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2021-07-19贾兵江腾吴永红

高教学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

贾兵 江腾 吴永红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开展新形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结合园艺产业发展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多层次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改善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条件,挖掘实践教学的思政资源,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近两年来,园艺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竞赛,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6项,其中国家级实践活动和赛事获奖27项;近四年来,园艺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7.8%以上;连续四年荣获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校红旗团委等称号。2019年,园艺专业被评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关键词:一流本科;园艺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7-0136-04

Abstra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a prominent aspec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Recently, the Horticulture Schoo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been actively carrying out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the new situation, revis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constructing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y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horticulture industry, improving the experiment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ondi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putting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all aspec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s a result, students majoring in horticulture have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ey have won 36 awards at or above province level in total, including 27 awards in national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competitions. Furthermor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horticulture undergraduates in the past 4 years has been stable at 87.8% or above. Horticulture School was gloriously awarded as the Advanced Collective for School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and the Red Flag League Committee of the School for four successive years since. In 2019, Horticulture Major was rated as the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in Anhui Province, and in 2020, it was rated as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Keywords: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horticulture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安徽農业大学是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园艺学是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园艺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徽园艺产业所占比重逐年提高,新品种、新技术与新模式快速更新,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对园艺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实践教学成为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1]。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专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教育部提出“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把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起着关键作用[3]。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核心使命是培养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培养[4]。

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积极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和“双基”标准化建设,开展新形势下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立足“乡村振兴”和“美好安徽”建设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大比例提高实践教学学时,规范实践教学活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多层次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改善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建立布局合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之间的协作机制,并建立一套能平稳运行的校内外基地运行方案,使学生的教学实践经常化、制度化;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形成育人合力,着力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实践教学活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安徽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精神,规范教育教学管理,结合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建设,在研究学习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高校实践教学建设的基础上[5-8],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际情况,于2019年12月,对园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2019版)。总学时160学分,其中课内理论教学不低于112.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70%,实验教学不低于13.5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34.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30%,包括基础实验教学、核心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训练。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缝对接,培养了学生在园艺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创业方面的学分,构建基础实验操作、核心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等三大模块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模块化设计,便于教学统筹和管理,能有效减少实践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基础实验教学包括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不同方向课程实验(园艺专业分为果树、蔬菜、花卉3个方向)和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核心实践教学包括春夏季实习、秋冬季实习、专业农事操作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训练包括素质拓展、现代农业实训、创新实践学分、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主要通过学院各科研团队、导师,来进行本科生科研、特长培养。

学院鼓励以志趣相投的大学生小组为活动单位,可跨学科专业、跨学院组建,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积极申报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院所有本科生必须参加大创团队,如不能获得校级以上立项,全部列为院级大创项目,由学院或科研团队进行资助,结合校院二级管理,在学院年终考核中承认指导老师的教学工作量,做到本科生人人进团队,人人有项目。

(三)充分利用校内外学生创新创业多层次培养平台

在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背景下,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建立多维度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尤为重要,也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8]。园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包括学院、学校和国家级、省级平台(见图2),通过参加各类大讲堂、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技能竞赛等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科研创新能力,有效巩固实践教学成果,推动“双创型”人才培养,弘扬“立于园,成于艺”的园艺精神。

园艺果树冬季修剪大赛、园艺平面压花、插花设计大赛是园艺专业传统赛事,旨在培养学生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丰富了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园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以“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主题,正确地引导学生勇于挑战职场,强化职业规划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也能够引导观赛的同学们未雨绸缪,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园艺“爱农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合专业特色,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创业启蒙与案例分享、创业基本功与精益创业方法论为全校选修课程,对选课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启蒙、成功案例分析、创业方法的掌握,为今后创业提供知识储备;“神农大讲堂”“农耕文化节”已成为安农人的品牌文化,增强了同学们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意识;“兴农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爱农兴农意识,培养“一懂两爱”专业人才。

学院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并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推动园艺专业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实践教育角度出发,引导和激励园艺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园艺产业发展;鼓励本科生积极参加“创青春”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以“中国梦,创业梦,我的梦”为主题,增强园艺专业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

(一)改善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条件

获批建设国家中原山地特色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也是安徽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园艺作物资源圃,项目总经费1200万元,其中,投入约600万进行了安徽农业大学庐江科技园智能玻璃温室、连栋大棚、基础设施、园区绿化美化建设,投入约500万元添置新型试验设备。同时,对园艺学院实践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按照实验性质进行了分类建设,打通了科研团队试验平台与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学院科研公共平台实验室、PI团队实验室也向本科生开放。与2018年相比,本科生专用实验室由过去的11个,增加到现在的24个,总面积由过去976m2增加到现在的1486m2,实验室条件大大改善。2020年,园艺学获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支持,为科研平台和本科生教学平台建设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年度到账经费1000万元,主要用于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二)建立布局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

依托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八大综合试验站,每个试验站占地500亩,均成立有园艺产业联盟,试验站配有学生宿舍和教室,园艺学院均安排本科生进站实习,并本着质量优先、互惠共赢、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省建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1个(见图3),为本科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实践基地制度建设

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9]。园艺学院建有领导班子“六联系”制度,即每名班子成员任期内,固定联系1个系、1个党支部、1个实习基地、1个班级、1个学生宿舍、1名以上青年教师。同时,园艺学院与企业合作成立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組,负责人由系主任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担任,对实习工作进行协调、统筹与决策,组员由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同时,为保证基地运行,制定了《园艺专业本科生实习管理办法》《园艺专业本科生实习守则》《园艺专业本科生岗位实习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及有效规范执行,为基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合理利用、优势互补,形成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一套能平稳运行的校内外基地运行方案,使学生的教学实践模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三、挖掘实践教学的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10]。安徽农业大学将实践育人工作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1]。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将思政育人工作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实习中,通过服务“三农”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分析、安徽农业大学先辈们开创的大别山道路和说身边故事,来感化学生,如胡承霖老师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信念,把如何让农民丰收、过上富裕的日子作为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使命,90多岁仍坚持在小麦生产第一线;园艺学院董丽丽老师,带领安庆市妙山区村民种植“金丝皇菊”脱贫致富,获评“安徽好人”;园艺学院汪承刚、贾兵等一大批优秀专家群体服务“三农”,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贡献园艺力量等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培養了学生深知“三农”、心系“三农”、热爱“三农”的情怀。

四、结束语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投身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积极性,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的学生数及发表论文数逐年增加。近两年来,园艺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竞赛,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6项,其中国家级实践活动和赛事获奖27项,省级实践活动和赛事获奖9项。园艺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87.8%以上,考研升学率稳步提高至36.1%,连续四年荣获校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校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9年,园艺专业被评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又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参考文献:

[1]王然,梁永平,王永章,等.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4):103-106.

[2]张明亮,刘鹰,孔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海洋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8,9(14):11-52.

[3]李修伟,梁亚萍,董辉,等.“双导师”制度下农业院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2):310-311.

[4]肖文,胡娟.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的原则与路径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2):44-46.

[5]杨丽婧,安泽山,陈佰鸿.农林院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J].高教论坛,2017(7):61-64.

[6]黄远,程菲,张俊红,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1):68-71.

[7]孙锦,郭世荣,束胜,等.构建农业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00-103.

[8]常青,李力.高校“多维型”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40-144.

[9]王丽玫,李笑芳,谭永波,等.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0(2):105-107.

[10]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29(1):5-9.

[11]孔海燕,巫厚长,秦娟,等.专业实践教学中思政育人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9(3):134-140.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