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养生有“三忘”

2021-07-19赵非一

祝您健康 2021年5期
关键词:蓝天野舞台创作

赵非一

蓝天野生于1927年,祖籍 河北饶阳。1944年开始从事话 剧事业。在从事表演艺术的同 时,蓝天野一直潜心于中国画 的学习和创作,20世纪60年 代初,受到中国画大师李苦禅 先生、许麟庐先生的指点和赞 许。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 身心投入中国画的创作。1994 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参加 文艺界名人书画展。1995年6 月,在北京,与梅阡、凌子风 举办三人书画联展。1995年8 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 画展。1996年8月,在日本福 冈市举办三人画展。1998年10 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二次 个人画展。展览均获得巨大成 功。蓝天野坚持“勤于笔墨, 独辟蹊径”的创作思路,作品 饱含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深厚的 文化内涵,受到海内外人士的 喜爱,作品被争相收藏。

见到蓝天野先生前,或许 会忐忑于能否与这位历经九十 余载人间沧桑,体验七十余年 舞台人生的表演艺术家成功“对 话”。然而,于意料之外却亦在 情理之中的是,这位温文儒雅、 精神矍铄的老人,可以独自滔 滔不绝地与你讲述他的故事、 他的感悟若干小时之久。

在蓝先生的画室中,一眼望去,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剧照、画作、奇石、书籍人生四宝,足以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老人家逾半世纪走过的艺术道路。在这条看似漫长的道路上,无论驻足舞台,还是潜心笔墨,先生始终不曾迷失通往“彼岸”的方向。艺术道路的“彼岸”是什么?诚如蓝老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反复言说的一句话:“艺术创作总要有一点不同的东西”。走出凉意习习的画室,再次置身众声喧哗的现名人与养生实世界,你或许也会感慨于那些无论以工业化方式批量生产的“藝术产品”,抑或标新立异般超前诞生的“艺术作品”,似乎都偏离了艺术创新最适宜的温度。

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绘画,执着于艺术一生的蓝天野到底在岁月中经历了什么、又在思想上沉淀了什么?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吧……

忠于艺术,不辞艰辛

北京西城报子胡同有一个 典型的老北京院落,著名话剧 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就出生在那 儿,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五 世同堂。从他记事起,就几乎 每个晚上都在戏园子里度过。 母亲很爱看戏,蓝天野从小就 跟着她看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金少山、郝寿臣和科班的娃娃 戏。祖父对他很溺爱,每天晚 上都给他讲书。他还不识字时, 就听遍了《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聊斋》……

蓝天野自幼还喜欢画画, 画“小人书”、画插图,上学时 常在课堂上偷偷给老师画像, 曾在学校壁报上发表“每期一 师”的漫画专栏。同时,他还 在学木刻、做木雕、剪制皮 影……高中没念完,蓝天野就 考入北京艺专油画系。

后来,蓝天野干了戏剧这 一行,他是老版《茶馆》里意 气风发的秦二爷、《封神榜》 里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渴望》 里温文儒雅的老父亲。卸下演 员的光环,做回自己,他是琴 棋书画、花鸟鱼虫几乎无一不 精、无一不通的蓝天野。他是 怎么让那些角色、那些故事走 进人心的?蓝天野说,他所演 的所有故事,“说到底都是生 活,都是像挖矿石一样挖掘出 来的” 1952年,北京人艺正式成立。剧院建成的第一件事, 不是排戏,而是把全院所有的 导演、演员分成四大组,下厂、 下乡,体验生活。为了排一部 反映农村生活的戏,蓝天野在 北京房山的岗上大队一待就是 半年。当时的岗上大队书记吴 春山是全国农业劳模,他经常 忙得顾不上回家,就在牲口院 里凑合睡觉,院里有一间屋, 一张炕。蓝天野就随着大队书 记一起生活,也睡在牲口院的 炕上。每天种地、喂牲口、遛 牲口,半年下来,他几乎成了 “村里人”有人不禁问:“为了一部戏,还没拍就在农村待 上半年,费时费力,至于吗?” 蓝天野说:“演出一结束,当时 的市委书记就跑到后台来问, '演得这么真,你们体验生活体 验了多久啊?看吧,明眼人 一看心里就有数了。”

正如蓝天野感悟的那样, 戏是人物之间的碰撞,是磨出 来的。同样,演员演一个人物, 是在规定的情境里面,不同角 色之间互相交流磨出来的。这 个人物是活生生的,里面要有 演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 的真实感悟,这不是技巧的问 题。真正的创作,靠的不是空 洞的技巧,而是扎实的生活。 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

“创作”养生,无欲则刚

拍戏演出之余,蓝天野也 是一个很“会生活”、很“懂生活” 的人。养鱼、集邮、养花、弈棋, 无不涉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作为演员,各方面的爱好与修 养都需要!”

近年来,蓝天野谢绝了一 部部片约,潜心作画,终于大 器晚成。

几年前,蓝天野在中国美 术馆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著 名画家许麟庐应邀赶来助兴, 并欣然为蓝天野题词“勤于笔墨,独辟蹊径”。

蓝天野的养生观也与画有 关。在他看来,长年不懈坚持 书画创作本就十分契合养生之 道。“人一旦沉入其中犹如进入 一个安宁世界,注意力集中, 摆脱了杂念,呼吸平和,心得 到平静,尤其是创作山水画, 描绘对象为青山绿水,人犹如 进入画中畅游,就更感到心旷 神怡,美术史上很多著名的山 水画大师都是高寿。”蓝天野对 自己的感受是,舞台演出使他 长年保持着充沛的体力,而潜 心画画则让他拥有活跃的思维。 二者结合,既活动筋骨,又锻 炼大脑;既增强体质,又加深 记忆。“西方学者做过调査,寿 命最长的往往是那些用脑勤奋、 积极思考的作家和发明家,人 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勤于思考 和写作,大脑衰退越缓慢,教 育让大脑拥有了更多的认知资 源储备来对抗衰老的进程。俗 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这个动 字,不仅指身体要动,大脑也 要多动。水越流越活,脑越用 越灵,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是神之本,神强必然长寿。 我虽然不是作家、也不是发明 家,但是舞台演出和画画也可 以看作是写作和发明 的过程。说到底,寫作和发明 就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 我去演活一个人物是舞台创造; 我去绘制一幅图画更是一种创 造。而且,这两者都需要动脑”。

蓝天野还说,可以用“无 欲则刚”来形容自己的养生态 度。因为在他看来,养生主要 养的就是一种心态,具体来说 就是“忘形、忘劳、忘年”。

忘形:人重视修身养性可 以使自己忘却形体的存在。这 对养生十分重要。因为高尚的 道德修养,可助你坦然地面对 万事万物。即使身患疾病,也 多能泰然处之,不焦不虑、不 消极,自然有利于战胜病魔, 使身体健康。

忘劳:能够任劳任怨地参 加一些适当的、有节奏的工作 或劳动,并把它看作是生活的 一大乐趣,这有益于健康。相反, 过于追求舒适,四肢不勤,怕 苦怕累,只会有损健康和寿命。

忘年:不要总想“人老了, 不中用了”,这只会徒增烦恼。 老人如能忘掉年龄,多想自己 还“年轻”,这对延缓心理衰老 大有益处。事实证明,老人常 参加社交活动,尤其与年轻人 多交往,可起到“忘年”效果, 使自己也觉得青春永驻。

人总有情志变化,但这类 精神活动过度强烈或持久,容 易成为一种致病因素。有言道: “忘情则无烦。”就是说,面对 喜怒哀乐之事,要神情超脱。 蓝天野对人生的解读颇为深刻, 他说:“忘却昨日的是非,不自 忧,不自悲,不沉沦;面对现 实中的不幸或打击,做到视有 若无,豁达宽容。这样你的心 境定会开阔,生活才有阳光。”

记者手记:

中国书画讲究用笔的轻重、 顿挫、快慢的“和谐”,讲究画 中的空间、留白、线条之间的“平 衡”,这就好像中医对健康的 理解:各脏腑系统平衡,阴平 阳秘方有健康。用笔的轻重顿 挫及快慢,也如同生命中的律 动 心跳和呼吸,有深有浅、 有强有弱。“琴棋书画诗酒茶” 是谓七雅,若是能在提笔书画 的过程中心平气和,凝神专注 在笔墨之间,气随心转,专心 致志地去完成一幅作品,心手 一致,养心入静,万念俱消, 相信必然是能达到愉悦身心的 体验的。

猜你喜欢

蓝天野舞台创作
『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的养生心得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一墙之隔》创作谈
“姜子牙”蓝天野随性养生记
“少年”蓝天野
蓝天野的几次别离
创作随笔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