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家庭教育观念个案研究

2021-07-21曲羽佳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祖辈教养观念

曲羽佳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一、前言

自2019年6月1日江苏省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以来,我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二孩家庭作为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家庭形式,引发人们的关注,关于二孩家庭的家庭教育研究已进入我们的视野。当下二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二孩生育意愿[1]、大孩对二孩的接纳程度[2][3],二孩家庭中的教育问题[4]、教养方式[5][6]、同胞关系[7]、长子女心理状况研究[8]等。教育观念作为一种理念,会直接影响到父母的教育目标、方式和行为,并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了解不同类型的二孩家庭的家长的教育观念将会对指导二孩家庭教育带来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选择访谈对象,选取兄弟、兄妹、姐弟、姐妹、双胞胎5组家庭进行访谈,共获得5份访谈数据,包括A家庭的外婆,B家庭的母亲,C家庭的母亲,D家庭的外婆,E家庭的母亲。受访家庭父母基本情况见表1,幼儿基本情况见表2。

表1 受访家庭父母基本情况

表2 关于科学精神的调查结果

A家庭结构属于重组家庭。大宝是孩子母亲与前夫所生,二宝是与现任丈夫所生,目前三代同堂,与外公外婆同住。父亲是非独生子女,在家排行老二,目前在加油站工作,工作繁忙,一周回家一次。母亲是独生子女,自主创业,从事催乳师工作,每天工作时间是9点到23点,两个孩子主要由外婆带养长大。

B家庭结构属于核心家庭,父亲是独生子女,从事销售管理类工作,单休,面对家庭需要时可随时候命,平时18:30下班,出差较少,能关注与照顾家里的事。母亲是非独生子女,排行老大,职业是教师,工作繁忙,周末无休。老大从小学开始因为生活所迫寄宿在学校,母亲对孩子有很多愧疚心理。因为二孩的到来,家里添置了两处房产,升值了200万,让母亲感觉二宝是自己的幸运星,母亲也坦承提到自己对老二有更多的偏爱。

C家庭结构属于分开居住的主干家庭,父亲是非独生子女,排行老大,是公益工程师,在私营企业上班,母亲是社工,平时工作时间灵活,是独生子女。在二宝出生后,大宝跟随外公生活,二宝跟随父母生活。

D家庭结构属于分开居住的主干家庭。父母亲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父亲工作时间灵活,可以更多照顾家庭,母亲是教师,相对较忙,平时不参与家庭中孩子的带养。大宝跟随父亲母亲居住,小宝跟随外公外婆生活,每日晚饭共同进餐,孩子的父亲母亲与外公外婆居住的小区有5分钟的车程 (电动车)。大宝和二宝从小都由外婆照顾,父母亲在教养过程中做的相对较少。

E家庭结构属于核心家庭,是随军家属,父亲是非独生子女,排行老大,家中有一弟弟,平时工作不定,根据单位需求,会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家庭;母亲是教师,平时工作繁忙,但依旧需要承担家庭的重任,特别是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在双胞胎出生后,外婆曾来帮衬带娃,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外婆回老家带养其他孙子,致使当下只能由孩子的父母两人带养双胞胎,母亲表示对待两个孩子一视同仁。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二孩家庭教育观念进行分析,主要从家长期望观、人才观、教育观、家庭氛围、家庭角色分工、亲子关系等方面分析二孩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总结其中的特征。首先,对访谈人进行访谈并记录,然后分析资料,发现内在规律及差异,形成研究结论,对部分特殊家庭进行了入户参与式观察,以补充访谈资料的片面性和不足。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祖辈与父母的期望观比较

1.祖辈对孩子的期望观

A组家庭的外婆对孩子的品德和学习期望表示顺其自然,没有特别的期待,D组家庭的外婆表示孩子在品德上不能随意拿别人东西,不要走弯路。在学习上顺其自然,能好则好,但一定要念大学,读了大学可以寻找稳定的工作。在职业期望上,两位外婆都没有想过孩子将来要从事的工作。

2.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观

B组家庭的母亲对孩子品德期望很高,但在学习方面,面对不同的孩子期望值不同,比如对待老大在教养过程中没有期望,但对待老二期望很高,在学历方面期待能具备研究生学历。职业期待上,更多会引导孩子自主选择,此外家长觉得老师是不错的职业选择。C组家庭的母亲对孩子在品德上的期待主要集中在勇敢、自信、快乐,正视人生挫折。在学习上持随缘的态度,并表示自己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比如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提醒孩子结交健康的朋友。对于学历也没有硬性要求,认为孩子能读到哪里算哪里,因为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如果能力不足,也不会强求,感觉成人比成功更重要。E组家庭的母亲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善良、真诚、能干优秀的人。学习成绩要好,学历至少要大学本科,这样才有机会选择更好职业,素质、素养、见识才会在更高层次,对于孩子的学历期待越高越好,但同时也顺其自然。在职业期望上,目前还没有考虑,感觉孩子还太小,至少要到初中高中才会考虑,目前来说感觉舞蹈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3.两者的异同

祖辈对孩子的期望更多是顺其自然或没有考虑,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将自己定位于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以生活照料为主,关于孙辈的未来,自己不需要参与,儿孙自有儿孙福。但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更多期望,对未来有更多思考,会有一些具体要求。年龄差较大的家庭,家长更会采取吸取经验教训的方式养育第二个孩子,而年龄差不大的家庭观念更宽泛和统一。从这里也能发现为什么祖辈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会有差异,更多的祖辈采取溺爱、包办的态度对待孩子,这与个体的教育期望观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职业期望,调查的大多数人考虑不多,可能与孩子年龄尚小,还没到考虑的时候有关,也可能与所处社会地位与阶层有关,因为调查更多是中等经济水平的普通家庭,不需要培养继承家产的接班人,所以对职业的考虑不多。

(二)祖辈与父母的人才观比较

1.祖辈的人才观

A家庭的外婆持顺其自然的态度。D家庭的外婆刚开始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后来表示教育好、身体好就是人才。两个外婆对于孙辈成为什么样的人都从没考虑过。

2.父母的人才观

B家庭母亲认为能够养活自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同时家里还设有“不伤害自己,不影响别人,不破坏环境”的家规用来规范孩子的行为。C家庭母亲提出对国家有用,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大家学习的楷模,更是家庭的骄傲,这样才是人才。E家庭母亲表示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可以称之为人才,并且需要心理健康,德才兼备。

3.两者的异同

祖辈更多从自身角度出发看待人才,或者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父母因为文化层次较高,对人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主要表现在更多从国家、社会层面来说人才,可以看出新生代的父母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觉自己要培养出社会的接班人。当持有这样的态度时,父母会全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而不仅仅满足于自身的需要。

(三)二孩家庭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1.孩子的因素(年龄间隔、性格特征)

年龄间隔会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调整程度,年龄相差越大,在教育过程中,父母会反思自己教育的经验教训,并做出适当调整,所以教养差异会很大,比如B家庭母亲从刚开始对大宝的放养到后续对小宝的亲力亲为。年龄间隔会影响家长区别对待孩子,孩子年龄间隔越大,教养的差异性就越大,年龄间隔越小,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趋于一致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年龄间隔大的B家庭感慨到:“感觉像生了两个独生子女”。他们对于大宝的关心集中于物质方面,对于二孩的关注则是生活学习方方面面,虽然大宝已经长大,但还是需要操心。E家庭是双胞胎,在教养过程就没有过多的差异,会一视同仁,相对公平,这也是孩子的需要。

2.家长因素(成长经历、文化层次、所处时代)

调查发现家长的成长经历、文化层次、所处时代会影响教育观念,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主要表现在祖辈生活所处时代,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缺衣少食,食物自己种,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务劳动多,普遍父母忙于生计,顾不上孩子的身心,更多是哥哥姐姐照顾弟弟妹妹,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关注孩子身体多过关注心理,同时由于儿时经受苦难多,祖辈在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繁重的家务毫无怨言,值得年轻父母们学习。而80后的父母所处时代物质生活相对宽裕,家务少,又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宠爱,在面对两孩家庭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家务、较大的工作压力时会心生怨言,情绪控制常有失当,但由于该年龄段的父母学习机会多,文化层次高,在家庭教育领域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所以也弥补了不足。

3.家庭因素(经济水平、家庭环境、家庭结构)

调查的家庭中A家庭是重组家庭,B、E是核心家庭,C、D是主干家庭,家庭类型的不同反映出不一样的理念及教养方式,在没有长辈参与的核心家庭中父母的想法落实更彻底,主干家庭中会因为两代人教育观念的差异带来教育落实的不彻底,孩子更容易出现“变色龙”的行为。同时主干家庭中分工更明确,祖辈教育和父母教育能取长补短,家庭关系相对和睦,孩子更能学习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此外重组家庭由于家中有两个男孩,家庭负担重,父母更多把精力集中于挣钱,参与教育较少,使得该家庭的孩子会存在潜在的隐患,由此看出经济水平对于教育观念的影响。

四、思考与建议

(一)家长需要变消极矛盾的教育观念为积极统一的教育观念

根据王耘的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可以分为积极型、消极型、矛盾型。积极的教育观念表现在教育观念都呈现出积极的方面,对儿童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消极型教育观念指父母对教育孩子有极端想法:如放任孩子,顺其自然,低要求,期望低,对孩子培养和升学无过高要求。另一种极端是对孩子严格要求,期望过高。矛盾的消极观念指在教育观念中会存在差异,比如有积极的成才观,但教育观上会觉得自己教育水平有限或教育价值不大,从而在实际教育行为中缺乏对儿童的培养。当下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是会有矛盾、消极的时候,在ADE家庭中均有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觉察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和成长从而形成积极统一的教育理念。

(二)家长需要重视个人成长,发展自我

家长的教育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调查发现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都有其独特性,家长在与儿童互动过程中构建他们的教养方式,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观察、反思、学习、调整和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是家长教养方式调整直至相匹配的过程,是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个人的创伤经历会影响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因此需要重视家长自我人格的发展,进行终生学习。爱孩子是每个人成为父母时就能够获得的能力,但是如何正确的爱孩子,需要家长们不断的学习。二孩家庭的家长可以参与二孩家庭沙龙、活动研讨、家庭教育讲座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应对未来不可预测的各种问题。

(三)对研究的反思

由于研究需要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其中访谈需要的时间长,访谈会涉及到家庭的隐私,愿意配合的对象有限,可能面临代表性不足的可能性,同时在访谈中访谈对象文化程度的限制,导致访谈获得的信息可能不足或不深入。此外,介于笔者对资料的分析能力和表达,可能还不能完全呈现表面现象下的一般规律,以及不能客观、全面的反映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教育观念的现状与发展,有待学界对该课题作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祖辈教养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教养方程式
调查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助教带动“夕阳”之爱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