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获奖者们情系祖国,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毅然回归祖国。闵恩泽夫妇于1955 年在朋友的协助下,借道香港,历尽颠簸流离,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师昌绪更是联名众多留学生一起,给周总理写信,表达他们的强烈回国愿望,最终于1954 年迫使美国同意他们回国。

多数获奖者都曾为了国家需要一度或几度改变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科学社会学认为,科学家研究方向的选择一是受科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影响,二是受国家科技战略需要的影响。当两者发生冲突时,获奖者们都选择服从国家科研需要,甘愿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多次转向,从一个深耕已久的熟悉领域转向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置自己的学术声望、名利得失度外。程开甲在参与研制原子弹初期,分管材料状态方程和爆轰物理研究,后为了加快研制进程,要另行组织队伍进行核试验准备和技术攻关。面对国家的需要,他断然接受了组织安排的新任务,倾注更多的心血和努力,先后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百米高铁塔爆炸方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在核试验任务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曾庆存也说过:“人民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是推动我深入研究的很大动力。”

在攀登科研高峰的征途上,获奖者们不仅勤奋刻苦、严谨治学、坚守学术道德,而且为人师表、提携后学,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心得、科学家精神和创新方法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和学术新人,并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高风亮节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做学生的行动楷模。吴孟超与患者肝胆相照,对病人从不发火,但对学生却严格要求、经常训斥,结果训出了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他先后培养出近300 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吴孟超将600 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单位用于人才培养,他认为:“自己只能救治有限的病人,传承和培养是当务之急。”钱七虎认为,立德树人、培育人才是最大课题。对学生的论文,他总是不厌其烦,逐字逐句推敲修改。学术研究中,钱七虎从不争名夺利。学生们有时写的文章要署他的名,他规定:凡是署他名的文章必须经他审阅,凡非他执笔的,一律不许署他为第一作者。

获奖者的高尚品格还表现在他们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上。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是获奖者的一个重要品质。1993年,由18 位知名农业科学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原湖南农学院采用浸胚法将玉米DNA 导入水稻的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这种“玉米稻”一时被媒体纷纷报道,湖南省的一些领导也表态要大面积推广,导致前来购买稻种的农民络绎不绝,种子价格也被炒上了天。面对这一急于求成的行为,袁隆平认为:“他们没有经过大面积推广实验,技术上还不成熟,老百姓播了这样的稻种肯定受害啊。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不能不对农民负责,不能不对政府负责!”于是他顶着多方压力,撰写了《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由湖南省农业厅发函转发并追回大部分稻种,而未追回的种子后来果然出现了产量低、不稳定的现象。如果不是他坚持真理叫停玉米稻,农民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科研生涯必定不会一帆风顺,在科研的道路上总有很多的“拦路虎”和“激流险滩”,若没有对于自己专业的执着和热爱,没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很容易半途而废,一事无成。于敏曾为了共和国的氢弹和核武器事业隐姓埋名28 年,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天伦之乐和科学声望,在祖国西北一隅的戈壁滩上,默默无闻地从事高度保密的核武器研制事业。

二、识:立足前沿,选准方向

识,即见识,是指一个人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远见卓识,它是人才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作为科研工作者,获奖者的“识”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对自己研究领域中前沿方向的把握和关键课题的选择上,表现为科学意识的敏锐性、科学决断的准确性和科学眼光的前瞻性。

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胜过健步如飞而误入歧途的人”。确定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方向和课题选对了,科研工作才能事半功倍。要想有所创新甚至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就必须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以深厚的学科知识积累为基础,结合本国实际、所学学科专业和个人兴趣特长,选准科研主攻方向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创新要想领先于世界,就不能跟在别国后面亦步亦趋,其战略谋划可能要长远到几十年后,这就对我国顶尖科技人才尤其是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们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20 世纪70 年代,程开甲在大西北做研究试验工作,一个宁静的夜晚,他突然发现天际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光点,随即整个天空都被照亮。程开甲推断这可能是邻国在搞新武器试验。他当时就预言,自卫星上天后,太空将成为人类竞争的新空间,未来空天武器将可能成为又一个竞争热点。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事实证明了这一科学预见的准确性。1977 年,美国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获得成功,这一突破使侯云德深受启发,他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于是便带领团队从手头能够接触到的一切文献中查找线索,一步一步摸索着前进。就这样筚路蓝缕、排除万难,终于在1982 年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

α

1b 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Ⅰ类新药产品——重组人

α

1b 型干扰素,实现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从无到有的突破,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时代的先河。

获奖者中具有这种敏锐目光、超前思想的人还有很多。1951 年,国际上对溶液中络合物平衡的研究刚刚兴起,徐光宪就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研究方向将发展成为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于是他在国内最早开启了溶液中络合过程物理化学的研究,这为他后来成功开展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正是基于这种前瞻性和卓越的见识,获奖者中被称作“学科之父”的高达14 人,比如袁隆平被称作“杂交水稻之父”,王选被称作“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金怡濂被称作“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刘东生被称作“黄土之父”,吴孟超被称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李振声被称作“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闵恩泽被称作“催化剂之父”,孙家栋被称作“卫星之父”,王振义被称作“癌症诱导分化之父”,谢家麟被称作“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王小谟被称作“中国预警机之父”。还有许多获奖者被誉为本学科的奠基人、创始人、先行者或开拓者。

三、才:创新思维,勤于实践

才,即才干和能力,即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脑力与体力)而形成的技能的高度发展,才是人才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才能大致可以被划分为智力技能和实践技能两大类。智力往往通过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表现出来,其中思维的活跃与否是衡量智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创新需要知识积累,但更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杰出科技工作者取得科研成果的一把金钥匙。创新思维本身并不构成单独的思维方式,而是多种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综合作用、灵活运用和有机结合的产物。创新思维既要有逻辑思维,也要有形象思维,还要有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非逻辑思维;既要有正向思维,也要有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既要有聚合思维,也要有发散思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为杰出科技工作者的代表,在科研工作中,都十分擅长调动各种创新思维,采用多种科研方法,并积极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发展或扬弃,最终取得突破性成果。

1. 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用质疑的眼光,从批判甚至试图否定事物的角度,看待、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批判思维就是保持思维的独立性,它的核心是怀疑,哪里有怀疑,哪里就有真理。怀疑精神是对现有理论的批判和对学术权威的挑战,其背后是对真理的敬畏和孜孜追求。33 位获奖者都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善于独立思考,以质疑的眼光看待权威,以批判思维对待各种已有的创新成果,并最终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黄昆在治学时不喜欢参考现有文献资料,而喜欢从“第一原理出发”去探求其中的奥秘,以免成为书本的奴隶。也正因如此,黄昆做出了“黄方程”“黄- 里斯理论”这两项开拓性学术贡献。王泽山打破惯性思维和固有思路,抛弃了延伸炮管长度和增大火炮膛压这两种常用技术方法,别出心裁地创立了补偿装药理论和技术方案,用以提高大口径火炮的射程,超越了国外发展水平。

科学的质疑精神不仅仅指对他人的学术思想、科学理论有所怀疑,更难能可贵的是对自己以往成就的怀疑,即自我否定,学会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自我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例如,袁隆平1973 年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1995 年研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1997 年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近年来他又在“海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这些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改进与推广,都是建立在袁隆平对传统学术观点的质疑以及对自己已有成就的不断超越之上的,水稻产量也因此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为解决国人的温饱、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世界粮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怀疑精神相生相伴的是冒险精神,因为怀疑的对象往往都是为大众所接受的权威定论,一旦挑战失败,会遭受不理解甚至嘲讽。并且,科学创新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黄旭华在带领团队研制核潜艇时,遇到了导弹发射的难题,他得知美国是通过安装一个65吨重的大陀螺来提高艇体稳定性的,但他没有一味迷信国外做法,而是结合当时国内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经请示决定另辟蹊径,最后在未装陀螺的情况下仍然圆满完成了任务。

2.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从一个问题出发,充分发挥想象力,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思考该问题,以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照思维发散的方向不同,结合获奖者的科研方法,下面将发散思维划分为横向思维、侧向思维和反向思维三种。发散思维能够使人们浮想联翩、天马行空地全方位思考和联想,探索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1)横向思维。横向思维是相对于纵向的逻辑思维而言的,其特征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常运用于相同、相近或相似领域。闵恩泽通过国外杂志介绍的喷嘴设计,联想到喷雾干燥器喷嘴的结构设计,最终设计出了“串糖葫芦”喷嘴装置,解决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的规格问题。

(2)侧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类似,侧向思维也是运用相似性思考的方式,寻找两种对象之间的同一性,也就是触类旁通。吴孟超幼年时在马来西亚帮助父亲割橡胶谋生,后来从事肝胆外科的研究与诊治工作,他将橡胶树和肝脏血管进行类比,认为只有先弄清楚肝脏血管的结构和走向才能精准找出肝脏内部出血的原因,于是制作出我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人体肝脏血管模型。一次,他在术后洗手时,从自来水龙头的一开一关中得到启发,通过水龙头控制水的进出类比到人体肝脏手术过程中可以在肝门安装血流控制开关,从而解决肝脏手术出血难题,经过反复动物实验,他终于发明了“常温下间隙肝门阻断切肝法”。割橡胶和水龙头这两个看似和医学完全不沾边的现象和问题,却给了吴孟超莫大的启示,这得益于他不拘一格的侧向思维。

(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事物的相反方向,采用反向探求的方式对现象、问题、课题等进行思考,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的思维方法。王永志在参加我国首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的首次试射任务时, 因推进剂在高温下出现膨胀,不能加注至所需数量,无法达到预定射程。于是他从“逆命题”出发,提出“减少推进剂的重量可达到试验效果”这一独到见解,从而为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自己的火箭做出了卓越贡献。

3. 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也称顿悟思维,是在某种信息刺激下油然而生、瞬间涌现的突发性非逻辑思维方式。灵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之下隐藏着必然性——灵感一定都来自创造者长期、专注的思考和劳动。屠呦呦正是在反复研读文献的过程中,读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绞汁”二字让她忍不住开始思考青蒿提取方式的问题,大胆采用沸点只有34.6 ℃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终于在第191 次试验中发现了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提取物,后来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了青蒿素这一惠及世界人民的药物。袁隆平也说过:“我没有什么成功秘诀,就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4.勤于实践

创新思维为获奖者取得突破性成果提供了可能性,但是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唯一的途径就是实践。获奖者们普遍认为,高度的创新思维必须和勤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所创新。

科研实践常常表现为科学考察、科学实验(试验)和生产技术实践三大类。亲身参与科学考察和科学试验,是科学家获得第一手资料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叶笃正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在87 岁高龄时还冒着正午60 ℃的酷暑和烈日,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象观测站进行考察,甚至不顾奔波劳动进了罗布泊。袁隆平从开始工作到91 岁去世之前,一辈子躬耕田野,坚持每天去田间地头。安徽是农业大省,他曾无数次到合肥、芜湖、桐城、怀宁、霍山、舒城等地的水稻种植现场进行考察指导。在袁隆平看来:“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电脑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水稻”,他带研究生的基本要求也是能下田实践。获奖者这种不畏辛劳、勤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充分验证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的真谛。

科技发展史表明,科学实验(试验)是知识的源泉,是获得感性经验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科学假说和科学现象的实践基础。程开甲经常穿着简陋的防护服进到核爆现场的坑道里面进行实地考察,对现场的每一个现象他都详细观察和询问,他认为这样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与只听汇报得来的结果大不相同。还有一些从事生产领域技术攻关的获奖者,他们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甚至丝毫不逊色于出色的工匠。例如,金怡濂在“神威”启动初期,为了达到自己提出的“零缺陷”标准,他就和工人一起,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握电筒,用肉眼一个个检查设备上成千上万个焊点,用砂纸磨模具,用卡尺量尺寸,大家都说他不像一个大院士,更像一个老工人。获奖者这种积极投身生产实践,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正是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精神支撑。

四、学:知识渊博,学科交叉

学,就是知识,指一个人所积累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它是人才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对知识系统分类也颇有研究,他把知识系统分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三大子体系,哲学宗教处理精神和信仰世界,文学艺术处理情感世界,科学技术处理物质世界。大部分获奖者都拥有专深而广博的知识,而不是囿于单一、狭窄的学科专业领域,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科研的道路上循序渐进、专博结合、学科交叉,最终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获奖者的博学首先体现在与本学科领域相近、相邻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这为他们提供了更宽广的理论基础和更多元的看待问题的视角,从而更容易产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科学史告诉我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等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大多发生在学科交叉领域。徐光宪也说过:“创新将是在学科交叉的领域里”。例如,谷超豪原本是研究理论数学的,但他特别注重数学和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为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他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了规划和搭建:在跟苏步青学微分几何的同时,还向陈建功学复变函数,同时选修了物理系的量子力学、相对论和理论物理等课程。这些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为他以后的研究打好了基础,拓宽了他的研究领域,让他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都获得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曾庆存从事的是气象科学研究,他在学生时代就尤其注重数理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将这种好的做法传承到年轻一代学生的培养上,所以他带的研究生中,既有来自大气科学专业背景的,还有来自数学、物理学、海洋科学、控制论和环境科学等不同领域的。

哲学是关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学科,它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指引和方法论指导。许多获奖者表示,在他们学习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或多或少地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认识、研究方法层面的指导以及精神层面的鼓舞。黄旭华在带领团队进行核潜艇研制这一崭新和陌生的工作时,困难重重,问题错综复杂,他受毛泽东《矛盾论》和《实践论》这两篇哲学著作的影响,明确了要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在研制工作中全面深入观察,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集中资源解决实质问题。同时他还运用系统论思想,融合各项尖端技术,从系统工程的整体出发,进行设计和集成创新,最终完成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制和深潜工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郑哲敏酷爱看哲学读物,他通过阅读自然哲学史,认为古希腊流传下来的“自由探索”精神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并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爆炸力学、地下核爆效应、穿破甲等多个研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获奖者的广博学识还体现在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爱好上。谢家麟就认为:“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你一点不知道是很遗憾的。”文艺爱好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获奖者的性格,陶冶他们的情操,而且能够扩大他们的视野,有时候对科研工作还会产生触类旁通之效。叶笃正喜欢看武侠小说,他认为看此类小说不仅可以松懈脑筋,而且小说中主人公绝处逢生的情节对他的科研工作很有鼓舞。于敏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他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智慧,钦佩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倾慕岳飞和杨家将的精忠报国以及文天祥的凛然正气,这种内心的力量支撑着他成功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

五、体: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体,即体魄,包括体力和脑力两方面的素质。所谓“德智皆寄于体”,体是人才成长成才的物质基础和保证。通过对获奖者成长经历的总结,发现他们不仅品德高尚、见识卓著、知识渊博,而且大都拥有比同龄人更健康的体魄、更充沛的精力和更乐观的心态。拥有55 年党龄的吴孟超治病救人长达78 载,九十七岁高龄时仍然坚守在手术台、门诊和病人的病床前,先后完成16000 多台手术,成功救治了20000 多名患者。王振义在70多岁时还坚持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到80 多岁时依然耳聪目明,坚守在血液科诊治一线。由此可见,健康的体魄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正如袁隆平所说:“英雄只怕病来磨,身体不健康,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你搞什么研究、做什么工作都支撑不下来”。

强健的体魄不仅来源于体育锻炼,更来源于获奖者乐观、豁达而又稳定的心态。获奖者大都拥有淡泊的名利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让他们在漫长而又枯燥的科研生涯中,能够跨越一个个困难和挫折,始终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高效的科研产出。李振声谨遵父亲“知足者常乐,能人者自安”的家训,将奖励给他个人的50 万奖金悉数捐给了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用于培养青年人才。他对现有的条件很知足,认为自己一生与世无争,粗茶淡饭,生活上没有什么过高要求。就像王泽山院士所言:“他身体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心态好、淡泊名利”。无论是科研之路还是人生道路,对获奖者们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还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逆境。王小谟曾身患淋巴癌并伴随腿部骨折,他难过了几天便很快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积极配合化疗,甚至在医院拉起了京胡,现在仍然每天上班,有空就去游泳和爬山,身体和精神状况良好。

获奖者从学生时代到工作阶段甚至到退休,都表现出了充沛的精力和极强的学习专注度。在青年知识积累时期,他们就展现出了对学习的专注和耐力。曾庆存在留学苏联期间,数学基础很弱,为此他坚持去所有能去的研究所听讲座和学术报告,硬着头皮“啃”下一本本数学专著,一年半后就以扎实的数学物理功底引起了导师基别尔的注意,并给他出了一道世界难题——用原始方程作短期天气预报。面对挑战,他冥思苦想,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计算和反复试验,提出了著名的“半隐式差分法”,这是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随即用于实际天气预报业务,沿用至今。

走上工作岗位后,获奖者心无旁骛的学习专注度和旺盛的工作劲头,又被带到了科研工作实践中去。刘永坦在主持新体制雷达研究时,常常带领团队在条件恶劣的试验现场一干就是几个月,临到春节前一两天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赶不上吃饭,困了就倒在实验室板凳上凑合一觉。还有很多获奖者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仍然毫不放松自己的学术追求。正如袁隆平所言:“退休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这种老骥伏枥、持之以恒的精神状态让他们在科研生涯中保持着高质量产出,并深深影响着下一代科技工作者。

上述影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长成才的五个个体内在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它们的作用及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可用“汽车模型”予以形象表述。其中,“德”是获奖者成长成才的动力,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和“四轮”,起动力驱动作用;“识”是获奖者成长成才的前提,相当于汽车的方向盘,起导向作用;“才”是获奖者成长成才的关键,相当于汽车的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起激活控制作用;“学”是获奖者成长成才的基础,相当于汽车的底盘,起支撑作用;“体”是获奖者成长成才的保障,相当于汽车的车身,起载体作用。探析影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长成才的内在因素及其功能作用,对新时期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无疑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启示作用。[本文系安徽省高校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9zdjg01)研究成果之一。 ]

(谨以此文献给刚去世的两位大师国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猜你喜欢

获奖者成才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诺贝尔奖垂青气候科学,不仅是获奖者的成功,还是更多人的成功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巡展
第二届刘征青年诗人奖获奖者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到让孩子成才,必须先教孩子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