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疗法治疗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呕吐的疗效观察*
2021-07-20欧会芝陈玉梅
欧会芝,陈玉梅,刘 凡,樊 丽,文 艺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恶心呕吐是麻醉和手术后的第二大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约70 %~80 %,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疼痛不适,或伴有脸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头晕以及血压降低等表现[1~2]。术后恶心呕吐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如果程度严重同样可以造成不良影响,如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以及住院时间延长等[3~4]。虽然现阶段防治恶心呕吐的药物品种繁多,可以起到很好的止呕、镇吐作用,但容易诱发头痛、过敏等不良反应[5~6]。以往采用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热敷以及腹部按摩等措施,效果欠佳,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术是中医药特色疗法之一,具有安全、操作简单及副作用少等优点[7~8]。穴位贴敷疗法已经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通过人体体表穴位吸收药物,再通过经络调节相关脏腑,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本研究于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呕吐,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脊柱手术术后恶心、呕吐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性别不限,年龄18岁~45岁;②手术麻醉均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③自愿接受本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①手腕至前臂有外伤或骨折者;②病理性骨折者;③伴有造血系统疾病患者;④有精神病史和创伤性精神障碍、沟通障碍者;⑤胃部有器质性病变者;⑥无法合作者或不愿合作者。
2 治疗方法
2.1 贴敷药物处方
试验组穴位贴敷药物处方为生姜和砂仁研磨为细末,按1∶1的比例加蜂蜜调成黏糊状;对照组为等重量的面粉和蜂蜜调成黏糊状。取出大约15 g的药膏放在6 cm×6 cm的医用胶布备用。
2.2 穴位的选择标准
采用《针灸学》[9]标准,对患者天突穴、内关穴和中脘穴进行定位。
2.3 穴位贴敷
所有患者均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所有患者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给予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作患者取舒适体位,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立即给予穴位贴敷。首先使用酒精棉球对患者天突穴、内关穴和中脘穴进行消毒,然后将备好的带有药膏的医用胶布贴敷于患者的穴位上,其中试验组生姜-砂仁贴敷;对照组面粉安慰剂贴敷,每12 h更换1次。另外注意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避免发生呕吐物误吸,呕吐后用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自拟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包括①恶心呕吐评分:无,记0分;偶有恶心,但无呕吐,记2分;恶心伴有干呕,记4分;恶心,呕吐量<50 mL,记6分;恶心,呕吐量>50 mL,记10分。②生命体征变化评分:无明显变化,记0分;心率增加10次/min以内,记2分;伴汗出,心率增加10~20次/min,记4分;汗出,心率增加20次/min以上,舒张压升高<20 mmHg,记6分;汗出,心率增加20次/min以上,舒张压升高>20 mmHg,记10分。③疼痛评分: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10]评估,0分~10分。在出现恶心等胃部不适症状时即为0 h,依次类推为,出现恶心等胃部不适症状后的 4 h、8 h、12 h、24 h,记录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及生命体征变化评分、疼痛评分。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生命体征变化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12、24 h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生命体征变化评分和疼痛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变化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3。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恶心呕吐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分)
4 讨 论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观点是延髓呕吐中枢接受身体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前庭迷路系统、大脑皮层中枢和胃肠道迷走神经系统等4个主要功能区域的刺激信号而激发[11]。术后恶心呕吐应积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止呕药防治PONV,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止吐、镇吐作用,但容易引发患者头痛、过敏等诸多不良反应[12]。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属于中医学中一项独特的外治手段,在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辨证用药,在相应的腧穴上进行贴敷,通过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药物在病体的相应穴位发挥作用。
本研究选用天突穴、内关穴和中脘穴为主穴,其中中脘穴是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主治脾胃疾病,有止呕奇效;内关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穴,明代徐凤《针灸大全》将内关穴归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其能调节三焦平衡,宣通三焦气机,调节胃肠功能;天突穴为缺盆之中,任脉也,位于阴维任脉之会,配伍其他穴位有明显的止呕作用。砂仁具有温中、散寒、开郁、下气的功效,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发挥疏通脉络、调和气血、平衡脏腑阴阳作用;同时,砂仁穴位贴敷配合姜汁使用,姜汁既可以温中,也可以止呕,通过温中缓解胃寒诱发的呕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由于脾胃问题导致恶心、呕吐发生,姜汁与砂仁之间的配合可以分别起到消、和、温、补等治疗作用,预防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8、12、24 h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评分、生命体征变化评分和疼痛评分呈下降趋势,且试验组变化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贴敷疗法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呕吐具有较好疗效,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