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运动康复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07-21武佩佩强万敏王盈刘鑫鑫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癌症乳腺癌期刊

武佩佩 强万敏 王盈 刘鑫鑫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1]。随着综合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患者生存率提高。在美国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高达90%以上,乳腺癌生存者数量庞大[2]。经过诊断和综合治疗后,乳腺癌患者在身心、家庭及社会方面遭受诸多痛苦和挑战,焦虑、抑郁、复发恐惧、肢体功能下降、患肢水肿等问题的长期困扰患者[3]。研究[4-5]表明,运动能够促进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还有证据[6]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在诊断后进行运动,可以降低癌症特异性和死亡率[6]。2020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癌症生存者指南[7]中提出,癌症患者每天都应该进行运动。美国肿瘤协会乳腺癌生存照护指南(2016)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针对乳腺癌患者均提出应进行规律运动[8-9]。

当前国内核心期刊关于乳腺癌患者运动康复相关研究众多,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患者运动康复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国内该领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乳腺癌患者康复相关运动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策略

1.1.1检索数据库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自数据库建立起至2020年11月17日。

1.1.2检索词 以“乳腺癌”“乳腺肿瘤”“乳腺肿物”“运动”“锻炼”“康复”“训练”“活动”“八段锦”“瑜伽”“太极拳”“体操”“护理操”“音乐操”等为关键词、主题词和自由词进行全面检索。

1.2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研究主题:调查乳腺癌患者运动康复相关研究。(2)研究对象:年满18周岁以上,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3)正式发表在我国护理核心期刊,包括《护士进修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杂志》《护理学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现代临床护理》。

1.2.2排除标准 (1)重复发表的文献。(2)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3)国外期刊文献的摘译。

1.3文献筛选 将所有数据库检索结果导入NoteExpress软件,应用查找重复题录功能剔除重复文献。由两名研究生分别独立对查重后文献进行筛选。通过浏览题目及摘要删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剩余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确定纳入文献数量。有异议时进行讨论分析,必要时邀请第三者进行共同协商。

1.4文献分析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提取最终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及年份、运动类型、干预时间/人员、干预对象、样本量、结局指标等。

2 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本研究经过筛选流程,共纳入50篇文献,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文献年度分析 最早的文献发表在2006年,近3年文献发表呈下降趋势,文献发表较为分散,每年论文发表数量不稳定。在2015年(10篇)出现发表高峰,占文献总量的20%。文献发表年度趋势见图2。

图2 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运动康复相关文献年份发表年度趋势图

2.3作者及作者机构分布 50篇文章共涉及182个作者,发文量介于1~5篇。其中1人发表5篇文章,3人发表文章3篇,9人发表文章2篇,169人发表文章1篇。发文数量前9位的机构,见表2。

表2 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运动康复相关文献发文数量排名前9的机构

2.4文献研究类型分布及部分干预性研究内容分析 干预性研究共33篇,观察性研究2篇,Meta分析5篇,系统评价2篇,综述6篇,其他类型文献2篇。其中,干预性研究文献信息,见表3。

表3 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近5年乳腺癌运动相关干预性文献信息表

续表3 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近5年乳腺癌运动相关干预性文献信息表

3 讨论

3.1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运动干预的必要性 乳腺癌患者经历诊断、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后,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随着癌症生存期的不断延长,乳腺癌生存者面临着独特的健康挑战。术后患者肢体出现淋巴水肿及功能下降,经过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长期存在不良反应。同时患者时刻面临癌症复发恐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019年国际多学科圆桌会议共识声明指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运动可以改善癌症生存者焦虑、抑郁、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癌症相关性疲劳等[5]。2019年澳大利亚运动和体育科学协会指出,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进行运动能够获益[23]。在1篇涉及140项研究的Meta分析中,75%的文献表明,运动对一系列治疗相关的副作用、身体、功能和心理社会状态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相关性[24]。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将运动纳入临床癌症护理[7,25]。临床护理人员及广大学者应该意识到运动对乳腺癌患者的必要性,在临床工作及科研设计中注重运动疗法的实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3.2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运动康复相关文献的发表现状

3.2.1论文发表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本研究统计发现,在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近3年乳腺癌运动康复相关文献的发表呈下降趋势,且文献发表较为分散,每年发表论文数量不稳定。有学者检索Pubmed截止到2018年3月,癌症患者运动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自2010年美国运动医学会制定了第1套针对癌症幸存者的运动指南后[26],癌症生存者运动相关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增加了281%;越来越多的高质量证据说明了癌症患者进行运动的有效性、必要性和重要性[5]。然而国内护理核心期刊的发文量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考虑原因可能是部分乳腺癌运动相关文献发表于其他期刊。但是这也应该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应该从不同运动类型、针对乳腺癌患者不同症状等多角度开展相关研究,为构建适合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运动方案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2研究作者未形成优势力量,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经查阅50篇文献全文,国内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运动康复相关文献作者较为集中的团体是以强万敏为核心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研究团队,共发布论文6篇[3,27],占到总论文数的12%。其余文献作者较为分散,未形成优势力量。一项研究的积累往往需要前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积淀,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进行全方面的研究才能形成规模。单项研究无论是从对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角度还是促进学科专业发展方面的力度都有所欠缺。此外,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研究类型多样化,包括原始研究35篇,二次研究13篇,但部分研究质量有待提高。其中随机对照试验往往缺乏随机及分配隐藏方法[11-12,14];非随机对照试验及横断面调查样本量普遍较少或人群缺乏代表性等[10,13,16-17]。相关研究学者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作为学术带头人或者护理管理人员,应注重研究方向的设计及深入,注重形成学术优势力量,提高研究质量。

3.3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运动康复相关文献运动干预方案实施现状

3.3.1运动干预方式的选择 乳腺癌运动康复方案中运动干预方式多样化。运动类型包括单个运动,如有氧运动、渐进式阻力训练[11]、八段锦[14,17]、太极拳[22]等。还包括组合干预,如有氧运动联合音乐疗法、有氧运动结合松弛疗法[18]、规律运动结合冥想放松[3]、瑜伽联合音乐放松训练[16]等。组合干预往往是由一种运动干预方式和一种心理干预方式相结合,达到促进癌症患者身心同步康复的目的。2019年国际多学科圆桌会议共识声明指出,特定剂量的有氧、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和/或抗阻运动可以改善常见的癌症相关健康结果,包括焦虑、抑郁、疲劳、身体功能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5]。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广泛应用有氧或者抗阻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运动干预方式的选择还应该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生活方式、个人喜好等。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参考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以及癌症诊断前的运动习惯。最理想的情况是,癌症幸存者应该接受包括心肺健康、肌肉力量和耐力、身体组成和灵活性等的全面评估,并考虑一些具体的癌症因素,以制定个性化的锻炼处方[5]。这提示研究人员,在选择样本人群时,应该综合评估患者个人、治疗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功能锻炼的时机[27],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干预方式,确保患者运动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性。

3.3.2运动干预方案制定问题 经过全文阅读后发现,干预方案制定及实施存在以下问题:(1)运动干预方案的制定普遍缺乏科学的构建过程[3,18-20],运动干预的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需要进行规范。(2)普遍缺乏运动强度的监测指标,部分研究以患者运动中的靶心率、疼痛强度变化作为检测指标[10,14]。(3)结局指标选择及测量问题。虽然对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多模式、中到高强度的运动是合适的,但对于所有癌症患者来说,没有固定的处方和每周的总剂量可以被认为是基于证据的[23]。因此,运动干预方案的制定应该包括科学的循证过程、具体的运动处方(包括干预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准确的运动强度监测指标和结局指标,以确保患者在短期和长期内获得最大的益处,并降低伤害风险。研究者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3.3运动干预方案的监督执行及随访问题 部分研究提到由康复护士、资历较高或经过培训的护士进行运动方案的监督[3,14,17],但多数研究未交待干预过程中是否有人监督实施及指导人员的具体资质等[12-13,15-16,18]。研究[5,28]表明,有监督人员实施的运动干预项目比没有人员监督或者居家实施的运动干预项目,更能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在癌症患者运动干预相关文献中,监督干预人员包括运动生理学家、认证运动教练、护士、物理治疗师等,但是能够将干预效果最大化的干预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5]。在临床应用中,为保证更好的干预效果,应注重监督指导人员的设置及资质。

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深入,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运动干预患者多为居家锻炼。有效的文献在患者长达3~6个月的干预中,并未交代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具体随访的方法[13,18,20]。这一点与国外研究相似。国外研究[29-30]报道,在已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对运动方案依从性的报告历来不完整。这可能是因为跟踪和量化依从性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为保证运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应考虑患者的运动依从性问题。今后的研究应该对患者的干预过程制定具体的随访监督措施,保证运动干预方案的顺利实施,并提高干预效果。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三大数据库中护理核心期刊内乳腺癌患者运动康复相关研究进行了讨论分析。癌症患者的运动康复效果已得到充分验证,但国内护理核心期刊中发表该类论文呈下降趋势,研究团队的稳定性及研究质量均有待提高,与国外研究相比有一定差距。国内研究学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乳腺癌患者康复相关运动干预方式的选择、运动干预方案的制定及监督执行、随访问题等。这些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猜你喜欢

癌症乳腺癌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癌症“偏爱”那些人?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