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序思考 促进课堂生成
2021-07-20韩品珠
韩品珠
【摘 要】有序思考的培养措施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均有不同的教或学的任务,即教师需要做到有序示范,学生需要做到有序操作,同时教师需要做到有序引导,还要做到有序表达。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提升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序思考;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9-0053-02
【Abstract】The training measures of orderly think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logical thinking and study habits, and are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classroom gener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teaching or learning tasks, that is, teachers need to demonstrate orderly, students need to operate in an orderly manner, and teachers need to be guided in an orderly manner. Express it in an orderly manner. The article proposes four measures to improve students' orderly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Orderly thinking; Training measures
有序思考是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思考,使其在解决数学乃至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一种思维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则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标志。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否有序思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提高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的。
一、有序的示范,促进课堂生成
教师的有序示范是学生有序思考的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如果教师思维混乱、语无伦次,那么学生就不能够从教师的课堂语言与行为中感受到有序思考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备课,对于一些数学方面的专业术语绝不能含糊。
例如,在教学“圆的直径与半径”时,一些教师就会直接说:“直径是半径的2倍。”其实,教师就是对教材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教师忽略了“在同一个圆内,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因此,教师的有序示范非常重要。再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简单统计表”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从例2的情境图中找到数学信息,使学生知道他们出去郊游,正在分组做游戏,可以按大人、小孩来分,也可以按男、女来分。当出示简单统计表时,教师就开始示范画统计表(课件展示,学生计数):教师边画边介绍简单统计表的表头以及各项所表示的意思。使学生对于简单统计表这样的表格有了初步感知且印象深刻。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规范,要符合逻辑性,符合数学专业性语言,要做到用词精准、思路清晰、语言表述有条不紊,能给学生的有序思考提供空间,给学生的有序思考做出榜样来,力争通过教师的有序示范来促进学生有序思考习惯的形成,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二、有序的操作,促进课堂生成
学生的操作过程,其实就是其思维过程的体现。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是亲自体验数学知识,自主经历和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一座桥梁,更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载体。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备课、创造地使用教材资源,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是井然有序的。无论是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还是每一个活动之间的衔接,都要体现一个思想,那就是“有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师出示情境图后,再引导学生按颜色和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类。教师出示了以下操作活动要求:【同桌合作】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再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2.把分类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清楚地记录下来。3.让人一眼看出哪种最多,哪种最少(友情提醒:可以用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然后,教师对学生作品逐一展示、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的意识经历了从纯图形上升为象形统计图,再抽象为简单统计表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在教师设计有序操作活动的引导下,生成了可贵、丰富的课堂资源。因此,这种探究过程是非常有条理性的,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同桌合作,一人动手分一分,一人动笔记录分类结果,学生经过观察、对比、整理等思考活动,边操作边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
三、有序的引导,促进课堂生成
学生能不能有序地思考,教师的引导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的引导是否有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有序思考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的新知探究时,学生上前展示了象形统计图,但糖葫芦形气球没有与其他形状气球一一对应。这时,教师问:“看了他的作品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们跃跃欲试,教师指名学生到黑板前修改之前学生的作品,只见这名学生只是把每个糖葫芦形的气球都稍微倾斜着放。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摆呢?”这名学生回答:“糖葫芦形气球比较长,这样摆刚好对齐,看得清楚。”此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忆:“这像一年级学到的什么知识呢?”让学生从教师有序地引导中深刻体会到“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统计表,教师问:“如果按颜色来分,我手上的这个小白兔气球(黄色),该放哪儿呢?”其中一名学生回答:“放黄色那里,黄色那里要增加1个。”教师又追问:“如果按形状来分,这只小白兔应该放哪儿呢?”此时,学生们有的皱眉,有的冥思苦想……不久,他们都高高举起了小手。这时,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去操作,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把那只小白兔另外单独放一列,同时,统计表那里再添一项小白兔形状的。并在下面框格里面写上数字“1”。如此,就是因为有了这样有序的引导,才使学生的思考变得有序、有效,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提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问题。而这样的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有序思考品质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四、有序的表达,促进课堂生成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是学生思维过程的真实反映。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发展同语言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条理性、科学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有的学生会解答,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这种现象并不代表学生不会表达,而是他们在表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把思维过程表达清楚,需要数学教师慢慢引导、慢慢训练,激发学生想说、会说、能说、说完整话的愿望与能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争取安排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一起相互交流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在学生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时,教师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说,或者与同桌說,也可以先在脑子里默说,想好后再分享想法。教师应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说得准确,学会有序表达。可以先请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先示范说,然后让其他孩子也学着说,最后再生生相互评价、相互补充。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就能训练学生有序思考,有条理地说。
总之,提升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强数学的课前备课,课堂上教师的有序示范、设计学生的有序活动、教师的有序引导、训练学生的有序表达这些都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所必须具备的。这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从而生成更多、更高效的课堂资源。
参考文献:
[1]常利红.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J].陕西教育,2013(04).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