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寒湿凝滞型临床观察
2021-07-19李亚军葛亚博
李亚军,葛亚博
(1.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河南 方城 473200;2.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 00)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导致的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疾病,对于早期即疼痛期而言,减轻肩关节周围组织急性炎症损伤,缓解疼痛是关键[1]。本研究用综合方法治疗疼痛期寒湿凝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5例,均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疼痛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男20例,女42例;年龄40~70岁,平均(59.63±2.63)岁;病程1~6年,平均(3.23±0.89)年;疼痛部位为左肩15例,右肩27例,双肩20例。观察组男18例,女45例;年龄41~69岁,平均(59.58±2.52)岁;病程2~6年,平均(3.35±0.76)年;疼痛部位为左肩14例,右肩30例,双肩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骨伤科学》[2]中关于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且为寒湿凝滞的辨证分型:酸痛沉重,夜间明显;关节活动受限,受寒后更甚,舌暗紫,脉沉紧;年龄40~70岁。
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慢性感染疾病;②合并肩部骨折尚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症;③对研究药物过敏,针灸不耐受;④脱落病例。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注意肩部保暖,营养均衡,适当进行肩关节运动等。予推拿治疗。患者保持坐立位,采用中医推拿手法(点、摇、按、拔伸、一指禅推)等在患者患侧肩前部、上臂内侧进行推拿,重复数次,同时配合患肢行被动外展、外旋等运动。1次15~20min,日1次。连续治疗3周。
观察组加用肩三针温针灸联合乌头汤加减治疗。①肩三针温针灸:以肩前、肩髎及肩髃为主要穴位,根据疼痛部位针穴位,其中肩前、外侧分别针刺手三里、合谷、外关、小海,肩内侧取尺泽、太渊,肩胛部针刺天宗,取一次性针灸针,直刺穴位0.5~1.0寸,施平补平泻法,得气留针,在针柄上套上2cm左右的艾条,确保艾条尾部和皮肤保持2~3cm距离,点燃施灸,30min后出针,每天1次,连续治疗3周。②乌头汤加减:药用怀牛膝30g,丹参20g,白芍15g,制川乌12g,黄芪12g,白芷12g,甘草9g,麻黄6g,细辛3g。日1剂,水煎取汁200mL,早晚温服。连续治疗3周。
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3]:治疗3周,肩部无疼痛感且活动度正常为显效;肩部疼痛感基本消失且关节活动度好转为有效;肩部疼痛度和活动度无改善为无效。
中医证候评分[4]: 对主证肩部瘀肿、肩部痛等及次症畏风恶寒、肩部擦沉重等予以量化评分,其中主证无计0分,轻计2分,中计4分,重度计6分;次症则对应0分,1分,2分及3分,总分0~18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重。
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型号:LST003)以酶联免疫吸附法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
不良反应:记录晕厥、恶心呕吐情况。
用SPSS22.1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观察组(11.21±1.35)分、对照组(11.19±1.3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2,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观察组(4.28±0.59)分、对照组(6.85±2.21)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8.851,P<0.05)。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
组别 例 IL-1β(ng/mL) 5-HT(ng/mL) 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 124.23±10.25 65.95±9.68 24.23±3.05 13.25±2.02 13.26±3.25 6.58±1.28对照组 62 125.04±10.34 105.67±8.97 25.01±3.07 16.35±2.24 13.38±3.28 10.58±2.35 t 0.440 23.801 1.425 8.121 0.205 11.791 P 0.661 <0.001 0.157 <0.001 0.838 <0.001
续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
续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
组别 例 SP(ng/L) β-EP(ng/mL) PGE2(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3 684.52±98.65 478.25±60.27 172.16±23.69 265.84±38.22 50.23±9.22 23.65±5.39对照组 62 685.07±99.01 540.26±70.84 173.04±23.78 230.51±35.42 50.29±9.26 31.85±4.88 t 0.031 5.267 0.207 5.362 0.031 5.267 P 0.975 <0.001 0.836 <0.001 0.975 <0.00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7%。对照组出现1例晕厥,发生率1.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325,P>0.05)。
5 讨 论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者为风寒暑湿之气中于脏腑,阳气虚弱,肝肾不足,致气血运行不畅,或外伤劳损引起经脉滞涩,日久寒湿内结,气血凝滞而发病。治疗仅单纯予以推拿手法无法达到内外兼治。因此应以补益肝肾、调补气血,同时温经通络、活血定痛为主要治疗原则。乌头汤方中细辛,制川乌温经止痛祛风除湿,麻黄祛风宣痹,黄芪、丹参益气固表,怀牛膝、白芍和甘草缓急止痛、通利关节。诸药合用,共奏散寒除湿,化瘀通络之功。肩三针温针灸以肩前、肩髃和肩髎为治疗穴位,肩前穴为经外奇穴,针刺肩前穴可舒筋活络,针刺肩髃可达疏风利结之功,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针刺可祛风通络,三针齐刺行气活血,调节手三阳经之气血,祛风除痹,同时借助温针灸的热效应,促进局部血管扩张,以疏风散寒。乌头汤和肩三针温针灸联用不仅可达内外兼治的效果,同时能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说明肩三针温针灸联合乌头汤加减治疗疼痛期寒湿凝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乌头汤中麻黄散寒凝、细辛助肾阳,麻黄其有效成分可激活香草酸活化因子-1,进而促进外周循环改善,缓解疼痛[5];制川乌祛风除湿,经脉畅通,与白芍配伍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双相调节细胞免疫[6]。结合肩三针温针灸,以肩前、肩髃和肩髎穴位为主要穴位进行刺激,借助艾灸的热效应逐渐向肌层深部传达,与针刺同时施用,进一步提升局部组织温度,促进血管扩张,在松解神经根粘连的同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痉挛状态,提高治疗效果。两者联合内可发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功效,外可调节手三阳经之气血、祛风除痹。两者产生协同效应且内外兼治,以提高临床疗效。另外,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肩三针温针灸联合乌头汤加减治疗不良反应少。
肩关节周围炎是无菌性炎性反应,疼痛期主要以肩关节及其周围急性炎症反应为主,当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关节周围组织劳损后其菌斑炎症细胞将发生浸润,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降低,而引发局部组织发生水肿,进而刺激疾病组织,导致肩关节关节滑膜中出现炎症性渗出,大量炎性介质被释放。其中PGE2、IL-1β和TNF-α是参与整个炎症过程的重要因子,5-HT则广泛存在于神经突触中,当机体受到疼痛刺激后将大量释放入血;β-EP则能与吗啡受体结合,抑制SP、5-HT等介质释放,阻碍信号传递。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IL-1β、TNF-α、5-HT、PGE2及SP较对照组低,β-EP较对照组高。说明肩三针温针灸联合乌头汤加减治疗疼痛期寒湿凝滞型肩关节周围炎可改善炎症水平。乌头汤方中黄芪、丹参益气固表,黄芪有效成分黄芪总黄酮可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同时能负调控NF-κB 信号通路,以发挥抗炎作用[7];丹参其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能通过改善微循环,扩张小血管;细辛其挥发油可抑制白细胞游走,抑制炎性组织液中组胺释放,进而改善炎症反应[8]。另外,肩三针温针灸将针刺、温灸及温针与一体,借助温针灸的温热作用,刺激穴位,在增加椎基底动脉血供的同时促进拮抗炎症因子释放,以削弱炎症对机体造成的刺激,恢复肩关节周围经脉正常气血运行,且温针灸激活内啡肽系统,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机体内白细胞吞噬功能得以增强,进而促进肩关节液吸收,降低其内部压力,以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肩三针温针灸联合乌头汤加减治疗疼痛期寒湿凝滞型肩关节周围炎可改善炎症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