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展学习支架魅力,点亮高中语文课堂

2021-07-20周雷

天津教育·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学工作高中语文

周雷

【摘  要】发挥学习支架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支架的含义:原指建筑,后来引申为在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所给予的有效支持,具体到教育教学中就是带领学生梳理知识框架,通过细化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此,本文以高中语文课程为例,探究学习支架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教学支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9-0185-02

【Abstract】Learning support before,should first clarify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support:the original refers to the architecture,then extended to a personal learning process for effective support,specific to the education teaching is to lead students to comb knowledge framework,through detailed learning tasks to guide the student to understand a way of learning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in high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for exampl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he learning support in the teaching work.

【Keywords】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Teaching work;Teaching support

高中语文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延续,履行着同样的作用:开阔眼界,提升素养,传递知识,塑造人格等。同样,高中语文教学也“遗传”了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致缺失,缺少个性,自主学习意识淡薄,教学手段和理念单一、落后等。为此,笔者引进了学习支架这一新颖的学习方式,以期能发挥其优势,改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具体如下所示:

一、课前预判,明确学习支架使用情况

课前预判是使用学习支架的大前提,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教师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正视学生,了解学生当下的学习状况和接受能力,为其提供合理、适当、及时的帮助,促进其进步。学到《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时,笔者先做了一项课前调查,得知大家不太喜欢诗歌这一文学形式,为此,笔者发挥了学习支架的价值:加大了教学投入,设计了趣味化的教学活动,以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致,如信息技术教学,借助图片,文字和视频生动地展示了北国无限风光,提高了学生民族自豪感;设计领读活动,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熟悉诗歌内容;随堂提问环节,既有教师提问学生,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质疑;诗句鉴赏活动,这个活动更能彰显学生的个性,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一系列活动过后,同学们不仅进入了诗歌,还把握了诗歌中隐藏的情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框架。再如,学习《老王》这一篇阅读文本时,笔者认为其文字朴实,形象丰满、时间线明晰,对学生来讲理解难度不大,为此笔者减少了学习支架的使用,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阅读、分析、鉴赏、讨论的机会,促进学生成长。

二、课中关注,提供动态学习支架服务

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每分钟,甚至每秒钟都可能发生变化,获取新的知识,遇到新的困惑,因此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从言语、行为、表情中分析学生心中所想或者引导学生表达自我,据此为学生提供动态学习支架服务。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能做的就是将课堂主导权交予学生,为学生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且贯穿整个课堂活动,丝毫不能松懈,为此笔者会有意识、有目的地留意学生的课堂反应,为学生提供动态的学习支架服务。如,学习《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文章时,惊心动魄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致,但文言文书写形式阻碍了学生的理解,让大家模棱两可,边读边猜,有时还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为此笔者使用了学习支架,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或语言表现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也有一定的阅读量,无需笔者时刻提醒,实施帮助,从而让学习支架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课后复习,凸显学习支架个性价值

复习是学生巩固提升的直接手段,也是教师查漏补缺的直接途径,在各科教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积极的价值,高中语文课程也不例外。同时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水平不同,学生在使用支架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时就需要学生具备创建支架、改善支架、提升支架的能力,由此凸显学习支架的个性化。如,学习完《蜀道难》这首诗歌后,笔者布置了课后复习任务——背诵诗歌并能准确地默写,旨在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知识积累。其实,学生知识接收能力不同,对同一首诗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在课后复习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学生只是完成了背诵与默写任务;而有的学生则是思考着如何化用诗歌,给作文添彩;还有的学生在完成基础复习任务后,对诗人其他的作品产生了兴致,进行了课外阅读拓展活动。而要完成上述活动需要学生获取不同的帮助,体现学习支架个性:有的借助文本即可,有的则需要获得家人的协助,还有的则是发挥了网络的优势。

四、提升自学,促使学生建立学习支架

学生建立学习支架的过程就是摆脱依赖,获得自我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意义重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养成了学生自学的好习惯,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内化,获得独立发展的能力,有利于适应未来学习、生活要求。如,在阅读《滕王阁序并序》这篇文章时,如何把握文章语言表达技巧,准确表达审美鉴赏感受是此次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组织了自主阅读活动,让学生反复阅读教材文本,获取阅读体验。其实,笔者实施自主阅读活动是有依据的,一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笔落惊风雨》这一单元的诸多文章,提升了自身的鉴赏能力与理解能力;二是本课语言优美,情感隐晦,需要学生细细品味。为了顺利地实施自主阅读活动,笔者给予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他们拥有整堂课的阅读时间,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个体阅读、分小组阅读等,无论阅读形式如何,最终的目的是完成阅读任务,把握文章主旨。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习支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成长组织了文本自读活动并给予了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让学生在阅读提升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学习支架。

五、学会适度,遵循学习支架的渐退原则

虽然学习支架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解答学生困惑,促进学生成长,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萌发,学生有了自我认知,想要获得个体独立,这种诉求既表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学业上,为此需要教师把握学生这一心理诉求,遵循学习支架的渐退原则,适时减少学习支架发挥的作用和使用的范围,为学生的独立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如,学习《祝福》这篇文章,为了提升教学效率,由笔者带领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点出文章主旨,在此过程中,虽然笔者付出了诸多的努力,但效果不尽人如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阅读兴趣低下。为此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不是教学活动过多,或学生学习状态不好,还是笔者占据了课堂的主导。一番思考后,笔者调整了教学进度,改善了教学行为,将教师指导活动改为了学生探究活动,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因为少了教师的“唠叨”,学生心情得以放松;又因为少了教师的帮助,学生不得不打起精神来阅读和分析文本,调动了学习的激情。经过这次教活动后,笔者逐渐认识到学生渴望独立的心理诉求,为此减少了对学生的帮助,相信学生有能力克服困难,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遵循学习支架的渐退原则,促进了学生独立成长。

综上,笔者清楚高中语文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的位置,为此如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成了笔者一直探究的话题,尝试了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最終发现学习支架发挥的效果显著,为此结合实际总结了学习支架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们提供借鉴。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农村高中学生深度学习支架构建及应用的研究”(课题编号:B-a/2018/02/3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邓静,赵冬生.再探学习支架[J].上海教育科研,2008(09).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教学工作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关系研究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高中地理教学注重空间拓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