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钙化及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2021-07-20安卿张峥嵘虞韬杨娅周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室左室冠脉

安卿,张峥嵘,虞韬,杨娅,周露

原发性高血压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常并发心律失常,多由心脏起搏传导异常所致,表现为心律不齐、心动缓慢或加快等,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冠状动脉(冠脉)钙化为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形式之一,是由冠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钙化引起,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所形成的狭窄部位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冠脉钙化[3],其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颈部血管粥样斑块等相关。心室重构是由各种损伤使心脏原有物质和形态学发生变化所致,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4]。研究发现,心律失常与心室重构关系密切[5],但心律失常与冠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冠脉钙化及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分析心律失常与冠脉钙化、心室重构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于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8例(患病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47例;年龄54~74(63.24±10.12)岁。平均收缩压(SBP)为(149.25±6.25)mmHg,平均舒张压(DBP)为(99.24±5.24)mmHg(1mmHg=0.133kPa)。室性早搏31例,房性早搏2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9例。选取同期体检伴高血压无心律失常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5~75(64.25±10.25)岁,平均SBP(145.21±5.57)mmHg,平均DBP(95.34±6.31)mmHg。纳入标准:患者均经心脏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确诊;纳入对象年龄>40岁;患者在72 h内至少出现一次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快速房颤等症状。排除标准:急性感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恶性肿瘤、慢性肝功能损伤、肾功能衰竭、心脏内部构造异常;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有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史、家族遗传病史;不能完全表述既往病史患者。本研究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签字,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主要仪器Somatom Sensation型64排螺旋CT扫描仪(德国Siemens公司),Mortara动态血压检测仪(美国 Mortara公司),HP Sonos 5500超声诊断系统(Philips公司)。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收集收集受试者年龄、抽烟史、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临床指标。

1.3.2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检测冠脉图像应用Somatom Sensation型64排螺旋CT扫描仪,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检测。采用心电图控R波触发单层序列扫描方式,根据心脏大小从主动脉根部至心尖部扫描20~30层,扫描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全程约8~12 s。按照Agatston等[6]方式计算钙化积分(CS):冠脉钙化灶定义为CT峰值>130 HU、面积≥1.0 mm2的病灶。CS由钙化面积乘以CT峰值系数(130~199 HU为1;200~299 HU为2;300~399 HU为3;≥400 HU为4)进行确定。所获得的图像逐层观察,圈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病灶,由计算机自动得出钙化面积和积分。

1.3.3 左心室重构指标的检测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法分析患病组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左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患病组TC、TG、LDL-C、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空腹血糖人数及体质指数、SBP、DB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冠脉钙化积分及左室重构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患病组LAD无显著差异(P>0.05),LN、LVESD、LVPWT、IVST、LVM、LVMI水平明显升高(P<0.05),表2。

表2 两组冠脉钙化积分及左室重构指标的比较

2.3 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心律失常为因变量,以LN、LAD、LVESD、LVPWT、IVST、LVM、LVMI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和常数项是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AD既不是危险因素也不是保护因素(P>0.05),表3。

表3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因素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是肾功能和心血管等靶器官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慢性器官功能衰竭并最终死亡[7]。随着疾病的发展,心律失常是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且血压越高,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越大,二者联系密切[8]。目前临床上除了严格控制血压外,尚无更好办法进一步降低患者靶器官功能受损。研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与靶器官的相互关系,及早预防和控制靶器官的功能衰竭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

董旭等[9]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TC、TG、LDL-C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而HDL-C水平低于健康人群,患者血压与血脂水平呈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患病组TC、TG、LDL、水平及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吸烟人数、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相比无显著差异。与谷凌云等[10]检测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本次检测患病组是高血压心律失常合并冠脉钙化及心室形态学发生改变的患者,自身血脂水平变化大,心脏功能受损严重,与对照组相比,患病组TC、TG、LDL-C水平及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

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室肥厚相关指标(如舒张期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MI)均出现增加现象,血管重构方面则出现降低[11,12]。冠脉钙化积分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密切相关[13]。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患病组LAD无显著差异,LN、LVESD、LVPWT、IVST、LVM、LVMI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患病组可能已发生冠脉钙化及心室重构,应及早采取防控措施进行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心律失常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心衰的发生发展中,既存在心脏水平的结构重构,也存在离子通道水平的电重构,共同构成心律失常的基础[14]。李舒等[15]应用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技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逆转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目前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冠脉钙化的新研究较少,研究多集中在冠脉钙化患者伴随心律失常,或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疾病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LN、LVESD、LVPWT、IVST、LVM和LVMI是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冠脉钙化及心室重构是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重要影响因子,彼此间互为因果,共同参与、构成高血压患者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冠脉钙化及心室重构密切相关,LN、LVESD、LVPWT、IVST、LVM和LVMI是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共同参与和构成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过程。本试验研究人数较少,研究深度不够,高血压心律失常与冠脉钙化和心室重构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心室左室冠脉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