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7-20金俊淑高明霞

高教学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金俊淑 高明霞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复语型”人才成为了外语人才的培养趋势,适应了全球化背景对高端人才的时代需求。文章在对国内外“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类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和学习者因素四个方面对民族院校“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族院校;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5-0136-04

Abstract: As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creases, the training of "multilingual" talentsbecomes the tendency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raining,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the times for high-end talents. This paper firstly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lingual" talents training in China and abroad, then identif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multilingual" talents training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finally focuses on "multilingual"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in ethnic universities, particularly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teacher construction and learner factors.

Keywords: ethnic universities; multilingual; talent training mode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教育中“单一外语倾向”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社會、经济的形势对我国外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外语教育目标应从“单言单语人”逐渐向“多言多语人”过渡[1]。“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因具有国际视野、社会适应性强、基本功扎实等特点,逐渐成为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势。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政策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民族高校因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先天、优良的多语环境,为“复语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随着市场对多语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发展外语专业学生的多语能力势在必行,培养精通双语和多语人才是国际形势的需要、时代的要求。

一、“复语型”人才的内涵

对于“复语型”人才,不同的学者定义不同。王雪梅[2]从“国际化”和“复语型”两个维度对“国际化复语型”人才进行了界定。其中,“国际化”以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等要素为着眼点,同时涉及跨学科的培养内容、国际性的培养方式,以及多元化的评估方式等方面。“复语型”,主要指除母语外,所培养人才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两种以上外语,并具有跨文化多外语的交流能力等。孙伟[3]也在此基础上,认为“复语型”人才是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对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多语言能力、语言与专业的结合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辨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复语型”人才与单一语人才相比,更注重多语言能力的均衡发展,多元的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更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

二、“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

“复语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如临界理论、依存假设、双语教育理论等。

(一)临界理论

临界理论通过两个临界点来解释认知与双语的关系。其中,两个临界点分别表示学习者必须达到的双语能力水平。当学习者达到第一个临界点时,可以避免双语产生的负面效应;当学习者达到第二个临界点时,可以产生双语学习的正面效应。该理论通过阐述双语对学习者个体认知发展的影响,根据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精通程度,将双语学习者分为低级层次、中级层级和高级层次三类。低级层次处于第一、第二语言精通程度的最低水平;中级层次处于第一、第二语言精通程度的中间水平;高级层次处于第一、第二语言精通程度的最高水平。临界理论的基本框架如图1。

(二)依存假设

Cummins[4]于1984年提出了依存假设框架。该假设认为,学习者第二语言能力部分由第一语言的能力决定。这些能力正面地影响了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该假设提出了交际的两个维度:语境与认知。语境维度代表学习者学习可以得到的语境支持的程度,包含语境嵌入的交流和语境嵌入减少的交流。认知维度代表交际所需的认知要求,包含认知要求低的交流和认知要求高的交流。认知和语境两个维度将交际划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第二象限属于认知要求低的交流;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属于认知要求高的交流。基于语境维度,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属于语境嵌入的交流;第一象限、第四象限属于语境嵌入减少的交流。依存假设,具体可用图2表示。

(三)双语教育理论

Cummins[5]于1986年提出了双语教育理论。该理论没有单纯地将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者学业成就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即学习者个人,而是从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心理等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者学业成败的根源。双语教育理论认为,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者学业成就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校的四种情况,其理论框架如表1。

通过以上双语教育理论的综述可以看出,民族院校“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借鉴依存假设的理论框架,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和语境两个因素,结合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来平衡语境与认知两个维度的比重。教学任务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可以参照两个维度和四个象限的分类标准,及时更新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外语学习者认知水平的发展。同时,结合双语教育理论,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语言优势,引导民族院校外语学习者对学业成就进行积极、正向的归因,发挥“复语”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三、“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双语教育、二语及三语习得等方面。国外双语教育研究有三个趋势:“实验模式”为主的研究,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中学双语教育;“实验+调研”为主的研究,如爱尔兰的英语、爱尔兰语双语教育;“元双语”为主的研究,如Colin Baker[6]对双语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语习得和三语习得方面。外语界的学者Ellis、Krashen[7-8]提出了不同的二语习得模式理论,如二语习得解释框架、二语习得输出假设等,为双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指导。Cook[9]等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认为三语学习者由于学习经验较为丰富,语言能力与单语学习者具有较大差别。

(二)国内研究

国内关于“复语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语人才培养、复语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双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涉及双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特色及培养路径等。如朱效惠、赵忠德[10]在对国内外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连某高校外国语学院双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和师资等方面探讨了对双语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建议。詹先友[11]综述了藏区高校双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从双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双语专业结构、民族学生来源、双语专业课程设置、双语专业修业时间、实践实训、双语师资、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了藏区高校双语人才培养的模式。郝斌[12]介绍了高等院校俄语专业教学的出发原则和具体做法,并探讨了双语教学转型的措施和建议。此外,一些外语界学者对“复语型”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如郑咏滟[1]以复旦大学英西双语模式为例,从学习者、教师和课程三方面探讨了复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孙伟[3]从“复语型”专业外语人才的内涵、类型和培养路径三方面分析了“复语型”专業外语人才培养的路径。王雪梅[2]在对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类型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3M+3C+3I”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国内外“复语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双语教育、语言习得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针对开展双语或“复语”专业的少数院校,结合民族院校外语专业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相对比较有限。

四、“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类型

国内外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始于双语人才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国内高校双外语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不尽相同。王雪梅[2]将国际化外语人才分为学术型、专业型和职业型。其中,学术型人才社会需求较小,多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着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跨学科知识的扩展和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专业型外语人才社会需求较大,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与外语实践能力的结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职业型人才,旨在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大量需求。孙伟[3]根据专业语种的特色优势,将“复语型”专业外语人才分为“通用型外语(英语)+非通用型语种”和“非通用型语种+通用型外语(英语)”两类。其中,第一类注重第二外语的特色与优势,第二类强调小语种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杨平[13]综合外语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复合型外语人才分为语言和专业两大类。

虽然不同院校“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差异,但办学目的却有共同之处,都在寻求一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新路。

五、民族院校“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一)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教学的目的和动力,人才培养目标将直接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基于“复语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民族院校外语课程教学应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以适应民族地区对“复语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基于民族地区丰富的语言环境,定位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地方经济特色,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构建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增强人才就业的优势。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它涉及教育的诸多方面,如语种分布、项目结构、预期目标、教学内容等。在“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应具有明确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以适应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不同语言内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独立性,还要考虑不同语种间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包含语言基础与技能课程、跨文化修养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课程和外围综合素养能力课程等。这些不同的课程模块既具有各自特点,又相互支撑,承担着“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师资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语言背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素质的师资是外语教育质量的保障。民族院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的关键。目前,民族院校大部分外语专业教师精通一门外语,具备专业的外语知识,但同时精通两门语言或多种语言的外语教师相对比较缺乏。在“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掌握不同类型语言的系统知识,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对不同语系语言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挖掘语言的内在规律,有利于学习者第二语言的习得,使其语言学习的成效更显著。因此,民族院校“复语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当培养和引进“复语型”人才,特别是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外语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适应经济国际化对“复语型”人才的需求。

(四)学习者因素

学习者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复语型”人才培养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外语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学习者根据不同的背景知识建构意义、获得理解的过程。学习者在教学互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在“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因素,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外语专业学生与非外语专业学生相比,语言水平较高、语言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更系统,能够完成双语的学习任务。同时,将少数民族语言(如朝鲜语)作为第二外语,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语言资源和双语环境,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更优越,学习动机更强,学习成效更明显。

六、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复语型”人才成为了外语人才的培养趋势,适应了全球化背景对高端人才的时代需求。本文在对国内外“复语型”人才培养的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复语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类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和学习者因素四个方面探讨了民族院校“复语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切实提高民族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合格的外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咏滟.综合性大学外语专业复语人才培养探索[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 (2):8-9.

[2]王雪梅.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 (1):9-10.

[3]孙伟.面向新时代的“复语型”专业外语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现代语文,2018 (9):148-149.

[4]Cummins, J. The minority language child. In S. Shapson and V.S'Oyley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Canadian perspectives[J]. Multilingual matters, 1984:71-92.

[5]Cummins, J. Empowering minority students: a framework for intervention [J].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1986,56 (1):18-37.

[6]Colin Baker, Sylvia Prys Jones. Encyclopedia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J].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9):758.

[7]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9]Cook, V. Multi-competence and the Learning of Many languages[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1995,8(2):93-98.

[10]朱效惠,趙忠德. 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4):74-76.

[11]詹先友. 藏区高校藏汉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6):96-97.

[12]郝斌.从专门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教育[J].中国俄语教学,2005(3):5-6.

[13]杨平.关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人才,2000(17):68-69.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探索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就业生态位理论的班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