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特质研究
2021-07-20李昕桐
李昕桐
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哲学具有疑惑、反思、追问、批判的本质,它体现了哲学家对世界和生命本身的追寻与探索。儿童对周遭的事物比成人敏感,处处表现出了好奇和困惑,也会毫无顾忌地付诸于探究的行动,自由自在地释放他们的需求和欲望。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儿童的思维是一种原初的哲学思维,儿童的思考领域也涉及到哲学家所关注的关于宇宙万物起源、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化等的哲学问题,甚至包含着形而上学的终极问题。可以说对绝对认识的发问意向、在哲学对话中“高超的”争辩能力,以及追求智慧的愉悦精神都让儿童展现出了哲学家的高贵姿态。我们可以说儿童就是天生的哲学家。
一、儿童的思维特质
儿童的思维特质就是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着问题,他们喜欢提问(问题缘),也喜欢不断地追问(问题续),而且儿童是游戏式思维的生活方式。
1.问题缘和问题续
在这里我提出两个概念。儿童具有“问题缘”和“问题续”的特质,“问题缘”就是问题的缘起,儿童愿意提问;“问题续”就是对问题持续性的追问。
就“问题缘”而言,每个儿童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周遭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神秘和五彩斑斓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好奇地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迫切地想知道身边的事物到底是什么、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就是通过提问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儿童从感知到动作、语言,从依赖具体、感性的事物到独立的逻辑推理的全过程,就是通过提问贯穿其中的。儿童起初在刚学会说话到4岁之前对事物表象好奇,愿意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4岁之后,儿童开始追问更深层的东西,“为什么会是事这样的?”“怎么变成这样的?”再随着儿童慢慢长大,他们的提问更是开始具有了哲学色彩,譬如“我是从哪里来的呢?”“宇宙外面还有什么呢?”“我也会死吗?”“这世界上真的有神存在吗”……其实这些对有限、无限、本源、生命的追问已经涉及到哲学家终生困惑、探讨的问题。这就是儿童的问题缘特质,他们对世界所提出的问题无限地接近哲学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也曾说过:“我们可以从孩子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中,意外地发现人类在哲学方面所具有的内在禀赋。”法国哲学家吉勒斯·德勒兹在《千高原》中赋予儿童“斯宾诺莎主义者”的称呼,因为在德勒兹看来,儿童就像斯宾诺莎那样天赋秉异,对自己笃信的经典也会充满怀疑,儿童的世界充满着各种问题。马修斯就在《哲學与幼童》中指出,儿童的提问、追问、推理都类似于哲学家,而且成人对哲学的研究是其在儿童阶段时思想的延续。“作为成人研究对象的哲学可被看作对儿童提问的成熟的回答。”
就“问题续”而言,儿童会根据成人的回答而继续追问,他们绝不满足于成人给出的简单、直接、模糊的答案。他们更愿意追问,他们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问精神。如果说人的认识是从提问开始,那么认识的全过程必然还包含着对问题的追问和求解过程,而最终的认识成果一定是在反复追问中得出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认识的过程就是问题构建的过程,问题的构建包括提问、追问、解释、再追问、再解释……如德勒兹所言“人类的历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质上,都可以被看作是构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这里,人类才有自己的历史,并且逐渐意识到提出问题的活动就像自由的征服一样。”问题的建构,或者说提问和通过追问而对问题形成的认识,在思考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追问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才具有意义。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思维发展的过程,即思维从迷惑到困难,再到澄清解决过程,而思考“是把事实的观察看成是解决问题、勘定纠纷所在、确切地而不仅是,他感到困难是什么,和困难在什么地方的不可缺少的步骤”。
2.游戏式思维的生活方式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在游戏中产生了对世界、对自我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这也是“问题续”(问题能够持续追问)的原因和条件。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游戏中与万事万物建立联系,并产生意义,儿童在游戏中展开和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德勒兹说:“游戏没有先在的规则,游戏自身就是规则。这个游戏只有嬉戏的孩童才是玩家。这个游戏每一次肯定的都是偶然。”儿童在游戏中感知和认知世界在其中思想慢慢生成,将想象在其独特世界中建立各种关联。而且在游戏中,儿童与世界自然的融合。儿童在游戏的体验中与世界相遇,而游戏中虚拟的潜在性会在其中生成一种现实性,沉淀后再创造新的规则继续“演绎”。
总之,儿童的特质就是问题缘、问题续和玩游戏。儿童因为对周遭好奇困惑,进而产生问题,甚至触及深奥的哲学问题,同时又通过游戏的生活方式与世界相连,即在游戏中哲学。儿童提问和游戏是相辅相成的。在儿童的游戏中现实与幻想、自我与世界、自由与束缚、手段和目的等都达成“对立的统一”。这些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能够帮助儿童分清自我世界和外部世界,并在外部世界中确证自己。通过证实问题的结论,儿童走进游戏,通过游戏儿童又能够发现新的认知能力,提出新的问题,表现出对新的生活主题的兴趣。
二、儿童思维特质的根源
1.原初的生命力
在哲学家柏格森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创造,生命的意蕴是一种向上的冲动,而且这种生命的冲动是原初的、内在于人,人因为与生俱来的这种生命冲动才推动着自身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创造。“从最初生命的静态存在、活力的过于柔软,到生命冲动的唤醒和喷发,生命流动的每个瞬间都是崭新和不可预见的瞬间,时刻处在一种发展、成长和成熟的进化状态。”尼采也强调生命不断超越自我的意志,从而要求生命的扩张与创造。而在我看来,儿童作为生命的起点,是一种未成熟状态,而正因为是未成熟、未完成状态,才让这种内在的源于自身的、向上的冲动力量最为原初、最为真实,也最为强大。可以说他们的发展展现出了无限的可塑性、强烈的创造性和广泛的自由性。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在成长中创造,在创造中成长。这种创造性就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生命本质特征,它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潜能,所以他们会根据自我的需求,自然而然地表达着对事物的质疑、追问,以此来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他们还通过精神世界“不确定性”的力量和身体、情感的敏感强度在无法预知的外部世界中感知、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生命(肉体的和精神的)也随之持续地蓬勃、壮大。也正如德勒兹所说“我们要说纯粹内在性是一种生命,而不是别的。它不是朝向生命的内在性,而不存在与任何事物之中的内在性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一个生命是内在性的内在性,是绝对的内在性:它是完整的力,是完整的快乐。”
2.原始思维
列维·布留尔在《土著如何思考》中阐释: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不合逻辑”或者说具有“原逻辑”的“非理性”的“神秘”思维形式。在他们的思维里,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与他们在这种实在中所感知到的主观的、精神的、情感的东西是混在一起的。在他们的思维里根本不存在我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即按照事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考虑和认识世界。在原始人的思维里,不分主观、客观,只是以自我作为世界的圆点,将自然现象等同于自身,这就是原始人的“原逻辑”。原始人一方面由于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知识的匮乏,所以不得不依赖于客观自然界;另一方面由于原始状态,人的能力有限,无法掌控变化莫测的自然规律,所以原始人也会把自己的情感、意志赋予外部自然世界,而使外部世界“人格化”,认为整个自然界如同自己一样富有生命力,是神秘靈魂的运作,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论”。
那么按照这些特征我们分析:首先,儿童思维具有身心未分化原始特征。在儿童思维的世界里,一切也都是不分主、客,神秘混沌在一起的,而且儿童也不用正常的思维分析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既不是内在的,也不是外在的,而模糊于中间地带的混沌整体。这种身心未分化的原始特征在杜威的“未成熟状态”理论中也有所探讨。杜威认为未分化性虽然表现为“未成熟状态”,但恰恰这种未成熟状态才是“生长的首要条件”,才是人发展的潜力。这与德勒兹的“先验经验主义”思想也具有相似性,德勒兹认为儿童的未分化、未成熟特质就是生长性、生成性力量的表现。其次,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原始特征。儿童早期的思维特征类似于原始的混沌状态,一切被感知的事物都成为主体本身的活动,而且自我与社会化的边缘模糊,这种特征被称为“自我中心”的原始特征。所以说这种在儿童阶段“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亦是人类思维发展早期阶段的特质。再次,儿童思维具有“泛灵论”的原始倾向。儿童会把外界事物视为有生命、有意识和有感情的东西,譬如他们总是与花花草草交流,同星星、白云、石头对话。儿童的这种“泛灵论”倾向与原始思维中把意识、意志、愿望和感觉赋予自然、把自然人格化的“万物有灵论”观念极为接近。最后,儿童思维具有直接形象的原始特征。儿童的思维是形象和具体的,因此他们的语言也是具体形象和比喻性的语言。他们直观生动地看待这个世界,譬如他们察觉到一个事物,就直观地依据这个事物的鲜明程度来进行区分和定义。这种儿童思维的形象具体性都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因为人类思维发展早期就是以形象思维为起点的。之后,人的思维才从形象慢慢过渡到抽象。恩格斯就提出这样观点:儿童精神的发展是人类祖先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另外,儿童的绘画也与原始人类留下来的各种绘画极为相似,这样的艺术表现也都源于原始人思维的具体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特征。儿童思维的这种“直接性”特征在柏格森看来“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
3.未经历社会化的“文化”的塑造
成人有自己相对固定、成形的概念世界,有规则、有标准、甚至有衡量的客观指标,而且有经过逐步渗透而形成的道德观念,所以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是基于已经固定和习惯的视角。儿童的思维没有被程式化思维所束缚,没有形成定性思维,更没有形成社会化的文化和道德观念,所以不会被所谓的道德“绑架”,而是以一种无意识的、整体的方式感知和认识世界,没有客观的标准,是清新、自由、有创意的。正如德勒兹所理解的,儿童的世界与周遭有高度的契合和融合度,揭示着一种真实的,但尚未成形的、“虚幻性”的力量,儿童个体的精神世界不断在新的情境中生成。所以如果强行将儿童不断更新的经验“安排”到一种虚构的秩序中,就会让人们离真实的儿童越来越远。
■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