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高分辨率T2WI FS序列联合DW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2021-07-21龙翔胡凌杨扬

当代医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内口肛瘘瘘管

龙翔,胡凌,杨扬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西 抚州 344000)

肛瘘是由外口、瘘管、内口组成,属于连接肛管与肛周皮肤间的异常通道,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肛周自发性流脓、肿痛、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该病,通过切开或切除肛管,形成开放性创面,以帮助患者皮肤愈合[2]。如在术前诊断不准确,导致瘘管未得到完全清除,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肛门失禁,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3]。因此,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治疗肛瘘患者有重要意义。核磁共振(MRI)拥有多种成像模式,如T2WI抑脂序列(FS)、扩散加权成像(DWI)等,其中T2WI FS序列能有效抑制脂肪信号,使脂肪呈低信号,可更好的对病变部位进行成像[3-4]。而DWI可利用水分子运动,有效反映病变组织的整体状况,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作用[5]。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MRI高分辨率T2WI FS序列联合DW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指导未来对肛瘘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高度疑似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62±7.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2±0.27)年;体重指数21~34 kg/m²,平均体重指数(26.41±2.48)kg/m²。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肛周痛、肛周不适、肛门附近有瘘口;依从性较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肛瘘手术史;合并直肠癌者;存在MRI检查禁忌证。

1.3 方法 使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I System(西门子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93061576)检测患者。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盆腔体部相控阵线圈扫描。MRI扫描序列包括SE自旋回波,FSE快速自旋回波:T1WI设定为:回波时间(TE)为18 ms,层厚为3 mm,重复时间(TR)为420 ms,矩阵为256×256;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T2WI设定为:TE为128 ms,层厚为3 mm,TR为3 150 ms,矩阵为256×256;T2WI FS序列设定为:TE为102 ms,层厚为3 mm,TR为4 280 ms,矩阵为256×256;横断位DWI设定为:TE为110 ms,层厚为3 mm,TR为6 550 ms,扫描野大小为300 mm×300 mm,b值为0、500、1 000 s/mm²。

1.4 观察指标 ①MRI所得成像由2名≥5年工作经验影像科医师分别进行独立分析,如两者结果不同,则协商统一。分析主瘘管、分支瘘管数量、内口位置及肛瘘是否存在脓肿等信息。②肛瘘分型:括约肌间型,肛管位于内外括约肌间,内口与齿状线附近,外口多于肛缘附近;经括约肌型,瘘管穿过外括约肌、坐骨直肠间隙,于肛周附近开口;括约肌上型,瘘管位于括约肌间隙向上延伸,穿过耻骨直肠肌,向下经坐骨直肠间隙穿透肛周皮肤;括约肌外型,内口位于齿状线上方的直肠壁上,瘘管位于外括约肌外方,经肛提肌耳下,外口位于肛门远处周围皮肤。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检查 60例患者经手术检查确诊52例,其他窦道感染5例,正常3例。52例患者经肛瘘分型:括约肌间型33例(63.46%),经括约肌型11例(21.15%),括约肌上型5例(9.62%),括约肌外型3例(5.77%);52例患者均可见瘘管,其中单一瘘管41例(78.85%),2条瘘管8例(15.38%),3条瘘管3例(5.77%);存在内口46例(88.46%),其中单内口45例(97.83%),多内口1例(2.17%);存在脓肿24例(46.15%)。

2.2 不同检查方式对瘘管情况的诊断结果 不同检查方式对2条瘘管、3条瘘管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对单一瘘管的诊断准确率高于T2WI FS序列、DWI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对瘘管情况的诊断结果[n(%)]Table 1 Diagnosis results of fistula in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n(%)]

2.3 不同检查方式对肛瘘分型的诊断结果 不同检查方式对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对括约肌间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T2WI FS序列、DWI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式对肛瘘分型的诊断结果[n(%)]Table 2 Diagnosis results of anal fistula classification in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n(%)]

2.4 不同检查方式对内口、脓肿的诊断结果 不同检查方式对多内口、脓肿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对单内口的诊断准确率高于T2WI FS序列、DWI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式对内口、脓肿的诊断结果[n(%)]Table 3 Diagnosis results of internal mouth and abscess in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n(%)]

3 讨论

肛瘘通常是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的,但脓肿经刺破引流或自行溃破后,肛周皮肤会形成外口,如外口遭到封闭后,可造成局部引流不畅,再次形成脓肿导致出现多个瘘管与外口,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6]。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但如手术清除不彻底,导致瘘管残留,可引起复发与加重,对患者术后恢复影响较大[7-8]。因此,做好术前检查,充分掌握主瘘管与分支瘘管信息,对治疗肛瘘患者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MRI检查肛瘘,通过从矢状位、横截位、冠状位可获得理想的影像,充分展现瘘管位置与走向,同时,由于MRI对于软组织的成像质量较高,可有效判断肛瘘与括约肌间的关系[9-10]。本研究采取的T2WI FS序列是MRI成像的一种方式,可利用水与脂肪的化学位移效益,抑制脂肪组织,且抑制特异性较高,对其他组织影响较小,可更好的反映组织结构关系,形成良好对比,利于医师临床分析[11-12]。而DWI序列可通过水分子扩散运动,有效反映炎性组织特征,在肛瘘形成过程中,因肛门腺有异常分泌的黏液聚集形成脓肿,引起早期感染,并随病情进展逐渐扩大,通过DWI可有效诊断炎症组织,对早期肛瘘诊断有积极作用[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经手术确诊52例,同时,T2WI FS序列、DWI、T2WI FS序列联合DWI对单一瘘管、单内口、脓肿均有较好诊断效能,T2WI FS序列联合DWI高于两者单一诊断,同时对各个瘘管分型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可见T2WI FS序列联合DWI能临床诊断肛瘘患者。分析原因为,单一T2WI FS序列检测对肛管周围间隙蜂窝织呈现的片块状、条索状高信号易与瘘管、脓腔等信号混淆[15-16]。而DWI可通过背景抑制肛周脂肪、炎症区域及血管信号,从而增强瘘管与脓腔信号,弥补T2WI FS序列的不足[17-18]。因此,T2WI FS序列联合DWI诊断肛瘘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MRI高分辨率T2WI FS序列及DWI对肛瘘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两者联合诊断对肛瘘诊断的准确率优于单一诊断,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不同成像模式,以提高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内口肛瘘瘘管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