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研究

2021-07-21王梦茵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河南省文化遗产物质

王梦茵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随着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已成为人们旅游活动的主旋律。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指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明确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当前要注重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一重要工作,以人民美好生活引导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目前,文旅融合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中央及各地对文旅融合的推动力度加大,文旅融合迎来新资源、新理念、新机遇。在国家总体战略下,河南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产业发展,做出了相应举措。2020年5月,河南省召开文化旅游大会,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有新突破”;10月,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印发《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工作方案》;12月底,焦作“太极功夫之旅”品牌入选“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同时,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河南电视台春节晚会《唐宫夜宴》及元宵奇妙夜的迅速爆红,受到全网追捧,掀起席卷全国的“现象级”关注热潮,更是说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根”。联合国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国内外两大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现象[2]。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文旅两种产业的转型升级[3]。因此,如何在科学保护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和精神的非遗资源的基础上,使其得到有效的旅游利用、活化和充分发展,是本研究深入探讨和解决的综合性课题。

二、文献综述

目前,诸多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融合这一新现象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广泛的研究。国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保护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始于20世纪中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的研究时间较早、范围较深入。研究内容上较为全面,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与商品化、政治性质、旅游影响、立法保护、动力机制等方面,如Chris Halewood和Kevin Hannam(2001)基于定性的分析,论述了欧洲维京遗产旅游的地理尺度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体验分析,由此提出了对真实性(Authenticity)和改革(Commodification)观点的争论。对非遗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研究方向集中在概念界定、利益相关者、保护与开发、游客体验与遗产保护的互动研究等[4][5][6][7][8]。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参与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偏重定性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较少。

国内的非遗研究稍显薄弱,起步较晚,且表现出与国外研究明显不同的学术价值取向。研究内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学界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焦点问题,包括开发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或矛盾以及开发原则、模式、路径或策略,主要集中在资源分类、开发评价、保护与传承等方面[9][10][11][12][13]。随着研究的深入,跨学科多方法研究成为新的研究视角,不少学者借助地理学方法研究非遗旅游资源[14],如殷鼎和史兵等(2018)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布展开基于点要素、线要素、点线二要素综合与我国体育非遗旅游资源的相关分析[15]。徐柏翠和潘竞虎(2018)基于点格局分析、核密度分析、热点聚类等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非遗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16]。郝金连和林善浪等(2018)应用定量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辽宁省非遗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市域和县域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17]。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学者们对云南省、湖北省、山西省、甘肃省、东北地区、福建省等地的非遗资源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18][19][20][21][22][23],但从地理学角度对河南非遗的关注和研究较少。上述文献为非遗旅游的研究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也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地理空间下的非遗旅游融合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大多是描述性的应用对策研究,少定量分析,且重复研究较为严重,所提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不够。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浩瀚博大的民间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旅游之道更好的保护、活化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河南省当前亟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批)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河南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河南省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提供借鉴,从而保障文旅产业融合健康持续发展,这具有重要意义。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来源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henanfeiyi.com/)、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国家级数据来源于中国非遗网,省级数据来源于河南省非遗网。研究数据主要根据已公布的河南省四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扩展项目)进行汇总整理。由于国家级和省级名录中有部分项目是重复的,并且同一项目可能归属于不同地区。因此本研究对名录进行了相关整理:国家级和省级重复的项目,按国家级统计,省级不再统计;同一级别(国家级或省级)内重复的项目,按一项算。一些影响和覆盖多个地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个地级市在统计时都计算在内,如豫剧、曲剧、河南坠子等。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各项目的类别进行了矫正,其中与国家级名录重复的项目以国家级名录分类为准,国家级名录中未涉及的项目按照其属性划入国家规定的10个类型中。第一批由于河南省分类和国家不一样,因此将不一样的类别删去。最终得到国家级非遗项目113项,省级非遗项目624项。其中,国家级第一批文化遗产名录26项,包括民间文学等七大类;第二批文化遗产名录56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等十大类;第三批文化遗产名录13项,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六大类;第四批文化遗产名录18项,包括传统音乐、传统美术等九大类。其他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借助Google earth对河南省非遗项目申请地进行精准定位,将样本点原始地理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录入Excel数据库,通过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地理联系率和区位熵等方法对河南省非遗的集聚程度、地理联系程度、核密度情况等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1.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其值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这里用来对河南省非遗项目申请地的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10]。其表达公式为:

其中,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n为河南省非遗项目申请地的数量,A为区域面积,D为点密度,R为最邻近点指数,r1为实际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1的平均值。当R=1时,表为随机型;当R>1时,为均匀型;当R<1时,为凝聚型。

2.核密度估计值

核密度估计值是通过对输入要素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聚集状况,重点反映一个核对周边的影响强度[11]。表达公式如下:

3.地理联系率

地理联系率是反映某项区域活动与该区域内经济、人口等要素在空间上的均衡、配合程度的指标[12]。表达公式如下:

其中,V为地理联系率,xi、yi分别为第i项区域活动和经济、人口要素所占比重;t为区域总数。本文将xi、yi用河南省第i个地级市非遗和经济、人口要素占全省的比重表示,Ve和Vp表示第i个地级市非遗的经济-地理联系率和人口-地理联系率。V介于1—100之间,V越大,表明非遗分布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在空间上均衡、配合程度越高。

4.区位熵

区位熵用来测度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程度,对河南省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13]。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为非遗类型;j为地区样本;Qij为j地区i非遗的区位熵;Gij为j地区非遗的得分值;Gi为全省i非遗的得分值;G为全省非遗的得分值。

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分析

(一)类型结构分析

河南省非遗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国发〔2018〕19号文件中涉及的相关规定进行划分,类型包括民间文学、传统美术等十大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河南省各地级市(示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及类型分布 单位:项

(续表) 单位:项

如表1所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均值约为35,超过均值的有7个地级市,最大值为71项,是郑州。其次是焦作市、洛阳市、濮阳市、南阳市、开封市、新乡市,分别有 64项、50项、45项、44项、42项、36项;低于平均值的有11个地级市(示范区),包括安阳市、信阳市、鹤壁市等,最小值为济源市,只有8项。总体而言,经济实力靠前的城市,非遗项目较多,如郑州、洛阳、南阳、焦作等城市历年GDP都位于全省前列;另外,这些城市多为历史文化名城,表明区域非遗拥有量不仅与该地区的经济实力有关,还与历史文化底蕴有关。从总体看(图1),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数量最多,占比为20.51%;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舞蹈、民间文学均占比在10%以上,分别为13.46%、12.02%、11.86%、10.90%;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民俗和传统医药占比在5%以上,分别为7.21%、7.21%、6.09%、6.09%;最后,曲艺类非遗项目最少,占比为4.65%。综上可以看出,河南省非遗以传统技艺为主,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舞蹈和民间文学次之,曲艺类非遗最少。

图1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特征

(二)整体分布特征

利用ArcGis10.2中的平均最近邻工具运算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结果如下:(1)实际最近邻距离为0.020748,理论最近邻距离为0.244681,最邻近指数R=0.084795<1,这表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为凝聚型分布类型。(2)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区域数量分布呈现以豫中北为主、东西两翼次之、中南部居后的特征。除了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之外,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以郑州市为核心,逐渐向外扩散,呈现距离递减性规律,表现为较远地区的文化受经济文化核心区的辐射和影响较小。中华文明在郑州奠基、泱泱“中国”从郑州源起,郑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不仅是殷商古都,是古代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拥有商都文化、黄河文化、嵩山文化、黄帝文化等,也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文明轴心区,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人口聚集,对外文化交流较多,非遗作为活态文化,通过人员往来贸易得以扩散,从而形成大型的辐射区,并与当地文化交流融合,奏响了文化与旅游交融的乐章。

从数量看:(1)郑州市、焦作市和洛阳市非遗数量在 50项以上,占比分别为 11.38%、10.26%、8.01%;(2)濮阳市、南阳市、开封市、新乡市、商丘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和安阳市非遗数量在30—40项之间,占比分别为7.21%、7.05%、6.73%、5.77%、5.45%、5.29%、5.29%、4.97%、4.97%;(3)许昌市、平顶山市和漯河市非遗数量在20—30项之间,占比分别为3.85%、3.69%、3.37%;鹤壁市、信阳市和济源市非遗数量较少,占比分别为2.88%、2.56%、1.28%。河南省非遗地理联系率为99.245,接近100,表明河南省非遗的分布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在空间上均衡、配合程度较高。

图2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图

从空间看:借助ArcGIS10.2得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图(图3),发现非遗呈带状、组团状分布,总体分布上偏集聚性。不同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涵括大部分类型,但各区域的类型结构和优势项目类型差异较大,其中豫南地区各类型分布相对均衡;18个城市中,郑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济源示范区最少,而洛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为多样;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舞蹈等类项目在市域范围内有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其旅游业发展显著正相关,互动作用明显。

图3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图

两个高核心密集区,主要是位于豫北地区的郑州和焦作,次级核心密集区是位于豫西地区的洛阳市、南阳市和豫东地区的濮阳市,带状区域主要贯穿了郑州市和豫西、豫东地区偏北,基本与黄河流域和主要铁路的分布相吻合。原因主要是:其一,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对外交流密切,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较好;同时是政治经济中心,经济发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促进了对非遗的挖掘和保护。其二,河流和交通干道的分布对非遗空间分布有直接影响,交通的发展为文化交流传播提供了可能,河南省包括四大水系,黄河流域从境内穿流而过,该地区成为非遗项目的高核心密集区,其他地区的非遗项目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交汇处。

(三)各类型非遗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通过计算出河南省18个地级市(示范区)的非遗项目区位熵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如表2所示)。

(续表)

研究结果表明:(1)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这五个类型的区位熵值在各个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是不显著的,即这些类型非遗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均衡,反映出河南省各市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异酝酿出独具地域性的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2)传统音乐、曲艺、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民俗和传统医药这个五个类型的区位熵值各个地级市(示范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空间态势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例如,传统音乐和民俗高度集中于郑州市,这主要和郑州市人口分布有关,郑州市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则以回族为主,除此以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等47个少数民族,多民族聚居的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音乐和民俗;曲艺高度集中于南阳市,南阳市属于盆地地形,地处汉水以北、伏牛山以南,与其他地区相比其曲艺种类受到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发展出山歌、田歌、劳动号子等各类民歌,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这一类型集中在焦作市,可能受到当地武术的影响,焦作市是太极拳、八极拳等中华武术的发源地;传统医药集中于新乡市,这主要与百泉药会有关,唐代,百泉庙会形成了以药材为主的全国性商品流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还修建了药王庙,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这些活动促进了新乡市医药文化的发展。

(四)河南省非遗的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历史“活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由民间创作的文化现象,它深深根植于其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环境。

1.自然地理因素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地处太行、伏牛、大别山三大山系,中部和东部为黄淮海平原,西部为南阳盆地,横跨黄河、海河、长江、淮河四大水系,河流纵横交织,水资源充足,加上气候原因,山地与平原间差异较为明显,造就了河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处于“九州”之中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统治者建都的首要考虑因素,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大古都,还有许昌、南阳等古都。河南作为历史上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对外交流频繁,经济发达,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如古琴艺术、黄河号子、洛阳水席等。南阳、信阳等地因邻近山脉,其文化与平原地域不同,拥有桐柏山歌、板头曲、大调曲子等民歌、毛尖采制技艺等传统技艺。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来源。靠近黄河以黄河为生,产生了黄河澄泥砚,质地良好的黏土矿物产生了钧瓷烧制技艺、唐三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水土和气候是植物生长的必然条件,焦作成为四大怀药的生产基地,产生了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的传统技艺。只有配上特有的水、小麦等材料才能酿造出杜康酒。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河南省河流水系进行分析,发现非遗与河流水系具有一致性,说明河流是影响非遗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易于耕作,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人类居住在河流附近,而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保护者,故非遗分布与河流水系区域一致。如黄河作为母亲河,哺育了历代河南人民,因此产生了黄河号子系列的传统音乐。河南作为历史上多个朝代的经济文化中心,水路贸易繁荣,对外交流密切,外来文化通过水路传到中原,促进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人文环境因素

河南省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时常发生,产生出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日常生活之中,是一种活态文化,其形成与特定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产生了仰韶文化、河洛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豫南文化等不同的地域文化景观,盘古传说、愚公移山传说、大禹神话传说、帝舜传说等都是这些文化景观的标识。

由地理联系率可知,非遗的分布与地区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河南省作为历朝中心地域,是经济文化中心,长期的对外交流使其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经济越繁荣,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就越多,与之相关的休闲文化活动就越多,如板头曲、唢呐、花挑舞、狮舞等民间娱乐文化活动很多,这也解释了河南省非遗集聚分布的原因。

人员迁移也是影响非遗产生的重要因素。河南省拥有众多古都,人员流动较大,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如朱仙镇木版年画与其他地区文化融合并创新,产生了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随着人口的迁移,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如花木兰传说、少林寺武术等,这些都是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后产生的。

3.政府因素

政策对非遗的发展和传承具有促进作用。历史上河南省作为古都,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得到政策的支持,也是经济最为繁华、文化交流最为密切的地区。例如,百泉庙会原为卫源庙会,在明洪武年间得到了官府的支持,规模倍加扩大,清朝时各地修建药王庙,百泉药会由最初的药材交易市场变成周围地区群众进行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这与政府的政策支持不可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财富,但是近年来,由于传承人较少、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的消失、全球化经济文化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传承链中断、文化认同感缺失、后继无人等问题,某些地区的政府出于经济利益,积极申请非遗项目,但之后盲目开发,导致非遗环境受到破坏,丧失其原真性。而有些非遗的保护并不能带来经济利益,往往被地方政府忽视。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政府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主导者,其角色的发挥对于非遗的传承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值、地理联系率、区位熵等方法,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1.河南省非遗在类型结构分布上以传统技艺为主,其次是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舞蹈和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位居第三,传统医药、民俗和曲艺类相对稀缺。各地级市基本上都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型,并以其中一到两种类型为主,其余各类型数量相差不大。因此,河南省非遗具备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河南省非遗在数量分布上,除郑州市、焦作市等个别地级市较突出外,其余各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相差不大。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传统音乐、曲艺、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民俗和传统医药类空间态势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同时,存在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止在一个地级市出现的情况,其分布具有跨越多个行政区且在空间上连接成片的现象,因此,对河南省的区域合作开发与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对非遗分布密集区进行再发掘与保护,更要加大对西部山地丘陵地区、区域外围城市非遗的发掘与保护,形成非遗“遍地开花”的局面。

3.河南省非遗旅游的开发取得了一定成就,如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工艺、许昌钧瓷烧制技艺、焦作怀药种植与炮制等在旅游的催动下,已经形成了新兴产业。但是,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江河号子、信阳民歌等,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促进其与旅游的互动融合,提高影响力。

4.河南省非遗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传承管理、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因此,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全省非遗的普查力度和保护力度,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深入挖掘,处理好开发、保护与传承之间的关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提高河南省非遗的多样性,保障其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河南省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繁多、种类丰富,地域分布相对均衡、地域特色鲜明。本研究主要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未涉及非遗类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的分析,对于非遗与旅游结合发展的研究存在不足,未来将从旅游的角度研究河南省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河南省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