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新思路探索

2021-07-21崔艳娟

职业·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英语课程课程思政

崔艳娟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在帮助学生正确辨识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形成正确的“三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物流英语课程为例,探索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新思路。

关键词:技工院校    英语课程    课程思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英语课程在技工院校属于基础课程,要将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就必须深入挖掘、提炼英语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一、技工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背景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技工院校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词汇量少。他们在学习中充满挫败感,有畏惧情绪,甚至放弃英语学习,所以需要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革。

(二)学习渠道繁多,缺乏引导

虽然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但不妨碍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互联网拓宽了学生们的学习渠道,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信息误传错传的现象,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构建。

(三)学习内容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特点

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英语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竞争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中国的先进技术、民族品牌和民族自豪感融于课程,实现传授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做到立德树人,有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用人才。

(四)中西文化差异性和辩证性

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青少年对外界存在很强的好奇心,对外界事物明辨能力有限,在缺乏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被误导或者受到消极影响。因此,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植入中国文化自信元素,成为新时代英语教学育人的新目标。

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新思路

(一)课程思政“基因植入式”模型

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是教师以身作则,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模范作用;德境融汇,强调环境育人、文化熏陶;德技融合,强调润物无声,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元素“基因式”融合。只有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形成合力,才能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

(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原则

1. 情景适宜

课程思政,不是在课程中生硬地套进思政知识,将课堂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要在合适的情景下,自然地植入思政元素,收到盐溶于汤的效果,产生的是化学反应,让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植入的思政内容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物理焊接,更不是堆砌。

2. 情感共鸣

课程思政不应是不合时宜地喊口号和政治强压,不应是生拉硬套地为了思政而思政。课程思政元素可以植入课前、课中、课后各个适宜的环节,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加深对思政元素和本专业知识的理解。

3. 知识内化

在适宜的情境下植入政治元素,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并且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生动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4. 情操升华

政治元素的植入,要传播正能量,而不是把学生引入误区。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既开阔了国际视野,又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道德责任意识,树立技能报国的理想抱负及奋斗目标,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三、案例分析

以物流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开设物流英语课是为了帮助物流专业的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增长技能,学习世界上最新的物流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素材植入,恰当渗透中国的文化、品牌、产品、政策制度,为中国物流人才走向世界做好准备。

同时,适当融入金砖国家BRICS、APEC、SCO、G20等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事件,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物流英语课程部分章节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点设计如下:

在Unit 1 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第一单元 物流简介中融入“互联网+物流”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知名物流公司等思政元素,让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明确现代物流互联互通的使命,树立现代物流事业的大局观。

在Unit 3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第三單元仓储和配送中融入智慧物流、智能投寄设施、现代科技配送(如机器人、无人机配送,刷脸取件)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家关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及现代科技,坚定学习新物流、新技能的决心。

在Unit 5 Packing第五单元包装中融入绿色包装、保护环境、共爱地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生态文明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同时,了解国内物流企业在绿色包装方面做出的努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小结

课程思政是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学习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的有机融合和体现。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升华个人品格,学会如何做人;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学会如何做事。

参考文献:

[1]王双.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教学途径探讨——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43).

[2]王越.《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4).

[3]王振雷.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

(作者单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英语课程课程思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