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对听障儿童攻击行为、语言能力的影响

2021-07-17李军张海迪王守玺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康复训练言语

李军 张海迪 王守玺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觉器官结构受损、功能障碍等导致听力损失,通常存在不同程度语言与认知障碍[1]。听障儿童语言的缺失不仅影响其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其社会认知情境的错误判断[2]。听障儿童相比正常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受损,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3]。出现攻击行为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关注、实物或逃避,攻击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如咬、推、踢等,言语攻击,如侮辱、嘲笑,自我伤害如抓伤自己、撞击自身头部等,以身体攻击为主[4]。语言康复训练可促进患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积极行为支持策略为针对个体的行为干预手段,目的是减少个体问题行为,增加积极行为。该干预手段可通过教导患儿克服攻击行为的积极行为,从而增加患儿良好行为、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积极行为支持有助于改善儿童攻击行为[5]。本研究对听障患儿采用积极行为支持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干预,观察其对患儿攻击行为、语言能力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听力障碍患儿12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听力障碍诊断标准,年龄5~13岁;②母语为汉语普通话,在校期间活动参与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存在攻击行为;③无精神性疾病;④患儿家属及老师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脑外伤、癫痫;②临床资料不完整。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被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62例,男/女为34/28,年龄5~12岁,平均9.24±0.86岁。对照组61例,男/女为37/24,年龄5~13岁,平均9.30±0.9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于康复科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入院后进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语言发育水平,根据患儿交流态度、语言理解能力、自我表达水平等制订个体化训练方案,从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进行多感官训练。使用颜色鲜艳物体(红、黄、绿等)训练患儿注视时间;使用有灯光、音乐且会移动的玩具训练患儿追视时间、声源追踪能力与听觉反应能力;引导患儿通过摸、触、闻、尝水果等,训练嗅觉、触觉等感知能力在实物认知训练时使用简短的词语,如红苹果、香甜、好吃进行形容,引导患儿重复;模仿训练,反复播放动画片、录像等,引导患儿发音,原则上由简到繁,如先元音再辅音,先字词再句子。每天总计训练2 h,每0.5 h休息10 min,连续训练5个月。

实验组:在语言康复训练同时给予积极行为支持干预。①事前控制策略:为患儿调整前排座位,尽可能将患儿安排在前排靠近教师及黑板的位置;老师布置作业时应适当增加患儿的答题时间或减少任务量;上课期间观察患儿的情绪反应,若出现情绪时教师应及时叫名字,询问其需求,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引导患儿放松心情,平复怒气。②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明亮的教室环境,去除干扰注意力的因素;患儿家长、教师、同学等与其相处时,应尽可能放慢语速,体谅与包容患儿;教师可多给予患儿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鼓励患儿的努力与进步,调动其积极性。③行为教导策略:引导患儿调整情绪,正向理解他人语言,提高自我控制技能;引导患儿遵守秩序,学会等待;当教师发现患儿处于焦虑、愤怒状态时,应引导患儿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在做运动前,指导患儿做热身活动,以降低患儿抵触情绪。④后果处理策略:家长及教师应教导患儿采取积极行为,并使其明白采用攻击行为不仅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且该行为不受欢迎;当患儿出现逃避行为时,教师可通过赞美其他同学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提示;当患儿出现模仿榜样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赞扬,以强化其积极行为。干预实施5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攻击行为:采用攻击性问卷(aggession questionnaire,AQ)[6]评定,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总计29个条目,按照1~5分计分,分值范围为29~145分,分值越高攻击行为越严重。

1.3.2 语言能力:采用Nikolopoulos等开发的语言可懂度分级(SIR)评价[7],为国际通用的听力障碍患者评估年龄,且不受年龄限制,共分为5个等级,1级:连贯言语不可懂,仅能够识别部分单词,主要沟通方式为手语或手势;2级:连贯言语不可懂,听者主要通过个别词语并借助语境和唇读提示理解其言语;3级:连贯言语需要听者集中注意力,并结合唇读方可听懂;4级:连贯言语可被不具备聆听聋人言语经验的人听懂;5级:连贯言语可被所有听懂,在口语环境下儿童可以轻易听懂。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攻击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攻击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击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攻击行为比较(±s,分)

表1 两组攻击行为比较(±s,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总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实验组(n=62) 24.35±5.10 16.22±4.38* 15.53±3.04 10.02±3.24* 17.35±4.23 13.41±3.65* 18.37±4.51 15.32±3.86* 75.60±11.57 55.17±9.48*对照组(n=61) 23.78±4.84 22.15±5.29 15.12±3.73 13.87±4.31 16.94±3.82 15.37±4.13 17.64±4.39 16.84±4.21 73.48±12.73 68.93±13.52 t 0.6366.7760.6695.6060.5642.7900.9092.0880.9676.544 P 0.5260.0000.5050.0000.5740.0060.3650.0390.3360.000

2.2 语言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SI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IR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语言能力比较(±s,%)

表2 两组语言能力比较(±s,%)

*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tP实验组(n=62) 1.18±0.36 2.88±0.76 15.917 0.000*对照组(n=61) 1.21±0.39 2.63±0.69 13.993 0.000*t 0.4431.909 P 0.6580.059

3 讨论

听力障碍影响儿童语言发育,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较差。我国2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率为17%,6岁儿童约6%[8,9]。语言发育迟缓可阻碍儿童认知功能发育,对其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良影响[10]。语言康复训练通过反复刺激患儿的视觉与听觉,激发其语言功能发育,从而增强构音肌群的协调性。语言康复训练可提高听障患儿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增强语言交流效率[11]。本研究对听障患儿采取积极行为支持联合语言康复训练,结果显示,患儿SIR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提示语言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听障患儿的语言能力。

听障儿童在情绪上相比健听儿童更加被动、不成熟,攻击性明显。攻击行为可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一定损害,不利于患儿成长。目前,关于听障儿童的研究主要关注听力、语言发展,较少关注患儿攻击行为。本研究对照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及总分高于实验组,且与干预前相比无明显降低。提示语言康复训练在改善听障患儿攻击行为方面效果欠佳。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实施前先对患儿进行功能评估,了解其攻击行为发生的具体环境,从前事控制、生态环境改善、行为教导、后果处理等方面控制诱发情景,从而预防攻击行为发生[12]。事前控制策略中严格把控刺激物出现,如确保玩具分布均匀,减少因不公平引起的情绪刺激。生态环境改善中注重创造温暖、和谐的教室环境,尽可能减少外部环境对患儿的干扰,同时创设有利于患儿参与的活动,并适当给予帮助。行为教导策略指导患儿提高适应技能,通过设置实际情况,提高患儿沟通效率。后果处理方面主要是利用赞美他人积极的表现,从而强化患儿的积极行为,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攻击行为的减少有助于患儿融入环境,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有助于促进智力发育[13]。积极行为支持可减少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率[14]。积极行为支持通过教授患儿良好的替代行为如放松训练、容忍技能等,降低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生率[15]。家庭与学校为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通过教师教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可为患儿创造不同的情景,训练患儿在不同情境下良好的自控行为。作为教师与家长应时刻关注患儿行为与情绪,及时进行有效地干预。

本研究将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应用于听障患儿语言康复中,结果显示实验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积极行为支持可降低听力障碍患儿攻击行为,与既往报道一致[16]。原因可能在于该干预策略将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对患儿进行全方位干预减轻攻击行为,促进语言能力发展。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康复训练言语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