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20宋庆雄

天津教育·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生物教学高中

宋庆雄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内容难度较大,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较多,传统的讲授法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疑问是学生思考的主要动力,有了对知识的疑问学生才会主动去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做到理解生物知识,准确掌握生物知识,以此提升生物教学质量。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9-0090-02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students to be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Biology teaching content in high school is more difficult and requir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emorize more cont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Questions are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students to think. Only when they have questions about knowledge can students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and then can they truly understand 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accurately master biological knowledge,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biology teach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deal teaching effect, teachers can apply the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in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to fully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Keywords】Problem teaching method;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借助问题教学法进行生物教学也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认知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也就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进度,教师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经典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中作为常见的内容,也是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实验内容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生物中的经典实验蕴含着丰富的生物知识,利用经典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验的步骤以及产生实验结果的原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教师在利用经典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出充分的阅读实验材料的时间,让学生对于经典实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再根据经典实验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验产生的原因,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实验为例,通过此经典实验需要学生了解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实验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利用此实验就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去了解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简述杂交实验的过程,然后提出一系列启发式问题,像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你们认可‘融合遗传的特点吗?又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经过思考后一般会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实验结果与父本、母本的选择有没有关系?二是为什么F1是高茎,难道矮茎消失了吗?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分析得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二、通过实物演示实验科学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

生物也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这些实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能够完成的实验,一种是学生无法完成的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无法完成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或者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分析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而对于学生可以亲身实践的实验内容,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实验设计科学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在通过实物演示科学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首先是要保证问题的难度合理,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而生物知识本身的难度就较大,若是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設计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实验较为困难的错误印象。其次就是问题的数量要合理,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产生疲惫感,因此,需要教师控制问题的数量,要保证问题少而精。然后教师要通过实物演示科学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对于这些实验内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以此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生物实验,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一遍如何进行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并且结合实验的内容设计一系列实验问题,像是在高倍显微镜下“松针的页面结构是什么样的?”“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不同?”等,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显微镜的用法、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方法和结果,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精心设计预习问题作业,提升学生思考与预习的能力

预习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以往在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对于预习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也就导致课堂教学的压力变得很大,要想提升生物教学质量,需要教师重视预习,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精心设计预习问题作业,充分利用好学生课余时间,让学生能够在预习的时候就对生物知识具备一定了解,在学生对于预习内容有充足的了解过后能够有效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在课余时间学生思维也更加活跃,高中生在预习时也能够发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自己在生物学习上的短板也会有一定了解,這样学生就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学习,能够有效提升生物知识的教学质量。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预习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一些预习问题,如让学生预习教材中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细菌和加热砂石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死亡?”

四、利用学生常会出现的错误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效率,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也应该从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入手,观察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利用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设计问题情境时,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错误是否具有普遍性,若是问题具备普遍性,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设计问题情境,这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教学效果也会更佳。例如,对《免疫调节》进行教学时,学生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点,像是对免疫细胞的种类以及功能分析学生常会出现理解错误,误认为所有免疫细胞均能够识别抗原,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错误点向学生提问“既然上述说法是错误的,那么哪种免疫细胞不能够识别抗原?”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既能够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也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高中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此保证生物教学质量,首先就是利用经典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借助实验材料思考生物知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其次需要通过实践实验,利用学生常见错误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最后要利用学生常会出现的错误设计问题情境,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卢永凯.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10).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生物教学高中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