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黑暗人格、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2021-07-19边盛楠李凤齐齐春辉张振
边盛楠 李凤齐 齐春辉 张振
摘 要 为探讨黑暗人格与职业院校学生的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采用黑暗人格量表、简版自我控制量表以及中文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对江苏、陕西两所职业学校的72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2)黑暗人格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3)中介模型表明,自我控制在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黑暗人格;自我控制;攻击行为;职业院校学生
分类号 B848.4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7.001
1 引言
黑暗人格是指由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以及精神病态三种反社会性人格特质组成的人格特质群(耿耀国, 孙群博, 黄婧宜, 朱远征, 韩晓红, 2015)。作为人格特质,马基雅维利主义表现为善于操纵和算计、注重结果、忽视道德等;自恋表现为渴望赞赏、自我吹嘘、具有优越感等;精神病态表现为冷酷无情,行为冲动、寻求刺激、缺乏焦虑等(秦峰, 许芳, 2013),这三种性格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有社会恶意(Paulhus & Williams, 2002)。因此,黑暗人格常被看作一种不受欢迎的人格特质群。现有研究显示,早期逆境、家庭功能等因素都會影响个体黑暗人格的形成(赛雪莹, 古静静, 朱雪丽, 杨敏齐, 余洁静, 詹婷婷等, 2020; 赵宝宝, 金灿灿, 吴玉婷, 2018)。
攻击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可能存在于学校、社区、网络等环境中。由于攻击行为在学生群体中发生的频率较高,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注。此外,职业院校学生比普通学校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他们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大,因此,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攻击行为是指个体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身体或心理而产生的一种行为(李文娟, 刘鲁蓉, 林婧, 曾雪琴, 周蕾, 蒋雨婷, 2017)。个体实施攻击行为后,可能会给被攻击者带来伤害,严重时,由于被攻击者受到自身及外在因素的影响,甚至会采取自杀这类极端行为(于邦林, 李娟, 刘伟, 高鑫, 曹秀菁, 2020)。以往研究中,暴力暴露、特质愤怒、自尊等因素都可以预测攻击行为的出现(曹杏田, 张丽华, 2018; 侯璐璐, 江琦, 王焕贞, 李长燃, 2017; 张林, 刘燊, 徐强, 吴晓燕, 杨梦圆, 2017)。现有研究已经表明,黑暗人格可以正向预测攻击行为产生,个体黑暗人格水平越高,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郭伟伟, 2017)。目前关于人格特征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探讨黑暗人格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自我控制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种内部因素,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通过自我控制增加或者减少某种行为的出现,采取更适应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Heatherton & Todd, 2011)。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可以负向预测攻击行为的产生,即当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高时,其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较低(齐春辉, 张振, 张倩倩, 2019)。已有研究表明黑暗人格与自我控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赵宝宝等, 2018),同时,作为生物进化论之一的生命史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命过程和周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有机体为了在生存、生殖竞争中获胜,他们会根据环境对自己的生物能量和物质资源的分配进行权衡,从而建立起个体的生命策略。当个体处于高不确定性的环境时,他们倾向于采取快速生命策略,而黑暗人格和自我控制是个体执行快速生命策略的表现,两者可能共存(秦峰, 许芳, 2013; Jonason & Tost, 2010),因此,本研究假设黑暗人格可以预测自我控制。
攻击行为是反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严重时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以往研究表明,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攻击行为的产生,也就是说,自我控制能力高的个体,其攻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比较低。同时自我控制理论假设,个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往往会忽略他人利益,存在犯罪的可能,而个体内在的犯罪潜质被激发时会产生犯罪行为,因此,使个体远离犯罪的力量是对长远利益的考虑。这一理论认为,犯罪是刺激的,它的出现是偶然的,是一种不理性决策的过程,而个体的低自我控制能力是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屈智勇, 邹泓, 张秋凌, 2006),因此,本研究假设黑暗人格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地影响攻击行为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黑暗人格为预测变量,自我控制为中介变量,攻击行为为结果变量,探究黑暗人格对职业院校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理清攻击行为的产生机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职业院校学生的攻击行为的出现做出合理解释,为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方向,提供值得参考的意见,从而使老师、家长可以从不同的方面采取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江苏、陕西两所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50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共有721份,有效率为96.13%。本研究的全部被试中,男生共595人(82.52%),女生共126 人(17.48%),独生子女共181人(25.10%),非独生子女有540人(74.90%),被试的平均年龄为18岁。
2.2 研究工具
2.2.1 黑暗人格量表
本研究采用耿耀国等人修订的中文版黑暗十二条量表(Dirty Dozen)(耿耀国等, 2015),该量表共12个题目,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神经病态三个维度。采用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无反向计分题目,得分越高表明黑暗人格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
2.2.2 简版自我控制量表
本研究采用Unger等修订的中文简版自我控制量表(Brief Self-control Scale)测量自我控制能力(Unger, Xiao, & Ybarra, 2016)。该量表共13个题目,包括冲动控制、健康习惯、抵御诱惑、专注工作和节制娱乐五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赞同”,5表示“完全赞同”。无反向计分题目,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控制能力越强。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为0.78。
2.2.3 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
本研究采用张文武等人修订的中文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测评攻击行为(张文武, 吕梅, 杜琳, 杜亚松, 2009)。该问卷共12个题目,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四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无反向计分题目,分数越高表示攻击行为越强。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
2.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24.0 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黑暗人格及其各维度进行分析;其次,采用 Harman 单因素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再次,通过相关分析,探讨黑暗人格、自我控制以及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使用回归分析、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3 结果
3.1 职业院校学生黑暗人格及其各维度现状
3.1.1 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各维度的差异
对黑暗人格及其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t=2.96, p=0.003),具体而言,独生子女学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精神病态水平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详见表1)。
3.1.2 黑暗人格及其各维度的性别差异
对黑暗人格及其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黑暗人格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详见表2)。
3.2 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采用 Harman 单因素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对所有的测量题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共有9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被提出,并且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22. 51%,小于40%的判断标准,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3.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黑暗人格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r=-0.40, p<0.01),黑暗人格的分维度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以及自恋均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47, p<0.01);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48, p<0.01),其中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与攻击行为相关程度较高,自恋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程度较低(详见表3)。
3.4 中介效应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黑暗人格对攻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 =0.48, p<0.001);黑暗人格对自我控制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40, p<0.001);当黑暗人格和自我控制同时预测攻击行为时,黑暗人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β =0.35, p<0.001),自我控制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攻击行为(β=-0.32, p<0.001),这说明自我控制在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黑暗人格可以直接影响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地影响攻击行为(详见表4)。
如表5所示,间接效应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3,占总效应的27.08%),也就是说,自我控制在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黑暗人格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72.92%,说明黑暗人格水平越高,个体的攻击行为倾向越高(效应值为0.35),此外,根据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自我控制的中介路径如图1所示。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的黑暗人格水平,其中,独生子女学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与精神病态水平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这一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李盼盼, 2020)。也就是说,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的独立性强,自制能力较差,更容易养成冷漠的性格,人格特质更偏向反社会性,因此,独生子女出现攻击等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结果表明,黑暗人格可以正向预测攻击行为的产生,其中,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与攻击行为相关程度较高,自恋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程度较低。具体来说,个体的黑暗人格水平越高,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以往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果(王博晨, 金灿灿, 赵宝宝, 计艾彤, 2020)。一般攻击模型认为,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通过改变个体的内在状态变量进而诱发个体产生攻击行为,对大多数个体来说,攻击行为可能不经常发生,但是对于拥有黑暗人格个体来说,攻击行为是一种特质性行为,如果个体的黑暗人格水平较高,那么攻击行为很有可能会经常发生(吴晓燕, 祝阳君, 方圣杰, 张林, 2012)。
本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在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个体出现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降低黑暗人格水平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郭伟伟, 2017)。另一方面,黑暗人格可以通过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间接地降低攻击行为的产生。本研究中,黑暗人格通过自我控制对攻击行为间接产生影响这一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08%,因此,可以通过降低黑暗人格水平来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体的低自我控制是犯罪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屈智勇等, 2006),本研究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依据,通过研究发现,自我控制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攻击行为的产生,具体来说,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的学生其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更高,而自我控制能力较高的学生其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更低,这一结果也与大多数研究相一致(陈容, 崔文肖, 雷浩, 刘衍玲, 2012; 齐春辉等, 2019)。在以往研究中,I3理论提供了一个综合的框架连接自我控制和攻击,这一理论认为刺激、激化、抑制三个过程共同组成了攻击行为。在抑制过程中,自我控制可以克服个体攻击性冲动的可能性,当抑制的强度超过了攻击性冲动的强度时,个体表现出非攻击性,即高自我控制可以降低攻击行为发生可能性(Denson, Dewall, & Finkel, 2012)。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明确自我控制、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同时,更进一步发现了攻击行为的中介作用机制,即自我控制在黑暗人格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攻击行为的干预做出了贡献。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第一,选取的被试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均是职业院校学生,未来研究应扩大被试的范围,同时要注意男女比例基本保持一致。第二,本研究采取的是横断研究,存在局限性,不能揭示黑暗人格对攻击行为影响的动态变化,未来研究可以使用追踪研究的方法考察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此外,本研究只考虑了一个中介变量,即自我控制,未来研究时应全面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尽可能地完善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从而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降低攻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曹杏田, 张丽华(2018).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2(7), 574-579.
陈容, 崔文肖, 雷浩, 刘衍玲(2012). 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1(8), 751-753.
耿耀国, 孙群博, 黄婧宜, 朱远征, 韩晓红(2015). 黑暗十二条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 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中文版的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2), 246-250.
郭伟伟(2017). 黑暗三联征与人际关系和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郑州: 郑州大学.
侯璐璐, 江琦, 王焕贞, 李长燃(2017). 特质愤怒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基于综合认知模型的视角. 心理学报, 49(12), 1548-1558.
李盼盼(2020). 黑暗三联征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郑州:郑州大学.
李文娟, 刘鲁蓉, 林婧, 曾雪琴, 周蕾, 蒋雨婷(2017). 大学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惩罚倾向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5(8), 1194-1198.
齐春辉, 张振, 张倩倩(2019). 大学新生观点采择、人际信任在自我控制与攻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心理技术与应用, 7(7), 409-415.
秦峰, 许芳(2013). 黑暗人格三合一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21(7), 1248-1261.
屈智勇, 邹泓, 张秋凌(2006). 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的青少年犯罪研究. 中国心理衛生杂志, 20(10), 22-24.
赛雪莹, 古静静, 朱雪丽, 杨敏齐, 余洁静, 詹婷婷等(2020). 早期逆境与黑暗人格三联征: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8(2), 157-161+215.
王博晨, 金灿灿, 赵宝宝, 计艾彤(2020). 中学生黑暗人格同伴关系和网络欺凌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41(2), 243-246.
吴晓燕, 祝阳君, 方圣杰, 张林(2012). 关于攻击行为研究的新进展.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14(1), 56-59.
于邦林, 李娟, 刘伟, 高鑫, 曹秀菁(2020). 大学生攻击行为和自尊与自杀风险的关联. 中国学校卫生, 41(2), 228-231.
张林, 刘燊, 徐强, 吴晓燕, 杨梦圆(2017).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学报, 49(1), 50-59.
张文武, 吕梅, 杜琳, 杜亚松(2009). 12-条目攻击问卷(aq)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精神医学, 21(3), 136-139.
赵宝宝, 金灿灿, 吴玉婷(2018).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 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6), 1146-1151.
Denson, T. F., Dewall, C. N., & Finkel, E. J. (2012). Self-control and aggress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1), 20-25.
Heatherton, & Todd, F. (2011). Neuroscience of self and self-regula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2(1), 363-390.
Jonason, P. K., & Tost, J. (2010). I just cannot control myself: the dark triad and self-control.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6), 611-615.
Paulhus, D. L., & Williams, K. M. (2002).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narcissism, machiavellianism, and psychopath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6(6), 556-563.
Unger, A., Bi, C., Xiao, Y. Y., & Ybarra, O. (2016). The revising of the tangney self-control scale for Chinese students. Psych Journal, 5(2), 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