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方略

2021-07-20徐玲张默琳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徐玲 张默琳

[摘 要]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理论创新将现代化理论推向新高度,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意义重大,关乎大学生认知力、行动力、参与力、创新力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由服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治理型政府转变,由接受理论灌输向参与社会实践转变,由成为“政治人”向成为“社会人”转变。因此,高校需要从创新发展理念、创设环境氛围、夯实学科体系等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意识、治理气质、治理底气进行系统优化、全面升级。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3-0069-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3-013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它的提出使现代化理论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1]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国家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势而变,思考如何进行功能转换,以更好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追问和理论诉求,更有效地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思想保障和服务支撑。然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功能转换,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之上的创新发展。这种转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單一调整,而是系统优化、整合升级,即在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契合的功能基础上,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其更加富有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和前瞻性,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永葆生机和活力。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转换价值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中国现代化制度的宏观设计。众所周知,现代化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国家只有结合自己的国情才能探索出更适合本国的现代化道路。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我们的现代化之路注定要经历风雨,克服艰难险阻。“治理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的现实需要,应成为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理念及行动指导,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传播和实践治理理念服务。”[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引领、修正三观、凝心聚力、促进和谐、关怀人本的重要保障,必须审视治理意义,培养治理自觉,服务治理全局,探索治理新路。

(一)审视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关乎高校学生认知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局势和世界发展趋势基础上,提出的又一个宏伟目标,它将促进和加快我国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实现其他的“四个现代化”可能会比预期的难度大一些。因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顶层设计范畴的上位理论,“四个现代化”是实施层面的下位概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审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意义,将国家治理现代化放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战略规划中全盘思考,辨别从“管理”到“治理”的深刻变化,通过宣传、引导,使高校学生全面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加强高校学生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可度和认知力。

(二)培养国家治理现代化自觉关乎高校学生行动力

培养治理自觉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自觉,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主动参与党中央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精神学习、宣传教育、理论指导,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育人阵地,确保大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党中央做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这个重要决定的深远意义、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引导大学生结合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深刻理解如何将中国的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如何将治理效能转化成治理实践,从而保障和促进现代化强国建设顺利开展,尽快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支撑。总而言之,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自觉,能够激发大学生积极投身国家治理现代化大潮,躬身示范、身体力行地履行好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时代责任,践行新时代大学生的初心和使命。

(三)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关乎高校学生参与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是其题中应有之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宣传好、诠释好、解读好国家的治理理念、治理方略和治理经验。今天的大学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学习者、体会者,明天他们走出校园便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参与者、践行者。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性、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唯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国家治理现代化宣传到位、阐释到位,使其融入大学生灵魂深处,方能确保青年学子进入社会后,将治理逻辑和治理思维与爱国情、报国志结合起来,做国家治理的拥护者、行动者,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个人的青春力量。

(四)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新路关乎高校学生创新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顶层设计,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如前所述,每个国家选择的现代化之路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参照,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中前行,在试问中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试问和探究精神,在坚决服从党的领导、服务国家战略原则下,进行理论探索和科学思考,从学科维度、价值属性、理论诉求等视角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功能,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转换向度

国家治理现代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语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全新视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必须适时进行功能转换。从传统维度来看,理论高深、脱离生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大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其文化功能更加明显。此时大学生的应对之策无非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是否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效果并不显著。事实证明,脱离学生生活、失去学生参与、鲜有亲身实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的浸润、引领、教化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机械知识记忆过后留下的思想教育痕迹特别浅淡。调查显示,考试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熟记于心,考试后会快速遗忘这些知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强化理论而忽视实践,教育功能过于偏重文化传播而忽略社会整合和人文关怀,没有根据时代要求和环境变化适时转换话语体系,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不及时不到位。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自我、突破传统、大胆创新,进行功能精准转换。

(一)培养大学生适应政府由服从管理型向服务治理型转变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转变政府执政方式,由管理型政府向治理型政府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转变管理理念,形成治理思维,切实理解管理型政府与治理型政府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如何快速适应政府执政方式的改变。传统理念认为,大学生应该毫无疑义地服从政府的管理、指挥。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要身体力行地参与政府治理服务,要深刻理解宪法、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大意义,摒弃单向度被动接受的行政思维,形成多向度主动参与的法治思维。在培养大学生由服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務治理型政府转变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主动做法治政府的拥护者、参与者、服务者。当前,我国已经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每个大学生都是奋斗者、追梦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此为契机,努力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激情,引导帮助大学生由服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治理型政府转变,激励引导大学生躬身报国、敬业奉献、建设幸福中国,凝心聚力推动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取得新突破。

(二)培养大学生由接受理论灌输向参与社会实践转变

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治理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但是不管哪类主体,都必须依法依规、严格规范主体行为,运用“治理”这一武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履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主动适应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新要求,摒弃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促进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从理论型人才向实践型人才转化。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打破传授理论知识的藩篱,走出舒适区,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在感知社会、感受生活、参与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三观”的树立不再教条化、理论化、抽象化,而是时代化、生活化、生动化。另外,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教育过程,还要强化教育效果,既要从理论上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国家治理逻辑和治理优势,还要从实践上让大学生参与国家治理工作和治理行动,努力帮助大学生在参与治理实践中自觉成为治理主体,逐渐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成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的行动者。

(三)培养大学生由成为“政治人”向成为“社会人”转变

从字面意思来看,“政治人”所带有的政治属性比较浓厚,而“社会人”则更能体现人的本质属性。传统思想认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必须是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表达更加赋予大学生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事实上,大学生也的确承载着这样的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但不能忽视其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还拥有“成为他自己”的个体责任,即大学生不是单纯的“政治人”,而应该是“政治人”和“自然人”的集合体,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富有政治思维、法制思维、道德思维、规范思维的时代新人。也就是说大学生首先要做一个独立自由、遵法守法、幸福乐观的“自然人”,然后才能成为一个懂制度、懂规范、懂行政、懂治理的“政治人”,进而成为一个爱党爱国、敬业乐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领学生从成长为“政治人”转变到成长为“社会人”,实现思维跨越、角色嬗变、责任跃迁、价值升华,这样不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也更加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人生舞台,激扬青春梦、共圆中国梦。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转换方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合理、自觉有序、循序渐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新要求。面对这样一项艰巨复杂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宣传、阐释、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要素进行战略性调整,着力从创新发展理念、创设环境氛围、夯实学科体系等维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意识、治理气质、治理底气进行系统优化、全面升级。

(一)创新发展理念,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意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科学回答了“国家治理为了谁、依靠谁、如何治理”等重大问题,它将推动“中国之制”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必将赋予自身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科学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要问题。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视角来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需要德治与法治相统一,培养富有治理思维、主动参与政府执政、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理念。不仅需要注重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时代新人,还需要培养富有治理思维的“社会人”,使其成为兼具参与国家治理和自我思想治理双重能力的“追梦人”。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具有开放的治理视野,吸纳、借鉴国际上可以为我所用的国家治理经验,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育人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将其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有益力量。实践证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非常适合我国改革、建设和发展。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宣传好、解读好“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还需要引导好、教育好大学生认同、肯定“中国制度”,坚定制度自信。要实现这些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自我改革、锐意创新,提升理论优势和思想治理活力,建立与大学生进行理论对话、思想对话、精神对话、灵魂对话的治理机制,在不断强化思想治理过程中进行功能转换。

具体来说,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将治理思维贯穿其中。通过开展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党的治理等各类专题教学,让大学生清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韵味。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将治理方法贯穿其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示范宣讲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对治理方法的学习和理解由课上延伸到课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创新思想治理模式,将治理实践贯穿其中。引导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文件制定、成立思想治理协会、创建治理谏言讨论区等,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优势与价值,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直观感受。

(二)创设环境氛围,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气质”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需要营造一定的舆论环境氛围。因为环境氛围能够使大学生更直观、更广泛、更多维、更立体地感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做出的积极回应。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净化、涤荡舆论环境功能,同时舆论环境也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巨大压力和重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涉及的要素特别广泛,如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对象主题、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思想教育模式、教育运行机制,等等,这些功能实现需要运用多种媒介,合力完成。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挑战此起彼伏,面对挑战和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义无反顾担负起传递正能量、宣传新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责任。越是在危难的时刻,越是在质疑的时刻,越是在挑战的时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要发挥好舆论引领、思想统一、精神凝聚的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印象就是进行政治教育,忽视其思想教育。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迫切的目标就是要转变人们的“偏见”。要通过功能转换,让人们发现其在思想引领、思想治理、思想净化过程中对人的一生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扭转“偏见”,自证价值,必须发挥好法律法规的作用,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教育大学生运用法治思维指导言行,时刻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班级板报、宣传画栏、校内网站、电子屏幕等媒介的宣传功能,营造普法、守法、护法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通过开展编制普法剧、开设模拟法庭、设立法制宣传周、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等活动,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当法律意识、法治思维在大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功能就会潜移默化体现出来。

(三)夯实学科体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底气

从学科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需要发挥学科领航功能,在与其他学科交汇、碰撞基础上,生成体现理论意蕴、实践意蕴、价值意蕴的思政元素,提升各个学科的育人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具有更强大的顶層设计能力,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维逻辑、实现方式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国家治理服务、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服务,使自身的理论体系、价值体系、实践体系更加符合国家意志。因此,高校必须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规律创新、范式创新,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批判性、真理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魅力、价值魅力。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的内部要素结构也需要系统性升级,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方法等要素层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优化。高校要主动打破学科壁垒,着力实现学科融合,在碰撞、交叉、融合、创新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通过挖掘各个学科内容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挥领航作用。

另外,高校还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通过学习经典原著、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道德素质。通过参加主题讲座、校内研修、会议交流、国内访学等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业务素质;通过参加社会专题实践、开展心理疏导、争做志愿者等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力素质。确保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德行的人育人心,让有能力的人做教育,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依法治教、以理服人、用情感人。一言以蔽之,思想政治教育根基牢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底气就会十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就会顺利。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还应当在现代意义上凝聚起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发展、国家治理的价值共识。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国家治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根本的、内在的需求。”[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换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关涉国家治理方面很多基础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关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问题,必须打破惯性、突破传统、勇于创新,开辟一条与时俱进、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创新力十足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

參考文献:

[1]杨威,董婷.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20(2):19-25.

[2]孙其昂,张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61-66.

[3]项久雨,孟维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3):40-45-

(责任编辑:刘宇)

Abstract: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has pushed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to a new height,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It is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gnitive ability, action ability, particip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need to train students to change from the obedience to the management oriented government to the service governance oriented government, from the acceptance of theoretical indoctrination to the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practice, from becoming “political people” to “social people”. Therefore, universities need to systematically optimize and comprehensively upgrade the governance orientation, governance temperament and governance ba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cept, creating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and tamping discipline system.

Key words:  nation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