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07-20冯学珍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民办高校

冯学珍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随着民办教育的崛起,民办高校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分析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总结出创新服务育人方式和理念、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学校加大对教育设施和人员配备的投资等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0.06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办教育,强调“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是一项事关当前、有利长远的重要任务”。2017年1月,《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1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办好民办教育的关键,我们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人本理念问题,相应地总结出创新服务育人方式、管理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学校加大对教育设施和人员配备的投资等对策,以求能对我国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完善提供参考。

1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方式单一

民办高校一般实行学校分层管理的模式,以广州市增城区某民办高校为例,学校设有一个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直接与学生处处长、副处长沟通总管学生事务,各二级学院设有学工主任负责本院系学生的管理以及向上汇报,各院系设有年级组长负责管理本年级的辅导员及学生事务,各辅导员负责管理好自己所带的学生。学校设有学生处、教务处、后勤保卫办、就业指导中心等管理学生事务的部门,各部门设有相关科室,负责专门事务,但各科室人员稀少,没有组成更多专业工作团队,具体的事务基本是转交给辅导员去做。辅导员不仅要服务好学生,随时随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配合学校各部门转发各种文件、通知,并做好解释和落实工作。民办高校管理模式不完善,各部门职能没有得到强化,没有成立学生事务发展中心等重要中心;管理方式单一,以自上而下地“管”为主,缺乏引导和服务。

1.2 管理人员职责不明晰、沟通不顺畅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一线辅导员身上,有些职能部门觉得只要是跟学生相关的事务都应理所当然地推给辅导员去做,包括安排新生的宿舍(都要带新生的辅导员来安排并且在迎新当天当场调换部分学生宿舍),2020年疫情期间给每位进校学生测体温、扫码,把关每个学生是否能出校园、是否能开车进校园搬行李,给每个需要出入的学生开出入证明、给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审核3次就业协议,每学期催缴学费等。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不只有辅导员要管理学生事务,各职能部门应做好跟学生相关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日常事务推给辅导员,以至于辅导员承担过重、角色太多、压力太大,产生职业厌倦、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学生缺乏多渠道沟通的机制,什么事都要先跟辅导员沟通,然后让辅导员跟各部门沟通解决问题,本可以跟相关职能部门直接沟通高效率地解决简单的日程事务。各职能部门应明确职责,构建顺畅的沟通渠道。

1.3 人本理念落实不到位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要围绕着学生来开展工作,不能脱离学生群体,一意孤行地实施管理方案。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敏感、成熟、自我意识强等特点。他们政治上要求进步,关心国家大事及时事动态,但多数浮于表面。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在课堂上敢想敢说,但有时会有些偏激。民办高校学生大多家庭经济基础良好,在家依靠父母,自我服务意识比较弱,因此在学校更需要身边人的帮助。学生在学校除了完成学业、遵守校纪校规、参加活动外,很少参与到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没有体验过自由式管理,也就很难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在校最主要的是学会管理好自己,通过自助服务、自己解决问题等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应给与学生这样一个平台,并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机制,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的发展。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案

2.1 创新服务育人方式

首先,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转变仅仅服务学校的观念,要将工作落实到学生,面向学生做出实效成绩。服务育人不只是“保姆式”工作,也不是服务员一样的有求必应。民办高校服务育人也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而应该是所有职能部门工作者的共同职责。学生合理的需求,职能部门工作者应尽自己所能地满足他们。学生不合理的要求,职能部门应该先内部讨论解决方案,而不是将学生拒之门外,或者直接把他推给辅导员。学生思想问题或其他本部门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只有辅导员能解决的,可以找辅导员协助解决。各部门也应该加强沟通,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培育和践行“服务育人”理念,以生为本,而不只是喊口号。

其次,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不仅仅是一线辅导员,还包括其他跟学生事务有关的工作者。辅导员也不只是帮助学生处理日常事务,而应该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亦师亦友,多一些思想和情感上的服务,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让他自己学会去沟通和解决,让他们清楚什么部门负责什么事务,学会针对性地跟各部门实现有效沟通,而不是把辅导员当作自己的“挡箭牌”,什么事情都找辅导员帮忙解决,将来走入社会也还是不会自己思考如何沟通、解决问题,永远是活在象牙塔里长不大的人。

最后,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要创新服务育人方式,既要服务于学生,也要培育他们服务的意识。我们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多一点引导,告诉他们一些规则,什么事情应该找哪个相应的部门沟通解决,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描述,怎样高效地解决问题,什么时间段适合处理相关事件等,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相关的规律,而不是什么都丢给辅导员包办,直接剥夺了学生锻炼为人处世的能力。走入社会后,要么不适应工作岗位,要么频繁跳槽,要么不习惯工作节奏和氛围,要么问题不断,都是大学期间没有提早学会认清现实,没有搭好走入社会的桥梁、实现良好的心理过渡,没有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给学生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养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全面的發展。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民办高校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