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策略
2021-07-20梁红
摘 要: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可以为承办地搭建经济平台,推动地区的文化产业复兴,提高当地的国际知名度。体育赛事国际化的关键在于国际化的语言服务。针对目前我国国际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中存在的人才短缺和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冬季体育赛事;语言服务;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5-0001-05
Abstract: The hosting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can build an economic platform for the area, promote the revival of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and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The key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ports events is the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 language service. Considering the shortage of language talents and the lack of language service ability of international winter sports ev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language service.
Keywords: Winter Sports Games; language service; Internationalization
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可以提高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开阔居民的视野,快速提升地区的国际化水平。因此,承办世界性的体育赛事可以使地区以体育赛事为支撑,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地区的国际化水平,是评价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是否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体育赛事国际化不仅需要具有承办国际赛事的硬件设施,同时更需要软件设施——语言服务的保障。高质量的语言服务对体育赛事领域的扩展、体育发展和地区形象的构建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一、国际冰雪体育赛事对于承办地的作用
(一)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大型体育赛事所具有的商业附加值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体育搭台,经贸唱戏”早已经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国际体育赛事可以全方位地吸引地区的各行各业,并以赛事為核心形成联动,使体育赛事成为临时资源配置中心,扩大就业机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地区带来高附加值的经济发展机遇[1]。我国的各个冰雪大省有着深厚的积淀,随着我国民众的消费升级及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等机遇,冰雪产业将有新的突破。各地区可以建立以冰雪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形成以冰雪旅游为基础,以冰雪品牌体育赛事为重点,以体育创新为引领,以冰雪体育制造业为突破的协调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地区的产业升级。
(二)加快地区的国际化
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体育赛事可以迅速改变城市的基础设施面貌,加速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2]。因此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性体育赛事是一个地区能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是信息时代,现代网络的高度发展可以使国际化的体育赛事的相关信息快速的传递到世界各地,将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赛事及赛事的承办地,因此国际体育赛事可以被看作是社会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信息源的高浓缩体。
(三)繁荣地区的文化产业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战略也逐渐成为各地区走向世界的新名片,越来越多的地区将目光转向文化实力的扩张。国际体育赛事可以形成竞技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在举办各种大型比赛中均会穿插一些地方传统文化的展示活动,形成竞技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立体交锋,可以创造地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规划交流机会[2]。因此赛事的承办可以将地方文化快速扩散出去,通过民俗文化、餐饮文化、旅游文化等各种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振兴当地的特色旅游产业;吸引投资,开发新的产业集群,带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四)提升地区的国际影响力
冰雪体育赛事的承办可以在短期内将国内外媒体的注意力吸引到赛事和所承办赛事的地区,提高体育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促进地区优良的体育设施建设,塑造地区品牌特色,扩大地区的国际知名度。利用国际体育赛事开展系列以宣传当地特色文化为重点的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地区的文化实力。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国际赛事这个媒介走出去,大力宣传地区的文化,提升文化的传播力,增强地区文化的对外辐射功能,使地区文化走向世界。而地区文化的传播力决定了地区的影响力,因此传播力的提高可以提升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据统计在2018年短池世锦赛和世界游泳大赛的6天赛会期间杭州吸引了全球媒体的注意力,通过全球电视广播,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累计3亿观众进行近1000小时的现场直播,对城市的推广效应相当于花费4835万元广告费用形成的宣传效果[3]。因此承办国际体育赛事可以提升地区的无形资产,拓展地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语言服务
(一)语言服务的概念
语言服务的概念源于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当时巴萨罗那设立了语言服务部门,目的是“为所有的赛事参与者以及观众提供翻译信息及赛况,为奥运会期间赛事活动提供有效的沟通”[4]。最初人们对于语言服务的认识仅限于语言的口笔译的单纯翻译服务,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语言服务的范畴不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解码,同时也包含了信息的传递及沟通等跨文化的交际。中国翻译协会在《2016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中明确语言服务行业是以促进跨语言、跨文化交流为目标,提供跨语言、跨文化信息转化服务和产品以及相关研究咨询、技术研发、工具应用、资产管理、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5]。
现代的语言服务包括翻译服务和本土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培训,相关的咨询服务等,已经成为全球工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李宇明认为语言服务就是利用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知识、语言技术及语言的所有衍生品来满足语言生活的各种需要[7]。体育赛事所涉及的体育语言是一种特殊领域的专业语言,在赛场上需要严谨的体育专业术语,但在赛事的外围服务中又需要通用语言,因此在赛事中提供语言服务的人员不仅要掌握特定项目的专业知识和术语,还要了解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用地道的语言完成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二)语言服务的重要性
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国际化都离不开语言服务,国家实力和语言国际化程度密切相关,语言国际化是国际化的标志[8]。因此提供国际化的语言服务是承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必要保障条件。体育赛事国际化水平必须有优质的语言服务为保障,一方面保障国际赛事的顺利进行,可以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如医疗救护、天气状况的变化和不可抗拒力的发生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各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解决文化融通困境问题。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语言服务能力已经从软实力慢慢转变为硬实力。
1. 语言服务是桥梁
语言服务包括翻译和本地化服务、语言工具的开发、语言教育和培训及相关的咨询等等。国际活动的核心是语言服务问题,因此语言服务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部分。语言是文化沟通的媒介,是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的桥梁。所有的大型国际赛事都必须以语言服务为桥梁,语言的国际化水平决定了体育国际赛事承办的成功与否。在国际赛事中,公认的官方工作语言为英语,涉及到赛前、赛中、赛后的所有环节。在赛前准备中,有关赛事信息发布、运动员及教练员的注册认证及接待等环節;赛中的运动员身份确认、抽签和竞赛组织、执裁、成绩公告等环节;赛后的采访和新闻发布会及奖金发放等环节均离不开语言服务。同时,语言服务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包括酒店接待、交通运输、医疗救护、装备保养、通信联络、外联服务、媒体直播和观众指南等,涵盖场地内外的各个区域。运动员和裁判员及观众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必须以扎实的语言服务这个桥梁纽带才能顺利无误地完成交际,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2. 语言服务是保障
“一带一路”倡议是要实现互通,包括文化的互通,而语言服务就是实现互通的保障。大型国际赛事一般都规模庞大,涉及广泛,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均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因此,国际体育赛事中的语言服务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完成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使不同的文化得以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减少文化冲击带来的碰撞,同时可以使当地文化最大程度地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同,地区文化要“走出去”,地区经济要“走出去”,实质就是中国要放眼全球,与国际实现无缝对接,语言服务是实现这一蓝图的基础和先导工程[9]。
3. 语言服务是资源
语言服务既是文化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可以产生经济效益[10]。语言服务是行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他人或社会提供帮助的行为和活动。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国际体育赛事中,语言服务的水平可以决定体育赛事的成败与否。“信息化时代,国家语言能力与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资源的储备、利用、保护的能力、国际空间开拓的能力,以及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成正比,任何国际交往和国际礼仪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有很强的语言能力的支撑”[11]。语言能力已经影响到国家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因此,语言服务能力与国家的核心利益密切相关,是文化资源,更是经济资源。
(三)语言服务存在的问题
语言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语言服务意识欠缺,目前存在语言服务人才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现象,阻碍了大多数地区冰雪体育赛事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1. 语言服务人才匮乏
2010年中国翻译协会提出语言翻译服务的概念,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期水平,而体育赛事,尤其是冰雪体育赛事的语言翻译服务人才更是急缺。冰雪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少,加上中国体育人才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差,能用外语交流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具有国际裁判资格的中国籍冰雪运动项目裁判员很少可以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导致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小,不利于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
在2022年冬奥会的带动下,我国各地区的冰雪赛事和冰雪活动越来越丰富,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冰雪项目,但是项目内部人员语言服务能力不足,又没有高质的语言服务合作伙伴,语言产品开发和建设的欠缺,导致项目开展和推广中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不足,甚至导致“文化休克”,阻碍了冰雪项目的国际化发展。而外围的窗口服务人员及赛事志愿者多半对冰雪体育赛事不了解,缺少专业知识,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影响了地区冰雪体育赛事国际化水平。同时,具有冰雪体育运动专业知识的语言从教人员匮乏,大多数语言教师对冰雪体育项目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对于从传统的通用语言能力培养转变为“语言+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抵触心理,学习动力不足,自身教学能力欠佳,导致国际冰雪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2. 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但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仅停留在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层面。语言教学多以语言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设置多以语言类、翻译类和文化类为主,强调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模式单一,注重语言学及文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人才在语言应用及专业领域的交际能力拓展方面的培养[12]。目前的培养模式很难满足国家对专业翻译人员的语言素养需要。尽管有部分院校实行了“语言+计算机”“语言+旅游服务”“语言+商务管理”等“语言+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但鲜有高校尝试“语言+冰雪体育”的培养模式改革,再加上学科发展层次不高、高水平的专业语言服务师资能力不足及学科建设等诸多问题导致国际冰雪运动赛事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兴起的国际冰雪体育赛事的需求。
三、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策略
全球化一体化的推进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推动力,语言服务人才匮乏是冰雪赛事国际化的最大阻力,因此培养专业技术语言服务人才及高质量的语言服务者尤为重要。由此,在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中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再决定如何培养人。人力资源的储备是提供优质语言服务的关键,也是冰雪体育赛事国际化的有力保障,是国际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一)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提升冰雪体育赛事国际化的语言服务能力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专业的语言服务团队,这就需要国际化专业语言服务人才。因此,各地区应首先明确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所明确规定的“ 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化竞争的人才”标准[13],制定符合国家及地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外语沟通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冰雪体育的国际化人才。要将此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到高校及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制定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培养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语言服务人才是一个长远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依靠高校培养基地多开几门课程。因此,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努力创建一个立体化、多元化和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满足冰雪赛事国际化的需求,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语言服务人才,不断提高语言服务能力。
(二)“政校行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我国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国际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式上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仅仅依靠高校无法满足目前国家及地区的需求。要充分發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促进政校合作、校企联合,并辅之以行业内短期培训项目,采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分层次培养语言服务人才,加大冰雪赛事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能力。
1. 依托高校,促进“政学行企”联合培养模式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利用学科平台,提高语言服务人才的输出能力。自2007年我国增设了翻译硕士专业(MTI),高校可以根据地区的特点,从国家及地区的发展需求、学生的个人发展及语言学习规律出发,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14]。通过增设冰雪体育方向的英语翻译硕士及增加冰雪体育英语的相关课程设置,提升语言服务人才的输出能力。通过政校合作、校企联合的方式,创建人才培养翻译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翻译基地的建设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冰雪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职业理念和职业素养,满足国际化高水平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政校合作及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中可以充分考虑到国家需求、个人发展及学习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规划,提高冰雪体育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外语+冰雪体育”的高水平复合型翻译人才。同时,现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国际化为导向,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用国际视野去思考问题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突出英语的工具性,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冰雪体育赛事专业人才,提升其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话语权,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2. 依托政行企,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地区政府及相关体育赛事管理部门及企业,可以引入高校及社会语言服务机构的教育资源。依托政行企的项目,通过短期培训班、翻译工作坊、专业语言翻译项目等多种培训模式,利用多种渠道和机制,多方面、多元化地提升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建立多层次的科学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不同层次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渠道,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体育活动中来,满足国际冰雪体育赛事对于不同层次的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从核心的竞赛技术人员到外围的服务人员,全方位提高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人才资源库,制定语言服务规范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语言服务团队选拔机制,将专业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评价指标,确保语言服务人才队伍的质量。建立有效的冰雪赛事语言服务人员培养运行机制,形成可传承与借鉴的冰雪运动服务规范与标准,保证人才培养的持续性,提高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线上优质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让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创新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或新媒体上的开放资源,将国内外优质的MOOC/SPOC教学资源引入到教学中,既可以弥补培训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使学习超越时空的限制,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人才培养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网上专业课程,实现校内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跨层次,和校外“政校行企”课程资源共享,整合优化教学优质资源,奠定人才培养的经济基础,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扩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能熟练运用外语,从而掌握国外发展的动态并进行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15],保证各种冰雪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需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资源共享
人才培养的主体是教师,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教师,加强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在目前冰雪体育赛事语言从教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提高地区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能力。因此,要在思想上提升语言教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转变传统单一的语言教学理念,在传授通用语言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知识的培养能力。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加强教师的考核力度,保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大力资助教师参与各种学术交流、出国访学、短期培训等项目,主动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能力[16]。并且通过线上线下“双师”课程培养模式,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教师跨校跨部门的资源共享;通过“政校行企”协同合作,在MTI人才培养中实行“双导师”制,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翻译实务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加实践认知能力,有效提高语言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政府、行业和学校等多资源合作,实现专业和职业共建,知识和技能并重,充分发挥教师资源共享的优越性,真正提高冰雪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能力,满足国际化赛事的需求,使冰雪体育赛事走向国际,登上国际舞台。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提高冰雪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其核心是要提升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能力。因此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利用高校资源,促进“政校行企”协同合作,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整合优质教学及教师资源,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外语+体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大提高我国冰雪体育赛事的国际化水平,满足国家地区对于冰雪体育赛事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恩利.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促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影响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2):37-39.
[2]周美芳,黄卓,程其练.大型体育赛事驱动城市国际化发展研究——以天津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7(2):246-251.
[3]郑敏,王光军.借力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加快杭州城市国际化[J].中国工程咨询,2017(4):64-66.
[4]姜晓红,郭峥.大型体育赛事语言服务的特点[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34(4):74-76.
[5]崔启亮.中国语言服务行业40年回顾与展望(1979-2019)[J].译苑新谭,2019(2):108-114.
[6]DanZhou, Yonglin Chen. Proceedings of the 2017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ports, Arts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ICESAME 2017).[DB/OL]:Atlantis Press,DOI 10.2991/icesame-17.2017.390.
[7]李宇明.语言服务与语言产业[J].东方翻译,2016(4):4-8.
[8]刘韵竹.“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J].人文天下,2019(15):69-73.
[9]张香宇.对外语言服务与中国旅游的“世界化”[J].外文研究,2018(3):99-104+110.
[10]聂喆,孔宪遂,李毅.中国企业“走出去”背景下跨文化商務交际语言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2017(10):44-45.
[11]陆俭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搭桥[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1(2):31-35.
[12]刘春艳.区域性语言服务问题及语言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67-69.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
[14]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1(2):26-32.
[15]谢东华.“一带一路”沿线的语言发展态势及教育应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9):43-45.
[16]梁红,陈海霞.专业技术人才国际化语言素养提升研究——语言素养的培养[J].成人教育,2020,40(8):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