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湿地让学习在自然中发生
2021-07-20唐燕钱爱萍
唐燕 钱爱萍
摘要:张家港市世茂小学是一所自然中的学校,紧邻国家级湿地公园。学校开设的湿地研学课程是以湿地公园为资源开发的载体,以研学课程的建设为主要行动,以创设特色环境、完善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改进评价措施為实践路径实施开展的行动研究。通过让儿童与自然建立联系,拓宽知识场域,变革学习方式,引领深度思维,从而获得自然、真实、有力的生长。
关键词:研学课程;湿地资源;核心素养;学习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A-0055-05
学校,是传承历史文化的地方,无论未来学校的名称、样态、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职责和使命都不会更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能为学生提供无限探索的空间。张家港市世茂小学自2019年9月建校以来,一直秉持为儿童建造“一所打开的童学园”的办学理念,让儿童在学习中获得自然、真实、有力的生长。2019年12月,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依托湿地公园的研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及苏州市中小学课程基地和文化建设项目学校。建校一年多来,学校抓住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契机,面向学生未来发展需求,通过体验式环境教育,整合学科内容、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学习需求,重建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结,让自然特质融入学校课堂样态,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广博学识、主动学习实践能力的现代公民。
一、思深意远:湿地研学课程的缘起
(一)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新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是儿童的“不言之师”。因此,让儿童回归自然,做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是学校的使命与职责。
(二)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新目标
“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一。当前,人们对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在基本解决了“有学上”之后,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是让所有的学生都“上好学”,能够享受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世茂小学就是在这时间节点上应运而生的,虽然学校占地面积不很大,但规划设计很好,学校充分利用了每一寸空间,校园每个角落都精雕细琢,处处体现了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有机融合。
(三)学校内涵提升的新形势
学校内涵发展的最终动力来自学校内部生成的优质文化,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湿地,具有丰富多样的物种。湿地研学课程,意味着课程向自然界开放,既是一种课程的存在状态,也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能很好地表达学校的核心教育价值观,体现人的未来发展、人与自然的相融、人与社会的和谐等。
(四)学生自由成长的新趋势
学生应该拥有健康自由的成长空间。无论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生态观,卢梭“让儿童自然发展”的教育观,还是杜威“生长论自然教育”观念,都强调以世界为书本,以自然为课堂。把湿地文化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支撑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还可以创新学习模式。学生们通过浸润学习,在体验中发现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在调查中掌握方法;通过野外考察,在活动中培养科学精神,契合了新课程中关注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理念。
二、识微见远:湿地研学课程理念的核心解读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原有的概念,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本项目提出的研学课程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设的课程。
我们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特点,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设计实施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以孔子的“向自然学习”、卢梭的“让儿童自然发展”、杜威的“生长论自然教育”等理论或观念为依据,确定了如下理念:第一,课程的性质从“重建”走向“深化”。湿地研学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拓展、深化,遵循学校课程自然的发展与走向,顺应学生发展方向,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第二,课程的核心从“统一”走向“选择”。学校能立足实际,根据学生情况、发展目标开发和开设湿地校本研学课程,研发与实施富有教育价值的、富有学校特色的湿地课程近20多门,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参加。第三,课程的资源从“叠加”走向“整合”。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进行资源融合,打通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实施学科+,教学+,活动+的课程整合,让学生浸润在湿地课程中。第四,课程的实施从“加速”走向“渐进”。世茂小学是一所新办学校,我们觉得文化的提升、学生的培养、课程的推进应该是向下扎根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根基稳健,课程才能根深叶茂。第五,课程的评价从“分数”走向“多元”。我们开展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一张小小的植物成长记录卡,一份稚嫩的湿地报告,一个不是很成功的实验活动,都可以见证儿童的成长。
三、取则行远:湿地研学课程的实施路径
在“开启快乐美好人生”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依托课题和项目研究,从创设特色环境、完善课程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改进评价措施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创设“居气养体”的特色环境
“居移气,养移体”,学校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学校文化直接影响着师生的精神气质和身心健康。“绿野寻踪”湿地研学课程倡导自然化的环境,包含富有自然湿地要素的物质环境和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两个层面。
1.打造绿色、生态的物质环境。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受此启发,学校结合实际条件,打造与“绿野寻踪”湿地研学课程相适宜的自在天然、绿色生态的物质环境,旨在支持学生在充满自然湿地要素的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在校园里,种有四季常青的香樟树,也有一到冬天就光秃秃的各类果树,这些不同的花草树木可以让学生从环境中感悟四季交替之美。同时,学校依托优质的地理优势,学习借鉴物态文化建设成功经验,规划建设湿地学习三大平台。校外,有观景望远镜、空气测量仪、物联网等湿地设备平台,为学生的自然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校内,有自然科学研究室、自然物语创意工坊、湿地阅览研究室等湿地文化平台,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基础保障。另外,还设置了红领巾湿地保护志愿服务站、湿地四季馆、湿地陈列室等湿地展示平台,展示湿地研究成果。
2.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特色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场馆的建造、墙壁的布置或者装饰,还包括了精神环境的营造。学校创设人人参与的氛围、尊重人人参与的权利、激发人人参与的热情、培养人人参与的能力、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让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到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之中,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我们开展“湿地课程LOGO设计大赛”,让学生参与学校的湿地研学课程建设。我们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和整合,设计出学生真正想要、实用的湿地研学单。机灵活泼的吉祥物“小柿子”、优雅高洁的图腾“小白鹭”都出自学生之手,承载着对学校“绿野寻踪”湿地研学课程的特殊解读。
展现课程特色、营造浓郁湿地课程文化氛围的特色环境,使得学生对湿地的学习从室内延伸到室外,从科学探索到艺术创作,从实物学习到网上学习,从学习到实践,从单一走向多元,真正实现了“立体式学习”。
(二)完善“实践涵养”的课程内容
传统的教育形式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湿地研学课程的浸润需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会。这就要求该课程既要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又要在校本课程中落地生根,基于课堂又不囿于课堂,拓展多样化的教育渠道。只有使孩子们获得感性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才能使湿地文化和自然因素真正地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和弘扬。学校从学生成长出发,认真分析学生现状、湿地资源和学科课程标准,构建了湿地研学课程框架,通过“校本化实施、项目式学习、社团类活动”三大实施途径,实现育人目标。
1.学科基础课程。我们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在学科教学中融合湿地文化元素。如语文学科依托教材中的“日积月累”“习作”等栏目,结合湿地资源,挖掘相关的名家名篇,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并让其感受与自然相关的文字背后的人文素养;数学学科把教材中的“认识图形”“整理和统计”等内容迁移到自然中,在湿地实景中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充分利用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设计开发有主题、多层次的研学活动,如“发现湿地”“认识湿地”“探索湿地”等,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
2.自主发展课程。我们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提高文化素养为主题,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特点、不同特长开展社团活动。“湿地观察家”(基礎社团)通过开设土壤、空气、动物、植物、微生物、水质等的研究,使学生对生态系统有了基础性了解;“湿地规划师”(提升社团)通过对比性实验,打造浓厚科研氛围,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如湿地园艺师、湿地科学家、创客活动等;“湿地研究院”(精品社团)通过邀请与生态研究相匹配的机构或专业人员,打造高精尖社团,使得活动品牌化。“湿地笔记”“湿地剪影”“开心农场”“自然创意手工”等社团通过“学科+”的形式,由2~3位老师合作开展,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有关联的知识串联,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注重学生学习中的体验,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共生。
3.德育实践课程。我们结合自然的变化,开展适合不同年龄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德育特色活动。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湿地研学活动、朴树志愿者湿地服务活动、自然生长节、湿地文化艺术节等,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努力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学校开辟“开心农场”种植园,蕴含教育契机,让学生在与环境的对话中学习,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校依托暨阳湖生态园区中的生态湿地、水体循环、生态教育展示中心等校外实践基地,利用多种形式将湿地文化引进校园,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体验,感受湿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
(三)创新“自然生长”的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立足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学生本位出发,让学生在自然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1.锤炼基于学生本位的“自然生长”课堂基本范式。学校以“自然生长”为核心教学理念,深入研究课堂,构建了“自然生长”课堂教学样态。“自然生长”课堂是面向真实情景的体验式学习场域,强调自然状态下的学习过程,是联结课内外学习资源的一种学习课堂,已基本形成了“五学五长”课堂学习范式,包括:独学自理,自觉生长;预学分享,自由生长;合学集智,自主生长;共学展评,自在生长;研学拓展,自然生长。“自然生长”课堂的研究由语数外学科先行,其他学科跟进,先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讨后再改进,边实践边修订,梳理各学科范式。学校两周一次的大教研活动,螺旋递进制定研讨主题,指定专人汇报,让理念落地生根。目前,已形成一批自然生长课堂样态的典型案例。
2.依托湿地资源开展“课内外融合”综合化学习。学习不止于课堂,研究不止于课本。我们把面向真实情景的体验式学习场域定在了一墙之隔的湿地公园,把传统课堂搬进了大自然。我们以培养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为目标,提倡真实情景下的任务驱动和体验学习。春夏秋冬四季,我们走进湿地,开展立足于学科的综合化研学活动。如2020年秋季,我们选取典型年级,开展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研究示范课例。研学前,基于国家课程,深挖、整合、拓展,召开多次研制会,全学科碰撞。我们设计了“单学科在线”“主题共研习”“多学科融合”三种课堂样态。我们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充分的研究和探讨中自主设计研学单。研学中,我们把课堂延伸至课外,让知识从书本延伸到自然。数学学科把教材上测量“校园绿地面积”迁移到测量“湿地面积”,通过场景的转换,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数学相关知识、能力要素组成一个有联系、有逻辑、有层次的系统;英语学科以湿地动植物为主题,精选低、中、高年段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将外语知识、内容和活动相整合,混龄开展研学活动;美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三门学科,打破学科界限,找到教材中的契合点,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研学后,开展师生的研学展评活动,不断激发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思路。
(四)构建“科学立体”的评价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基于此,我们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SMART评价体系”。
“SMART”来自英文单词,原意为漂亮的、时髦的,同时有聪明、敏捷的含义,其发音为“世茂”的谐音,也是管理学评价中的“黄金准则”。“SMART评价”寓意我校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综合素养评价时,评价的目标是明确的,评价效果是要有意义的,评价内容和形式必须是适切的,评价的载体具有综合性,评价的过程是持续性的,可跟踪的。“SMART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契合学生发展的节律。
根据各个年段教学目标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育评价标准,在评价内容上凸显“基础+融合”两个维度,在评价过程中聚焦“游戏过程中的学习体验”“生活数学里的学力习得”“真实场域下的任务驱动”,分低、中、高三个年段,以情境或情境活动为载体,分别设置了“自然游园会”“Boss训练营”“导演请就位”“党史宣传练习生”四项评价活动。我们把学科知识、学科素养融入活动中,冠以学习目标,基于主题情境、围绕具体任务、融入多种形式、观测即时表现,从关注一张考卷转向关注日常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活动的参与;从掌握知识转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素养的形成。如低年级的“‘长成一棵大树自然游园会”开设了多个富有“自然气息”的学习场域:语文学科“拼音百花园”中,学生积极调动拼音知识,完成闯关任务;数学学科开展“湿地小导航”,学生们帮助在湿地王国里迷路的小动物们找到了家;音乐学科设计了歌曲演唱,学生们化为一只只动听的“湿地小百灵”,唱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体育学科的“欢乐蹦蹦跳”环节,学生们犹如一只只快乐的小青蛙,向着远方跳跃;科学学科的“树叶观察家”,学生们认真观察、仔细辨别,看看湿地中的树叶和花朵有何不同……我们还设计了“茂树、小树、小苗”三级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数量、完成任务的质量、完成任务的级别,进行科学有效的能力和素养测试。
教育不是外在的给予,而是内在的激发;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思想的共生。“SMART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又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关注共同基础,又关注兴趣特长;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益。
世茂小学的湿地研学课程是基于新时代教育教学变革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而开展的探索和研究,既能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又能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为学校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之路奠定了实践基础。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学校在内涵建设、环境改善、资源开发、平台搭建等方面已经初显风采。學校湿地文化特色成果在多类刊物宣传推广;学校获评江苏省智慧校园、苏州市小学课程基地和文化建设项目学校、苏州市艺术特色先进学校、张家港市课程建设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从心理上、角色定位上发生很大变化,积极性、主动性高涨;学生兴趣和特长得到发展,促进了学业表现和身心健康成长。世茂学子深得自然之性和自在之美,学校正逐渐展现自然生长的美好样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06-23)[2021-01-12].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t20190708_389416.html.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