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研究

2021-07-21宋丹蕾卢方元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水平评价

宋丹蕾 卢方元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新兴综合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文化产业具有特殊且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因此能够快速发展,并逐步成长为我国的基础性新兴产业。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活力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与现代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因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对全民阅读、数字文化、对外文化传播等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各种角度研究文化产业,已经有相当多的成果,对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问题也进行了探索。学者采用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结果也有所不同。Marge Sassi和Annukka Jyrama等(2019)基于“战略三脚架”框架定量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组织绩效,用多项逻辑回归评估不同变量预测文化产业组织绩效的能力,力图为文化产业实施战略管理提供新见解[1]。Maryam Pourzakarya和Somayeh Fadaei Nezhad Bahramjerdi(2019)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WOT分析法,从文化环境、本地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和创意旅游以及文化基础设施四个维度考虑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时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意识形态十分重要[2]。曾咏梅(2009)建立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优势、能力和市场三个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湖南文化产业中娱乐业竞争力最强,而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且营销网络建设有待加强[3]。刘强(2010)构建包含总量规模、人均水平、经济贡献、消费能力、投资主体和对外影响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4]。滕堂伟和翁玲玲等(2014)利用泰尔指数衡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并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显著,但趋于收敛,且区域文化特质差异是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条件之一[5]。张晗(2017)构建了包含7个方面共2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评价[6]。程浩和黄晶莹(2019)构建的评价体系包含发展基础、生产要素、文化创新能力、政府行为、产出效益和关联产业6大维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发现四川省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其政府支持、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7]。袁渊、于凡(2020)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产业效率、文化创新、协调发展、发展环境和对外开放五个维度,运用熵权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2017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较低,区域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空间格局[8]。郭华和曹如中等(2020)构建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耦合度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各省市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同度不同年份各不相同,总体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9]。

现有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个省市或区域,或多与某个产业、政策、技术相结合,而针对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则较少。指标体系方面,体系的建立受制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而我国文化产业统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我们能够方便地运用更加合适、准确的数据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方法上,学者多采用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或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来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这些方法比较而言各有优缺,但多为对截面数据的评价分析,没有从时间维度进行研究,无法衡量我国文化产业的动态发展情况。因此本文利用最新数据,建立包含6个维度,1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郭亚军(2007)所提出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基于时序几何平均算子的评价法[10],对我国31个省(区、市)2015—2019年的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数据来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的有关界定标准和权威产业分类标准,依据综合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可定量化等基本原则,结合其他学者建立的指标体系,根据研究需要,本文构建了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现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产业总量规模、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发展、文化创新环境和政府投入的6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19个二级指标(见表1)。

表1 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现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现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现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可以由当地经济情况、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对情况、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来度量。因此,本文选取人均GDP、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这四个指标来反映现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2.产业总量规模。产业总量规模是反映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总体指标。本文采用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以及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机构数四个指标衡量产业总体规模。

3.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一个地区拥有的文化资源决定着其可供开发的程度,文化基础设施的健全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本文选取了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博物馆数量、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数以及图书期刊报纸出版总印数5个指标来反映产业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4.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有着联动发展的关系。因此,本文使用接待国内外游客数、国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相关产业发展的指标。

5.文化创新环境。创新能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文化产业也如此。因此,本文选取了文化及相关产业专利授权、R&D经费、教育经费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地区的文化创新环境。

6.政府投入。政府投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保障,因此本文选取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来反映政府的投入情况。

(二)数据来源

文化产业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如今,我国文化产业迎来由大转强的关键时间节点。基于此,本文选取2015—2019年的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

三、全国各省(区、市)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分析

(一)评价方法的选取

本文选取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基于时序几何平均算子(TOWGA)的评价法作为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10]。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是一种能够体现出动态立体时序表特征的综合评价方法,既能在某一个时间截面上体现出评价对象间的差异,又能在时间的纵向维度上展现评价对象的分布情况,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计算方便,原理简单,具有明确的直观意义和几何意义,客观性较强。基于时序几何平均算子(TOWGA)的评价法则可以将多个时间点的评价值合并为一个综合评价值。

本文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得到31个省(区、市)在2015—2019年各年的综合评价值,通过基于时序几何平均算子的评价法得出各省在2015—2019年的综合评价值。

(二)各省(区、市)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1.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上述过程计算得到各年的指标权重(见表2)。其中,产业总量规模A2权重最大,在评价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中所起的作用较大。现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A1、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A3以及文化创新环境A5权重相当,而政府投入A6权重最小,除了因为“政府投入”下只选择了一个二级指标的原因外,也说明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投入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投入力度。

表2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指标权重

(续表)

确定时间权重向量 ω*。ω*=(ω1,ω2,…ω5)T可由以下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出:

其中,λ表示“时间度”,其大小反映了对不同时期的重视程度,其赋值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时间度”的标度参考表

本文取(即较重视近期数据),计算得到时间权重(见表 4)。

表4 2015—2019年时间权重

2.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表5 2015—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值、排名和最大序差

表6 按最大序差变化范围将所属地区的省(区、市)表分类

(三)评价结果分析

1.整体分析

在2015—2019年,除了天津和山西属于跳跃式发展,其余半数地区属于稳步发展,半数地区属于亚稳步发展。

2015—2019年,广东的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最高,综合得分达到45.01,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北京紧随其后,得分始终名列前茅,其人均GDP、文化产业增加值、R&D经费等大部分指标值均位于全国前列(排名基本均位于全国前8),经济发展水平高、创新环境良好、相关人才资源丰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而在政府投入上,这些省(市)则有所欠缺,江苏、广东此项排名只能位于中上游(江苏省排名在14名左右浮动,广东省在12名左右浮动);同时,北京的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此项指标排名在五年中均位于全国下游(排名在第23、24位),原因之一在于北京区域较小导致文化产业体量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其产业发展的短板。

西藏、青海、宁夏的综合得分最低,是历年排名最靠后的三个省(区)。具体而言,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总量规模、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发展和创新环境都排名末尾,只有在政府投入上位于全国中上甚至前列(政府投入排名上,西藏在11—18名之间浮动,青海在3—14名之间浮动,宁夏在5—18名之间浮动)。由于区域的限制、经济的落后以及教育、科技等投入的不足,产业的发展动力受到了制约,因此得分较低。

云南、重庆等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属于稳步上升型,由2015年的19和21名到2019年的16名和18名。这两个地区善于利用地区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以文化带动经济,同时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扩大地区知名度,刺激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波动最大,属于跳跃式发展,整体上存在下降的趋势。具体来说,天津在产业总量规模、相关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上,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文化产业投资的不足、R&D经费和教育经费的减少严重限制了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其文化产业的发展。

2.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等方面均有所差异,因此使得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结构不同,进而造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分析十分重要。

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大部分都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少数属于亚稳步发展,只有天津属于跳跃式发展。总体看,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一致,创新环境较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层次。但个别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如天津、辽宁和海南。天津和辽宁的文化资源不够丰富,基础设施有待加强,文化及相关产业总体实力较弱,创新环境有待优化,使得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实力间有所失衡,综合得分较低,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海南省则经济实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多项指标均处于二十名开外,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排名靠后。

中部地区大部分处于亚稳步发展状态,属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中等水平层次。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在文化创新上具有一定优势且成长较快,具有后发优势。且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中部地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化区域规划,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最近通过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说明了政府对于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视。而投资的增加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也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西部地区均处于稳步或亚稳步发展状态。总体看,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低水平层次,但是政府扶持力度较大,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其中,只有四川省和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均值,其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文化事业费投入较多,且重视教育,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整体看,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过低的原因除了区域本身地理位置的劣势以外,还有文化产业人才的缺失导致创新发展不足以及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等原因。但这些原因也说明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发展明显增快,且近期提出的开展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发展战略,也会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现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产业总量规模、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发展、文化创新环境和政府投入六个方面构建了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5—2019年的时序立体数据,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基于时序几何平均算子的评价法,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模型对评价地区文化产业动态发展水平的作用显著,既可以在整体上对其进行评价,又可以反映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其高质量发展,针对不同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对于东部地区,其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较高,但距离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应当在保持其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经济、技术和人才优势,以经济增长带动文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水平的提高。同时,东部的一些省市在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上存在短板,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助,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补齐短板。

对于中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存在着天然的文化资源优势,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发挥地域优势,充分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同时也可以邀请合适的明星作为地区的文化旅游形象大使,加大地区文化知名度。政府也应当针对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加快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新的融合,推动内容、形式以及传播途径上的创新,带动区域经济文化发展。

对于西部地区,总体来看,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上都比较匮乏,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对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政府应当将文化产业作为地方支柱性产业,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政府扶持的资源主导型文化产业。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应当合理规划利用当地特色文化,对外招商引资,扩大文化产业规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带动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

整体看,要加强区域协作。我国存在文化资本与资源不协调的问题,中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在资本、技术、人才上较为匮乏;而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却缺少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因此可以发挥区域优势,优化配置,将文化资本从东部引入到中西部地区,使东部过剩的文化资金投入到中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水平评价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张水平作品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