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研究

2021-07-16刘静丽王虎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校

刘静丽 王虎

摘 要: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培养和造就党外代表人士的主阵地,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本文基于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状况、政治信任状况、政治效能感、信息渠道偏好等方面的深入调研,以及对当前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强化“四种思维”、实施“五维推动”、采取“五个结合”的应对策略,以期握住“方向盘”,种好“责任田”,聚合“协同力”,画好“同心圆”。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21)02-00029-07

有效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既是新时代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学校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贯穿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一条主线。为了解江苏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状况及特点,积极探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思路与举措,2018年7-9月,我们在江苏省内高校开展了调研。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41份,有效回收率90.2%。调查高校分布在苏北5所、苏中3所、苏南8所;本科高校13所、高职院校3所。本调研报告以随机问卷调查和现场座谈情况为依据,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状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握住“方向盘”,种好“责任田”,聚合“协同力”,画好“同心圆”。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专指在高校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水平且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各类人员,其中包括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普通群众等。笔者认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核心要义是:引导党外知识分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为维护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江苏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状况与特点

(一)政治认同状况与特点

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所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反映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体现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利益诉求。此次调查,从政党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状况与特点进行了考察。

1.政党认同状况与特点

一是对江苏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度分析。数据表明,53.7%的人非常认同,35%的人比较认同,两项累加达到88.7%;非常不认同和不太认同的比例为3.3%;8%的人选择了不确定。说明江苏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有较高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已经深入人心。

归国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被调查的对象中,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为38%。在有海外经历的人群中,86.7%的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在没有海外经历的人群中,90%的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这说明留学经历使得党外知识分子接触了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流派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多元的思想文化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外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度。

调查中又进一步分析了海外学习生活时间长短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度的影响情况。在海外学习生活时长为1年以内的人群中,87.3%的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在海外学习生活时长为1至3年的人群中,77.2%的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在海外学习生活时长为3年以上的人群中,93.3%的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说明海外学习生活1-3年的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度相对较低。

二是对江苏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未来政治身份选择的倾向分析。调查结果显示,10.5%的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42.7%的人愿意加入民主党派,19.3%的人不愿加任何党派,26.6%的人填写“没想好”。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使一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但不占绝对吸引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民主党派表现了较高的偏好。

2.制度认同状况与特点

此次调查主要对江苏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同度进行了考察。数据表明,40.9%的人非常认同,45.2%的人比较认同,两项之和为86.1%,3%的人不太认同,1.5%的人非常不认同。说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有较普遍的理解和认同。

调查中又进一步地分析了海外学习生活时间长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同度的影响情况。在海外学习生活1年以内的人群中,有89.7%的教职工持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的态度;在海外学习生活1至3年的人群中,持比較认同和非常认同态度的比例为80%;在海外学习生活3年以上的人群中,持比较认同和非常认同态度的比例为86.7%。

3.价值认同状况与特点

一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分析。调查数据表明,57.8%的人非常认同,33.7%的人基本认同,两项之和为91.5%(表1),说明江苏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是非常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

表1

二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向往程度分析。调查数据表明,2.9%的人非常向往,12.8%的人比较向往,两项之和为15.7%;不太向往和不向往的累加占比44%。这说明有少部分党外知识分子“四个自信”不足。

信教教职工是统战工作重点关注的对象。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无宗教信仰的占比91.5%,有信仰宗教的占比7.4%。有宗教信仰的党外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认同和基本认同的人数占到91.7%(表2)。表明信教教职工大多数人认为宗教信仰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容共生、和谐发展。

表2

(二)政治信任状况与特点

一是对各级政府的信任度分析。数据显示,对中央人民政府信任和很信任的占比为83.6%,对省级人民政府信任和很信任的占比为70.9%,对市级人民政府信任和很信任的占比为56%,对县区人民政府信任和很信任的占比为43.4%,对乡镇人民政府信任和很信任的占比为32.8%。表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于各级政府的信任度呈现出“差序信任格局”。

二是对高校中层及以上干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村(社区)干部等信任度分析。数据显示,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信任和很信任的占比为51.1%,说不清楚的占比35.9%,很不信任和不信任的占比13.1%;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信任和很信任的占比为48.4%,说不清楚的占比40%,很不信任和不信任的占比11.6%;对村(社区)干部的信任和比较信任的占比为33.6%,说不清楚的占比46%,很不信任和不信任的占比为24.3%(表3)。表明党外知识分子对于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信任度最高,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信任度相对低一些,对村(社区)干部的信任度更低。

表3

(三)政治效能感状况与特点

此次调查的政治效能感是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程度与发挥作用情况来进行考察的。40.5%的人认为参加基层民主协商最能发挥作用,35.4%的人认为参与政策讨论最能发挥作用,两项之和为75.9%(表4)。参加各种选举、参加社会团体、在互联网上发表个人意见等其他政治参与类型的效果不佳。还有数据表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程度不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案、提案的积极性不高。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行政治参与制度不健全、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所提建议不受重视等因素有关。

表4

(四)信息渠道偏好状况与特点

此次调查重点关注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获取国家政策信息渠道的偏好。在被调查的对象中,通过门户网站了解国家政策的占比38.2%,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占比27.6%,紧随其后的是微信微博,占比15.1%,报刊仍有一定市场,占比11.9%。通过单位政治学习获取信息的比例较低,占比仅为6.7%(表5)。调查数据表明:门户网站和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了解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新媒体逐渐成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选择;单位政治学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需大力提升。

表5

三、黨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状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高校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亟须改进和解决。

(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一方面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发挥存在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的情况,有些领导干部还存在“上层论”“麻烦论”“花瓶论”等错误论调。另一方面,有些高校的统战部门满足于自娱自乐、自我欣赏,没有很好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来谋划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难以得到学校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工作开展起来十分被动。

(二)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凝聚合力不够

有些高校党政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明显,各管一摊,泾渭分明。其他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党组织认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统战部的事情,和自己部门或单位关系不大。单靠统战部一个部门做好全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不现实,也不可能做好。需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统战部牵头协调,凝聚党政部门、二级单位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强大合力,共同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三)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不恰当

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有的方式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比如,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引领采取简单的说教式、单向的灌输式等单一的教育方式影响思想政治引领吸引力;存在人文关怀欠缺、典型示范带动不足等问题,影响思想政治引领的感染力;存在互联网思维不强、信息化本领不高等问题,影响教育的时效性。这些问题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创新。

四、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四种思维”,实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强化使命思维,增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动力之源。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争取人心、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事关统一战线政治优势的发挥和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是确保党外知识分子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作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人的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师的初心使命。要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党组织只有增强使命思维,才能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才能增强责任担当,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摆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筑牢新时代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强化同心圆思维,增强守住政治底线的定力和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条例》把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上升为统战工作的方针。强化同心圆思维,一方面要固守政治底线,不断增进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包容多样,正确处理多样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战线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这个一致性必须固守住。对于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多样性,对于破坏团结奋斗政治基础的多样性,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是政治底线,不能动摇。除此之外,其他各种多样性都要尽可能包容,包容的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也会越大。

三是强化融入嵌入思维,实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潜移默化、多点发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其工作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把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把作用发挥出来,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国家、社会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磅礴力量。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要主动融入和延伸到相关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去,嵌入到相关工作和活动中,切实把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做“实”、做“准”,使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由虚变实,能多点发力,既成为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手段,又使“大统战”发挥独特的作用。强化融入嵌入思维,要聚焦“融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任务分解方案,层层任务分解,层层责任传导,层层工作落实。通过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优势作用,彰显党外知识分子自身价值,体现思想政治引领成效。

四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阵地的融合创新发展。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加强党的领导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我们要善于抢占互联网新阵地,利用好中央和各省统战部推出的“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统战新闻”移动客户端。构建以单位官方微博、微信为主体,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微信群、QQ群为辅助的微矩阵,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网络行为引导,增强政治引领的渗透力。要加强网络风险防范,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唱响网上主旋律、打好网上主动仗。要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准确把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向,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有意识地利用正能量来引导舆论,最大限度把控网络共识,增强政治引领工作的针对性。

(二)实施“五维推动”,构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的大格局

一是坚持校党委和校领导的高位推动,增强政治引领的牵引力。学校党委要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作为全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突出重点、强化考核。建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的工作机制,健全校、院两级统一战线工作责任网络体系,形成坚强有力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建立党员校领导联系党派组织、统战团体和党外代表人士制度,建立学校领导校情通报制度和傳达重要文件制度,使党外知识分子知情明政、建言献策等各项机制的落实得到保证。

二是坚持党委统战部和社会主义学院的重点推动,增强政治引领的硬核力。党委统战部和社会主义学院要重点做好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学科带头人或者重要业务骨干中的党外知识分子、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其他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要重点开展好思想教育与理论培训工作,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应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以能力素质培养为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专题学习、考察调研等工作,更加有效地凝聚力量、凝聚共识、凝聚人心。

三是坚持二级单位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的全面推动,增强政治引领的支撑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仍然是单位人,隶属于固定的单位,并且这些单位党组织健全,做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高校要不断强化二级单位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主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武装工作的职责,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建考核评先及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要通过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与统战对象谈心谈话制度,密切与统战对象的联系,加强思想政治引导。要对党支部和教职工政治学习作出明确安排,确保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盖以及常态化、制度化。

四是坚持学校党政部门“融入嵌入式”推动,增强政治引领的协同力。习近平同志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高校要建立统战工作项目化落实机制,将统战各领域、各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通过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机制、相关部门专题联席会制度,督促有关党政部门主动把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嵌入到各自的业务工作中去。如教务部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人事处把归国留学骨干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列入专题培训,国际合作处把出国教师的政治提醒纳入行前教育,聚合党政部门工作力量,协同推进教育引导工作。

五是坚持民主党派“自为式”推动,激发政治共识教育的内生力。积极引导、支持党派组织按照“自觉、自主、自为”方针,围绕“学习、实践、提升”目标,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支持他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组织专家报告、研讨交流。支持他们通过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以及各民主党派史的学习,继承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支持他们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社情民情考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内化为自觉行动。

(三)采取“五个结合”,全面把握和不断创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思想政治引领与夯实基础相结合,提供坚强支撑保障。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高校各级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领导,切实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健全民主党派建设机制、参政议政机制、同盟者利益照顾机制、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机制等,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制度机制保障。创新工作平台,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平台、信息交流平台、联谊交友平台、锻炼成长平台、建言献策平台等,实现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加大工作经费投入,确保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培训、考察、联谊等活动的经费落到实处。加大优秀党外知识分子的发现培养使用力度,将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与学校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有机衔接,促使更多政治坚定、代表性强、群众认可的党外代表人士不断涌现,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在成长成才中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二是思想政治引领与学习教育相结合,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以坚定理想信念,增进政治共识为重点,依托社会主义学院及其他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新发展成员全员培训、党外骨干成员专题培训、党外代表人士重点培训等多层次的培训,增进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共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社会考察、专题调研等活动,与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沟通交流、政策宣讲等,实施正面引导,提高政治认同。同时,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把思想政治表现出色、业绩突出的党外知识分子树立为典型,以生动、具体、鲜活、可信的“身边人”教育影响“身边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定期开展“立足本职、双岗建功”优秀党外知识分子评比表彰、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促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学典型、当先进。

三是思想政治引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增强政治引领感召力。要充分尊重信任党外知识分子,保障党外知识分子的知情权、参政权、监督权。邀请他们参加学校的重要会议,做到知情明政;关于学校的重大决定或重要举措,要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还要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校办学中的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要关心激励党外知识分子,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要给予时间保障和必要支持,并作为业绩考评、职务评聘的重要参考,积极鼓励他们为学校和地方发展做贡献。要和党外知识分子交朋友,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积极帮助和协调解决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组织好联谊慰问活动,在重要传统节日,要主动走访慰问;适当组织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促进党外知识分子之间的交往交流,也增进他们与党组织的情感。

四是思想政治引领与发挥作用相结合,彰显党外知识分子重要价值。党外知识分子优势作用发挥,是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成效的体现,也是党外知识分子自身价值的体现。支持和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为高校改革和事业发展不断奋斗。积极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国情社情民情考察、专题调研、社会服务,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建言献策,体现自身优势和价值,实现更大作为。积极为优秀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铺路,为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搭台,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特长,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经济建设,有效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是思想政治引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教育引导针对性和时效性。建立完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数据库,动态调整党外知识分子基本信息、获奖情况、职称评聘情况、年度考核情况等等,利用大数据精准把握党外知识分子实际情况。建立“统战+互联网”工作模式,通过网站、QQ、微博、微信等网上平台宣传统战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在线上与党外知识分子互动沟通,更加直观、便捷、及时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及时进行教育引导,释疑解惑,不断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5.

[2]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2013-08-21).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21/c64094-22636876.html.

[3] 全更興.新时期高校中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困境及对策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6):74-79.

[4]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访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4-8.

[5] 汪建纯.党外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湖湘论坛,2008(1).

责任编辑:鲍跃华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