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分析

2021-07-20温春霞李红李彩玲郑进发

中外医疗 2021年13期
关键词:洛韦脑炎病毒性

温春霞,李红,李彩玲,郑进发

阳江市人民医院儿科,广东阳江 529500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病变常累及脑膜及大脑实质,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研究中指出[1-4],约有80.0%患者疾病的诱发因素病原菌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在临床上,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死亡速度快等特点,且随着病不断发展。若治疗不及时,将会产生脑功能损伤等,不仅会留下后遗症,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5]。以脑脊液、脑电图、M R I等进行辅助检查确诊,还有免疫学检查。早期诊治阶段中药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减低患儿后遗症和病死率,可进一步促进患儿身体健康[6]。目前临床尚无针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金标准”,该研究将该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两种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获得不同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诊断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抽搐、惊厥及意识障碍;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该研究;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资料不全、失访或治疗中途死亡;药物过敏;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及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存在其他的炎症疾病;存在血液系统的其他疾病。简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即G组与A组,各40例。G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3个月12 d,最大8.3岁,平均(2.6±0.3)岁;平均病程(2.1±0.3)d。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个月23 d,最大8.9岁,平均(2.5±0.2)岁;平均病程(1.9'±0.2)d。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儿入组后,进行相关的检查,并将结果取回交给管床医师。由医师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对患儿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方法。而对症支持治疗是入组患儿必须接受的治疗手段,包括脱水剂、激素、止惊药、营养对症支持治疗。A组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国药准字H31020582)10 mg/kg+生理盐水100 mL,Q8 h静滴。G组采用注射用更昔洛韦(国药准字H20045795)5 mg/kg+生理盐水100 mL,Q12 h静滴。两组患儿均接受1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照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率。炎症因子水平[7]:全自动血液成分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总数(WBC)、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如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头痛、发热的症状。临床症状评价[8]:经治患儿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意识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体征逐渐消失,意识逐渐恢复正常为有效;除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记录患儿出现的肝肾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减少、精神异常、皮疹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变,G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WBC(×109/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G组(n=40)A组(n=40)t值P值13.61±1.21 13.79±1.11 0.693 0.490 7.55±0.92 9.03±0.86 7.433<0.001 25.300 21.440<0.001<0.001 173.86±20.92 174.01±21.11 0.032 0.975 49.02±4.03 68.61±7.69 14.271<0.001 37.060 29.670<0.001<0.001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G组患儿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头痛、发热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组别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头痛 发热G组(n=40)A组(n=40)t值P值1.73±0.48 3.32±0.79 10.879<0.001 2.38±0.54 4.27±1.03 11.278<0.001 2.76±0.66 6.03±0.75 20.701<0.001 2.83±0.51 5.87±0.62 23.949<0.001 2.96±0.63 4.76±0.55 13.613<0.001

2.3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率比较

G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A组(75.00%),不良反应率(7.50%)低于A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率比较[n(%)]

3 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的诱发因素是机体由于病毒感染,对患儿脑部组织造成损伤[9]。由于损伤部位为脑部组织,因此需要接受针对性的且正确的治疗手段,发病后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将会引起脑部功能的异常如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对患儿家属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者可能对患儿的整个家庭产生不利的影响,破坏家庭和谐,增加家庭日后的负担[10]。由于此病的诱发因素为病毒感染,因此抗病毒、对症支持等均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常用的治疗方法。采取该方法能发挥有效快速缓解患儿症状,进而达到抑制病情发展的有效目的。常见的抗病毒药物较多,而临床中常见的有阿昔洛韦,此药的应用最早起源于上世纪70年,也是临床上病毒性疾病,尤其是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常用的治疗药物,是典型的抗病毒治疗药物,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的复制及生成[11]。但是由于此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因此引起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较高。而更昔洛韦属于阿昔洛韦后研发的广谱抗DNA药物,具有广泛的作用,更高的选择性、活性,并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减少其他组织吸收的情况,相对于阿昔洛韦的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该研究中,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变,G组低于A组(P<0.05)。可见更昔洛韦的抗炎效果更佳,可更好地降低机体内炎症水平。G组患儿呕吐、抽搐、意识障碍、头痛、发热症状的改善时间均短于A组(P<0.05)。可见更昔洛韦可以明显地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减轻患儿的不适症状持续时间,减少对脑细胞的影响。G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A组(75.00%),不良反应率(7.50%)低于A组(27.50%)(P<0.05)。表明更昔洛韦治疗的安全性更高。王凤圈[12]研究中指出,选取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更昔洛韦治疗后7 d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及意识恢复症状消失时间,短于阿昔洛韦片治疗(P<0.05);炎症因子NSE、IL-6、IL-1β水平更低(P<0.05)。与该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中采取更昔洛韦治疗,可以明显地减少患儿机体内炎性指标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升治疗疗效,控制不良反应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洛韦脑炎病毒性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铺棉灸合并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