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探索
2021-07-21净一丹
净一丹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在加强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综合素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的双重身份,便于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指导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并且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节点产生指导作用,这种影响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关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专业能力 职业素养 提升路径
一、辅导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职业认同感较低,自身定位模糊
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工作者,身兼教师和管理的双重身份,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行为是最为了解的,但社会普遍对辅导员的认识比较局限,甚至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并不存在任何“技术含量”,这样的认识也可能动摇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定位,从而对于职业价值产生了怀疑和迷茫,可能导致在琐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产生倦怠,甚至对此项工作丧失热情。但其实,大众忽略了人的思想管理是最难的,尤其是大学生这一年龄群体,正处于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十分必要。
(二)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的发展也逐渐趋向个性化和自主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单一机械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合目前学生的发展现状,对业务分析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实践经验缺乏、学习迁移能力较弱的辅导员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学习和思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科研能力和投入相对薄弱
一方面,由于被繁琐的日常管理事务占据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对于学生工作的感悟和思考缺乏时间去总结凝练,从而导致辅导员的科研产出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自身的科研意识相对薄弱,对科研的热情和投入不够,学科背景多元化和复杂化,加上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培训,整体辅导员队伍的科研成果不容乐观。因此,提升科研能力迫在眉睫,也是实现职业价值的一种途径。
二、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一)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辅导员岗位对于职业化、专家化的要求也愈发凸显,已经不再是满足本职工作需要,而是需要具备以下几种复合型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创新能力、心理疏导与危机事件应对、学业指导与就业职业规划、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判断与分析处理能力等。因此,面对该职业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服务群体的特殊性,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正是关乎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职业本身的价值与意义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一方面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对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工作内容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第一线,全方位全过程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助于工作方式的规范和工作思路的创新,使得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更为深远。
三、从辅导员工作职责探索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路径
(一)思想政治觉悟和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辅导员最基础的工作。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是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前提的,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走近社会,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生价值观,综合素养得以提升。与此同时,对教育者本身也提出了相对应的能力要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需要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和主旋律,深化理论学习。适当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等,鼓励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忘来时的路,总结经验和磨砺,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团和班级建设,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政治和思想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必须准确了解党员的发展程序,指导班级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及时掌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理论学习,对时事政治保持敏锐度,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
(二)学习和创新能力
辅导员承担着学风建设的职责。必须提前熟悉和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就业前景、考研情况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信息。为了顺利开展就业指导,辅导员需要时常“充电”,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指导和规划培训,提升就业指导能力。此外,还承担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职责。因此,辅导员自身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接收能力,从而在学业上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指导和支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着“四有好老师”中的“有扎实学识”前进。此外,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也十分重要,加强实践能力。传统的说教早已不适用,如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十分重要,这就离不开对学生的了解和调研。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首先需要辅导员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较宽口径的知识领域,进而完善思维模式。而教育方式的创新则体现在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般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組织管理能力
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占据了辅导员工作的最大一部分,而处理日常事务最花费时间和精力,若长时间被日常事务所围绕,难免会感到繁琐和困扰,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丧失职业幸福感。如何高效快速准确的处理这些日常事务,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需要汲取优秀前辈和同事的经验,通过朋辈指导与他们多进行交流和探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风格。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创建品牌特色活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辅导员的工作风格是否被学生认可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成效。
(四)心理素养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所以辅导员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储备,同时,自身要具备健康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拓展兴趣,了解所带学生的特点。
此外,为了应对校园危机突发事件,要求辅导员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快速的反应能力,这就需要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多留心多观察学生的异常情况,防范于未然。第一时间做出应急预案,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和请示,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应对措施,事后及时总结反思,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安全教育。
(五)科研能力
高校辅导员在高效完成日常事务工作的同时,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科研兴趣点,发掘自身的科研潜力,努力成长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提升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实现专业化职业化的重难点,但科研成果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首先,辅导员自身要强化科研意识,练习把工作思路提升到理论层面,善于把工作案例归类总结,结合理论框架进行拓展。学会在工作中思考;其次,各大高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结合辅导员的专业学科背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定期组织辅导员学术沙龙,切磋交流科研心得和进展,为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条件;最后,还要加强高校之间的辅导员学术平台建设,促进平台更加专业和多元,便于学术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
(六)数据素养
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也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因此,大数据时代,为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网络思政也要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辅导员应掌握和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利用QQ、微信、微博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构筑“两微一端”新平台,引导学生创作网络文化作品,传播正能量。其次,拓宽创新工作路径,例如在疫情期间,虽然不能与学生们相聚在校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可以通过腾讯会议、QQ群、微信群等进行“云”会议,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答疑解惑,开展主题团日活动。与同学们同心战“疫”,同“屏”共振。学习先进典型案例,彰显青年一代的担当和奉献。
(七)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是国家对辅导员的工作规范要求,师德师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守的原则和应尽的义务。辅导员需要具备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道德素养主要包括热爱学生、平等待人、为人师表等,时刻以“四有好老师”的对标自己。
首先是热爱学生。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对学生要有仁爱之心,辅导员对学生的热爱与付出是一项基本素养。辅导员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本职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多考虑,立足全面发展的角度为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其次是平等待人。在立德树人的指导下,辅导员要平等对待学生,工作要有原则和底线,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再次要做好示范。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辅导员必须加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建设,锤炼高尚的品格,为学生做好表率,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渊博的知识及规范的语言,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四、结语
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不仅需要加强以上七大能力,除了自身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也需要有政策进行支撑和保障,为辅导员角色主体提供引导和支持。加强对辅导员的职业规划与引导,增强社会认同感,明确生涯规划,也是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
辅导员工作的深远意义也应该被大众所熟知和认可,通过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促进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实现辅导員职业的价值,提升工作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也是推动高校高质量教学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陈艺.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J].现代交际,2019(6).
[2]时树奎.新时代辅导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研究[J].科技风,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