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中生文化自信教育的问题透视和实现路径

2021-07-20朱晴怡朱鹏飞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生

朱晴怡 朱鹏飞

摘要:加强高中生文化自信教育对于发挥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中生文化自信教育还存在局限于人文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停留于文化体验认知等问题。研究通过全面融入国家课程、依托地方文化开展校本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界课堂等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中生;文化自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A-0075-06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及其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和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创新”[1]。从内容来看,它是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加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教育对于发挥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增长起来的,而是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科学有效地渗透文化自信教育[2],进而帮助他们增强文化理解,坚定文化自信,进行文化践行。

文化自信教育是文化育人的活动,是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其本质是旨在提升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具有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的文化精神教育,是增值学生民族文化价值强度的价值观教育[3]1。当前基础教育界对文化自信教育的内涵,学校落实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学科课程从哪些方面开展文化自信教学等,尚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从高中的视角,对文化自信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探讨。

一、高中阶段文化自信教育的问题透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自信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高中课程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2021年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上文件的发布从教育战略的角度对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做了顶层设计。然而因教师对文化自信教育的认知存在差异、教师实施文化自信教育的能力有待提高等,导致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文化自信教育大多在人文类学科课程进行,较少在理科类课程中展开

学生文化自信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这一使命需要各学科共同完成。然而通过对中国知网等数字资源数据库进行文献查阅,发现2016—2020年,共有52篇关于高中阶段文化自信教育主题的期刊论文,其中仅有5篇期刊论文讨论理科类课程如何开展文化自信教学,其他均为人文类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教师对不同学科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认识,结果发现教师普遍认为文化自信教育内容主要应在语文、思想政治、历史、艺术等学科开展,理科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科学成果,与文化自信内涵关联度不大。

在现有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中,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内容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密切相关,是文化自信教育的核心课程。我国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是在移植并融合西方理科体系后才得以诞生和發展,但这些课程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功能也不可小觑。其一,我国古人在认识和合成物质、制造技术、数学研究、地理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关科学典籍、技术发明、材料加工、食品加工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载体形式呈现。其二,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技、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发展,以屠呦呦、施一公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研发了一批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在理科教学中,介绍我国在科技、环境、资源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科研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努力,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志向和探索未知科技的热情,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和使命感。其三,理科课程中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等课程目标的落实,与文化自信教育的内涵在许多方面是统一的,例如教学中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既可以起到文化自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二)文化自信教育主要以“说教—接受”的方式进行,缺少开展融合性教学和实践探究学习

当前文化自信教育教学的方式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关于中华优秀文化内容的呈现,多数情况下是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并进行讲授,或者让学生重复大声朗读来强化记忆,缺乏对其切身体验及情感共鸣的深入引导[4]。一些实践类的校本课程也大多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规定好的文化作品。这类教学看似让学生开展实践探究学习,本质上还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学习,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文化内涵的深层碰撞。而单向的传输导致学生文化自信的意识较难被唤醒,文化想象的空间被限制,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

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单一还导致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授,将中华优秀文化视为一种静态化的知识,忽视了蕴含其中的核心思想理念、道德伦理、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变单一为多样,变单向传输为多向融合,在丰富鲜明的情境中开展教学,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融入学习之中。同时,要把文化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时事热点建立链接,因为只有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生关联,才能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刻性,促使其进一步体会文化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等。

(三)文化自信教育仅停留于文化体验和认知层面,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反思、认同和践行

文化自信教育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郭元祥指出文化自信教育的基本过程是文化理解与认同、文化尊重与坚守、文化反思与自觉[3]3-5,刘妍认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应该包括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三个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维度,其中文化理解是文化认同和践行的基础,文化践行是“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最高目标[5]。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也对不同学段传统文化培养重点提出了具体要求:小学阶段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践行能力为重点。因此文化自信的内涵应该包括由低到高的呈递进性水平的多个要素,其中体验、感知、认知属于低层次,反思、认同属于较高层次,践行、自觉属于最高层次。此外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应该体现进阶性,高中阶段的文化自信教育的目标应处于反思、认同、践行等高层次水平。

基于上述分析,回顾当前高中阶段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经典诵读、学生游学参观,还是古代服饰体验,形式大于内容,大多是一种浮于表面、走马观花式的教育。这些教育形式固然能够让学习者对中华优秀文化有着直观的感受和体验,理解一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知识,但大多停留于文化体验和认知层面,没有起到增强学生从理性层面认识中华优秀文化和践行中华优秀文化能力的功能。诵读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汉服体验的新鲜感转瞬即逝,如果没有思想性的触动,学生很快会对这些貌似高大上的行为嗤之以鼻[6]。因此高中阶段的文化自信教育应致力于从“文化体验和认知”层面提升到“文化反思、认同和践行”维度,在高层次水平和目标上下功夫。

二、高中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实现路径

如何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更深入地开展文化自信教育。近年来我校以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文化自信·江南文脉”为研究平台,探索增强高中生文化自信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实施路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家课程中全面融入文化自信教育

文化自信教育不应作为学校课程整体建设之外的因素出现,而应与学科课程充分融合。要能够使文化自信教育在普通高中扎实有效展开,首先需要探索国家课程开展相关教育的路径和策略,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具体来说,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

其一,引导学科教师研究各门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文化自信内涵的关联。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统摄性概念,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教师从更高更广的视野思考国家课程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可能性和价值意蕴。我们发现语文学科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英语学科的“文化意识”素养,政治学科的“政治认同”素养,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素养,美术课程的“文化理解”素养,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素养等都与文化自信内涵密切相关。

其二,依托具体的内容载体,开展相关教育。我们引导教师将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内容结合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教学素材,制定素材分类标准并对素材进行归納整理。例如,基于理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对相关学科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出“我国古代人民取得的科技成就、我国科学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国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科技挑战”等四个方面内容;对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素养,梳理出“遗迹文物、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要素。然后,我们根据这些分类要素对新课标和新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归纳整理,形成相应的文化自信教育素材库;组织教师在每类内容要素中选择1~2个经典案例开展教学,进行校本教研,探索教学策略和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的拓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根据课堂实际,积极开展情境教学、问题驱动教学以及微项目教学。

其三,分析研究彰显文化自信的高考试题,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不可否认,高中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备战高考,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不能回避高考。近年来文化自信的要素在高考命题中也有大量渗透。比如2020年的高考题,通过选取学生有切身感受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等富于时代气息的素材,呈现我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7]3。文学文艺作品、古代诗歌诗词、文物遗迹内容等被纳入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的问题情境。高考题还通过精选试题素材,发挥不同学科的育人优势,注重彰显战疫中的坚韧奉献、团结协作、和衷共济、勇于担当等精神,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7]3。此外物理、化学学科高考试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情境,在考查学生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科技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我们组织教师研究不同学科高考试题的特征、考查要点,反思自身日常开展的文化自信教学,力争做到教学评一体化。需要说明的是,研究高考题并不意味着将评价局限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我们也在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我们还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学生活动。如组织学生研究中华优秀文化的相关问题,撰写调查报告;以“如何理性看待中华文化”等为议题,开展辩论会;邀请高校专家学者,讲述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等。

(二)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和实践课程

利用地区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关的课程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社会实践,进行项目式学习,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江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区域概念,也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文化概念,江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无锡位于“江南”的核心区域,自古物产丰富、人文发达,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是江南文脉发展的缩影。而无锡市第一中学地处锡惠山麓古运河畔,学校所在的锡惠一带是探究无锡文化脉络发展的重要领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了探寻文化自信的丰富课程资源,既有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黄福墩、惠山古镇祠堂,又有体现红色革命文化的崇安寺无锡第一支部、张闻天故居,还有中国近代工商业博物馆、太湖神威之光等体现民族工商业文化和代表中国科技先进水平的实践基地。此外,无锡一中的校史也是生动的课程资源。

我们将地方文化资源活态化开发、主题式设计,促进学生体验式学习,先后开设了“吴文化初探”“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研究”等多门校本选修课程。“文化自信·江南文脉”就是这其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对江南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历史渊源的认知和反思,体认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自觉遵循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其课程内容涵盖了江南的家族文化、祠堂文化、饮食文化、运河文化、园林文化、工商文化、科技文化,以及无锡一中的校史文化。上课形式采取室内教学和现场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校园、走近家乡;学习方式上注重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每节课布置给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参与者通过沟通合作实现问题解决。在课程评价方面,我们开展表现性评价,设计了一系列可以外显学生能力发展的行为表现,如对江南优秀文化具有充分的感受与认知;选择江南文化某个特定现象或我国某个特定文化现象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其发展脉络及背后突显的人文精神;在中外文化比较中,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华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自觉遵循并积极宣传良好的江南文化等。

除了校本课程外,我们还积极开设系列实践课程和研学活动。学校先后与东林书院、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钱钟书故居、王选纪念馆、无锡市第一支部党建基地、无锡市惠山古镇景区管理处、无锡市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市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等共同成立实践基地。先后举行了“行走江南:重新发现家乡”“我和我的家乡——无锡博物研学”等实践活动。

(三)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融合课堂教学

中华优秀文化知识及其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往往需要不同的学科共同进行教学,因此只有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加强学科内部及跨学科文化要素整合,才能真正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近年来,我们探索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融合教学,如语文、思想政治和历史老师合作,聚焦“从校史谈文化自信”主题,以校友姚桐斌爱国为主线,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史实与中国诗词中呈现的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相结合,最后指向政治学科的“四个自信”。再如多门学科教师围绕“高考文化类作文素材如何积累”这一主题,以高考试卷中的文化自信为着眼点,融合政治、历史、语文学科知识谈高考文化类作文的素材积累。此外数学、物理、化学、技术等学科教师开发了面向文化传承、具有本土特色的STEAM课程,简称“C—STEAM”课程(C为Culture的简称)。

指向文化自信的跨学科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素养要求较高,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融合教研提升教师教学实施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学教学实际,按照“同一主题不同學科教师独立教学、同一主题不同学科教师融合教学、同一主题同一教师实施融合教学”的进阶路径引导教师逐渐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例如,2020年初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把抗疫作为教育素材,首先开展了同一主题不同学科独立教学,思政课中教师以新冠疫情发生的种种事件为载体,运用唯物论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遵循规律、敬畏自然,疫情防控措施体现了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彰显了制度自信;语文和英语学科选取主流媒体发表的相关文章作为阅读材料,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思考,线下让学生选择角度撰写评论,提升其思辨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化学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及制备方法;生物教师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病毒的结构特点;地理教师领学生研究人口流动对疫情的影响。

紧接着,我们探索了同一主题不同学科教师融合教学,生物和化学老师合作开展“新冠病毒的认识”融合教学,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防治、疫苗药物的研发等展开探析。我们还研究了同一主题同一教师实施融合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因为有前期的基础,不少教师主动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实施融合教学,如语文教师在讲述钟南山等抗疫科学家故事的时候也讲解相应的科学知识。

总之,我们通过全面融入国家课程、依托地方文化开展校本课程、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界教学等,创新了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路径和实施方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产生了良好反响。实践表明,学生的文化反思、自觉、践行能力显著增强,文化自信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沙蕙.文化自信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J].红旗文稿,2017(23):3.

[2]郭元祥.在厚植文化自信上下功夫[J].湖北教育,2019(2):72.

[3]郭元祥.在中小学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5):1.

[4]王明娣,翟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困境及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6):27.

[5]刘妍,马晓英,刘坚,等.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 模型之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35.

[6]李群,李凯,牛瑞雪.“人文化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反思与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9(6):50.

[7]教育部考试中心.打赢疫情防控和高考命题攻坚战,筑强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高考改革纵深发展—2020年全国高考命题评析[N].中国教育报,2020-07-10(5).

[8]景暇东.江南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3-19.

责任编辑:李韦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