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融合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2021-07-21金丽丽
金丽丽
摘要:媒体融合是行业报面临的必然选择,如何在新技术和新理念层出不穷的语境下快速突围、迅速转型、加速融合,是摆在所有行业报面前的重大课题。《北京商报》在多年的探索中不断创新求变、坚持正确导向、积极搭建活动平台、努力加快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其他行业报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行业报 《北京商报》 媒体融合 创新发展
近年来,新思维、新媒体和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冲击进一步挤压了行业报的生存空间,也给行业报的媒体融合进程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会突出重围,走好媒体融合这盘棋,是当前大多数行业报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北京商报》为例,深入探讨了行业报融合发展的具体策略和现实路径。
创办于1985年的《北京商报》尽管依然是北京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经济日报,保留着较为明显的行业报特色,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推进,它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份报纸,而是从单纯的信息供应商转型成为提供多样化媒体产品的综合服务供应商。目前,《北京商报》已拥有六大传播和服务平台、二十余条媒体相关产品线,为三十余个细分领域的数百家优秀品牌提供专业服务,形成既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又能彰显媒体融合优势的独特发展模式和价值生态闭环。
一、不断创新求变,紧跟时代精神
据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专业类财经媒体、商业类财经平台等经济类媒体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也已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特点。《北京商报》在纸媒生存空间受压和行业报面临寒冬的背景下,既没有财政资金的强势支持,又缺乏先进的技术助力,靠什么实现了逆势翻盘呢?“创新精神”是根本原因。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破坏旧的结构然后再创造新的结构。此外,熊彼特还明确地指出创新过程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体系创新五种类型。《北京商报》的创新探索的成果突出体现在产品创新、过程创新、体系创新三种类型。如创造性地开发了多样化的媒体新产品和媒体新形态;勇敢地打破了传统报纸时代那种落后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流程;明确地树立全新的绩效考核方式和人才激励方式,加大投入培养复合型融媒体人才等,成功趟出了一条“多平台一体化”的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北京商报》秉持“报纸虽旧,其命维新”“报比社小,網比报大,有融乃大,无界则刚”等理念,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彻底否定报纸本身的价值,反而不断强化《北京商报》在用户心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由此积累品牌资产,并使之成为信息泛滥时代的稀缺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北京商报》的管理层大胆跳出商报看商报,在《北京商报》创刊34周年暨融媒体战略发布活动上明确提出:“报纸不再是唯一的产品,不再是内容生产流程的核心和末端,而只是负责深度的垂直产品,是整个传播闭环中的一环。”基于这样的认识,进入新世纪之后,《北京商报》先后将自身的定位从地方财经报纸调整为综合类经济日报、经济类信息供应商、经济类媒体综合服务商,报纸仅是综合服务矩阵中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全部。
二、坚持正确导向,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会议明确强调了新型主流媒体、主流舆论格局、全媒体传播体系等重要概念,同时对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媒体融合趋势提出了“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的要求。也就是说,任何媒体在加快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既要有创新,也要有坚持,而这种在创新过程中的坚持,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并在这个前提下去创新自身的内容建设、产品形态和经营方式。
总体来看,在媒体融合加速推进与深化发展的语境下,《北京商报》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真正发挥了一家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社会责任功能。可以说,创新是《北京商报》成功的原动力,坚持则是《北京商报》发展的大方向,方向如果跑偏了,动力再强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因此,《北京商报》在多年的媒体融合探索过程中,坚持专注于经济改革和人民生活,创新积极的商业文化;坚持旗帜鲜明弘扬正能量,创新履行媒体社会责任;坚持走“多平台一体化”融合发展之路,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深化融合发展;坚持“动起来才能活起来”,创新专业服务活动促进经营发展。
《北京商报》在创新中的坚持体现在从内容生产到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之中。比如,在办报理念上,《北京商报》坚持“新闻启迪财智”的主流价值观,通过激浊扬清、维护正义的各类商业报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积极、正向、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文化。连续十年重磅推出的“3·15”特别报告、《我的商业价值观》特别报道和《企业家精神燎原记》系列策划等三十余篇重量级稿件,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突出表现。此外,《北京商报》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国家战略和重要国际活动中,也发挥了其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作用。
三、搭建活动平台,拓展营收来源
随着传统报纸用户规模的断崖式下跌和用户注意力资源向移动终端的迁移,过去赖以生存的二次销售商业模式已难以为继,需要突破原有束缚,立足本行业、整合价值链、拓展新领域、创造新机遇,以寻求差异化的生存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北京商报》的整体策略是从一家传统的内容生产商和信息供应商向媒体综合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为此,《北京商报》将三十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与各市场主体的经营痛点和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衍生出类型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一系列商业活动,从而释放媒体品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吸引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热情参与,搭建全新的利益分享平台和机制,开拓出全新的营收渠道,真正将“动起来才能活起来”的创新口号落到了实处。
《北京商报》一年的大中小型品牌活动有近百场之多,即平均每周都有两三场。以大型活动为例,《北京商报》官方网站上重点推介了新年楼市趋势发展论坛、北京品牌新品展示发布会、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北京餐饮十大品牌评选、北京拍卖季、新能源汽车促销节、中国主题公园和度假区峰会等二十五项品牌活动,覆盖了全年的十二个月。其中,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评选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已成为老百姓用來衡量北京商业的一把标尺。即便在2020年疫情期间,北京商报社也承接了市商务局“防疫保供网上行”“北京消费季启动仪式”等活动,联合京东举办了“从618看消费,寻找增量场”的活动、联合红星美凯龙举办了中国家居品牌大会2020上海峰会等活动。正是这些助力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品牌活动,成为北京商报社开拓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以及正向引导、将商业价值观潜移默化传递给社会的重要途径。
四、多平台一体化,加快融合发展
虽然越来越多的行业报先后推出了网站、电子报、客户端、两微一抖等新媒体产品,但大部分没有建立起这些新产品或新形态之间的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往往无法形成合力。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应确定清晰的融合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步骤,实现自适应、自成长和自转型。
《北京商报》经过多年摸索逐渐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媒体融合之路。媒体融合框架可以总结为“1+N+3”模式:“1”为北京商报网,是北京商报社旗下所有原创内容的首发平台,平均每天发布的原创新闻数量超过两百条,平均每日的页面浏览量超过280万;“N”为北京商网、北京商报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官方账号以及其他内容平台、评选平台、活动平台、促销平台和互联网营销平台等,它们共同形成了北京商报社面向全网进行信息传播和内容分发的强大能力;“3”为北京商报社旗下现有的三大传统媒体产品,即《北京商报》一份报纸、《数据》和《中外企业文化》两份杂志,它们构成了北京商报社融媒体产品公信力和影响力最坚实底座。《北京商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6大互动平台和20余条产品线,构建了“多平台一体化”融媒运行方式。
比如,从产品线来看,《北京商报》独创性地开拓了以公司研究为代表的日常新闻产品线和以特刊为代表的主题化新闻产品线,特色周刊涵盖了包括房地产、汽车、银行、教育、互联网、文化等28个垂直细分领域,数量之丰富在全国所有媒体中都屈指可数。它们与线上线下的新闻传播和活动传播有机融合,共同形成了《北京商报》在垂直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再如,北京商报社旗下的微信公众号矩阵包括资本秘闻、保险秘闻、北京买买买、杯酒人生、千钧一法、演出看过来等26个面向不同细分领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的特色公众号,实现广泛覆盖、精准传播、有效互动的融合效应。又如,《北京商报》作为2020年天猫618互动城北京独家合作媒体,在疫情语境下开启了线上直播带货,澳洲原切牛排、德青源鸡蛋、天福号酱肘子等诸多品牌产品都相继走进《北京商报》直播间,吸引了110万网络用户的观看,并获得了“天猫618淘宝直播合作媒体最佳商业融合奖”。
媒体融合涉及思维创新、机制变革、结构调整、内容迭代、技术赋能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大多数的行业报起点低、底子薄、财力差、资源少、技术弱,导致生存能力较差、生存空间较小。同时,行业报深处行业管理的特殊框架之中,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业务流程具有较大的传统性,转变业务模式和经营方式的难度较大。在这样的语境下,《北京商报》的成功模式向更多媒体同行传递的新思维、新理念、新逻辑和新方法,对那些正走在媒体融合探索路上的媒体有着深刻的启发。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胡线勤,张晓燕.多元化发展开辟“媒体+文创”新模式[J].中国报业,2021(03).
[2]袁媛.浅析大小屏联动视域下媒体融合的新动能[J].新闻传播,2021(05).
【编辑: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