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的三种构思模式

2021-07-21谭曜岐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古诗词

谭曜岐

摘 要 由于篇幅过于短小,古诗词的篇章结构长期被人们忽略。本文试图从时间、空间、逻辑三个维度出发,透过结构的表象,深入挖掘出古诗词三种内在的创作构思模式:一是按照自始至终的时间发展顺序而作线性的展开;二是按照情、景、事、理的交叉呈现而去追求空间的发散;三是按照起、承、转、合的演变顺序而作逻辑上的推进。这是创作方法,也是阅读方法。

关键词 古诗词;构思模式;阅读方法

构思模式和篇章结构是不同的概念:篇章结构是对已有的文本做事后的静态分析,目的在于更好地解读文本,是由外向内的研究;构思模式则是对心中的思想情感或者素材做事先的动态设计,目的是更准确地创作出符合作者心意的作品,是自内向外的创造。从内在的角度去追溯诗人的创作思路,往往对文本的理解更加透彻。

最近几年,由于尝试着指导学生去创作一些古体诗词,笔者对古诗词的构思模式逐渐了然于胸,发现古人的构思模式原来竟暗合于现代人所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构思模式不是写作顺序,但是从写作顺序出发却能够较好地认识构思模式。

一、“自始至终”——按照时间顺序来构思

这是最直观的一种构思模式,即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心情的变化顺序来逐次安排诗句。早期的诗歌作品大都如此,如《诗经·氓》从男女双方的约会、相思、结婚一直写到婚后生活,直到最终婚变,这就是典型的“按时间顺序来构思”。屈原的《离骚》也不例外,诗人先自叙生平,回顾自己美好的节操修养和崇高的政治理想,然后写到理想破败后的孤独反思,接着是上天入地、神游八方,在虚幻的世界中继续挣扎求索,最后回归现实,在生命去留的问题上做最后的思想斗争。无论是事情的发展顺序还是作者的心情变化顺序,都是在时间轴上展开。又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从少年情怀,写到中年现实,从久在樊笼,写到返归自然,也是同样的思路。到了格律诗盛行的唐代,这种简单的构思模式有所淡化,但仍有不少案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先是触景生情,引出相思之意)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接着写因相思而失眠)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然后走到外面,长时间望月怀远)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最后无奈地回去睡觉,希望梦中与对方相会)

又如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先写夜里醒来,打开门走入园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接着写夜间的园景)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在园中呆了很久,百无聊赖)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最后没了睡意,只好靠着柱子想心事,直到天亮)

二、“情景事理”——按照空间属性来构思

“情景事理”是诗词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景”即写景,可以渲染气氛,暗示情感倾向,增强诗歌艺术性;“事”即叙事,可以交代写作缘由和背景,将写景中朦胧的情感倾向具体化;“情”即抒情,是写作主旨的终极坦白;“理”就是议论说理。传统诗词大多围绕前三者展开。相较于“自始至终”的线性构思,“情景事理”是一种空间碎片化模式,也就是说,如果将诗词的完整句子全部打碎,按照表达方式把所有词语分成几类,则可以直接发掘出不同层次的内涵,不必再去逐句理解原文。这種思路主要适用于分析表达方式丰富,尤其是有写景成分的诗作;如果是宋词,操作起来更是妙不可言。如杜甫《对雪》(此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冬陷居长安时所作):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景(气氛):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尊无绿,火似红。

事(缘由):战哭多新鬼,数州消息断;愁吟,愁坐,书空。

情(主旨):愁。

对以上几层信息逐一研究便可发现,从悲凉的景物中首先就体验到悲愁的气氛,但为何而愁?从叙事部分可知作者是因战乱不断而自己又无能为力而愁。再结合直接抒情的词语“愁”,便可得出最完整的结论:作者是要表达忧国伤时之愁。

又如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景(气氛):雪晓,清笳乱起,寒灯,漏声断,月斜窗纸。

事(缘由):梦游,睡觉,想关河,鬓虽残。

情(主旨):鬓虽残,心未死。

以上几层信息罗列后,从写景层面得知作者的悲凉,从叙事层面得知作者特别渴望抗敌报国而无机会,从抒情层面再得验证,最后便有结论:作者表达了渴望抗敌报国而不能的无奈和执着。

三、“起承转合”——按照逻辑变化来构思

“起承转合”的说法,最早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是诗歌创作的起点,或以叙事引人入境,或以写景感人动情,并无绝对的标准。“承”就是承接,内容要接着首联去讲,气氛也是在首联的基础上而有所延伸放大。“转”就是变化,或是内容的迁移,或是表达方式的切换,或是感情的逆转,从而开拓出新的诗境。“合”即结尾,多为抒情作结,或引人深思,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总之要韵味深长。

“起承转合”是按照诗歌的逻辑变化来逐层进行解读,主要适用于分析写作规范的律诗。在具体操作上,律诗以每一联为单位进行研究,每一联有相对完整的内容和独立的表达方式,四联在整体上往往构成“起承转合”的呼应模式。如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起:交代背景,以寻找丞相祠堂为起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承:承接首联肃穆庄严的气氛,展开写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转:转入叙事,回忆历史,评价人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合:抒情作结,点明关于英雄和现实的复杂感情)

又如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起:追忆少年情怀,以叙事开篇)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承:紧接着回忆年轻时亲身参与的两场火热的战斗)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转:转入令人悲愤无奈的现实)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合:抒情作结,缅怀历史,含恨今世)

“起承转合”的模式在比较稳重严谨的诗人(如杜甫、王维、李商隐等)的作品中表现得更加典型。宋代以后,多数诗人创作时都借鉴杜诗,所以此种构思模式也就遍行天下了。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构思模式的确是有迹可循的,以上三种模式可以用来解读多数的作品。对于较长的作品(如《琵琶行》《孔雀东南飞》),或者乐府古风(如《诗经》《古诗十九首》),多数可以按照“自始至终”的时间顺序来解读;对于表达方式丰富,而且抒情意味较浓、叙事成分较弱的作品(如宋词、部分唐诗),往往可以按照“情景事理”的空间属性来进行分析;对于严谨规范的律诗,则是首选“起承转合”的逻辑转变模式了。在现实中,有些诗歌可以同时用两种以上的模式来解读,也有一些诗歌用任何一种模式都无法解读。既然说是“模式”,就是针对主流情况而言了,哪有万能的方法呢?

了解古诗词的构思模式有两大好处:一是有助于把握文本的宏观结构层次,清晰、有序地对文本做出正确的解读。传统解诗大多偏重微观层面的研究,如意象、手法、炼字等,构思模式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其忽略大体的弊病。二是有助于模仿古诗词的思路进行诗词创作实践。如果只是了解古诗词的格律特征,那么只能写出形似的作品,而且会写得十分辛苦;如果把构思模式作为主线去安置词句,再结合格律要求进行润色修改,那么将不难写出韵味十足的诗词作品。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