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新时代新走向
2021-07-1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8-0023-06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教20条”印发后,国家密集出台“双高计划”、产教融合型企业、职教集团、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劳动教育等一系列重大举措。[1]江苏省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制定出台了《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五年制高职”)的改革实践,从服务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发,在全省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格局中,精心谋划五年制高职的目标定位、办学格局、育人机制和价值追求。《意见》的颁发是实现五年制高职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江苏职教人深入学习《意见》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文件内涵,认真贯彻文件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对“十四五”期间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意见》明确了新时代五年制高职的办学特色和目标定位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江苏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转变。如何发挥五年制高职的特色与优势,不断为争创江苏竞争新优势、开辟江苏发展新境界作出新贡献,是江苏五年制高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与担当。[2]
(一)五年制高职的办学特色是中高职贯通培养
分析江苏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成果,可以看出“五年一贯、中高融通”是该学制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建设课程体系和学习资源、实施教育教学和评价的前提。立足初中毕业生实际,对标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依据学生身心成长进程,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整体设计五年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是江苏五年制高职的最基本特色。
(二)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定位是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江苏五年制高职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是为了适应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产业不断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1994年无锡机械制造学校(现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试办五年制高职,到现在举办五年制高职的院校超过100所,在校学生近30万人,五年制高职生源的主体一直在当地,学生毕业后也主要在本地就业。把区域内适合学习技术技能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是江苏五年制高职最基本的职能。
(三)五年制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江苏五年制高职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既有高等教育学历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很多用人单位评价五年制高职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依据国家层面确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五年制高职招收的学生具有生理成长、心理成长、思想成长跨度大的特征,五年制高职首先应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劳动精神,让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劳动者,然后再按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发展需求,把学生培养成“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技术技能人才。[3]
二、《意见》理清了五年制高职提质培优的基本思路
文件要求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服务当地、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全面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江苏五年制高职创新发展、领先发展、良性发展的态势。
(一)稳定办学规模
江苏五年制高职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改革发展,呈现出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规模与质量是相互辩证而统一的,适度规模、稳步发展有利于提高质量。现阶段全省五年制高职总体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比例控制在同期中职招生总规模的30%左右,每年约9万人。未来几年初中毕业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五年制高职在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会稳步、适度地扩大招生规模,总体上江苏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控制在100个左右,每个办学单位年招生规模为600~1000人。
(二)优化办学结构
优化结构是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形式、学校布局、专业结构还不够精致,制约了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系统优化办学结构,是今后3~5年江苏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优化五年制高职办学主体。除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外,其他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不再下设办学单位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已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独立设置高职院,在高中后三年制高职和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两者中选择一种作为主要办学形式。二是依据区域人口规模和产业布局,调减办学单位总数、调增单体办学规模。分步推进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县(市、区)实现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的全覆盖。三是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主要开设专业技能需要反复训练、职业能力需要長时间培养、学习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同一设区市,五年制高职同一专业布点数不超过办学单位总数的30%。
(三)服务当地发展
区域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性,五年制高职需要坚持服务本地发展的基本定位,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强化为当地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江苏将按各设区市、县(市、区)范围内常住人口数、产业结构与规模、生产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等指标,逐步调整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布局、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数,逐步实现五年制高职主要围绕本设区市、本县(市、区)范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学,专业设置切合本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重点培养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落实贯通培养
准确把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发挥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效能,彰显长学制贯通培养优势,是提升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思政教育上,要立足学生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期,着力开展养成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建立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政工作机制;专业设置上,要聚焦技术技能训练周期长、教学内容复合性强、贯通培养优势明显的专业;课程建设上,依据学生“年龄进程”和职业能力“养成规划”,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方式上,探索五年一贯长学制系统化的培养路径与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三、《意见》确定了保障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面对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江苏五年制高职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激发活力,通过提高发展质量、培育特色品牌、为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增值,推动江苏经济发展。
(一)提高发展质量
五年制高职需要从学校与专业布局、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治理水平四方面整体提升发展质量。
1.提高结构质量。
五年制高职的结构质量主要体现在学校布局、专业结构、招生规模等要素及组合关系。一方面结合县(市、区)常住人口规模,在保持总体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统筹全省五年制高职的办学点布局,探索建立以五年制为主的独立设置高职院校,逐步取消人才培养规模、条件、状态和质量不达标学校的招生资格;另一方面引导学校对接本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聚焦学前教育、护理、现代服务业等技术技能训练周期长、教学内容复合性强、贯通培养优势明显的专业,退出一批条件不足、需求不旺、水平较低的专业,在全省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类型清晰、定位准确的五年制高职办学体系。
2.提高师资质量。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力军。首先,用足用好“职业院校教师招聘绿色通道”政策,落实高职院校“产业教授”制度,实施校企互聘兼职的人事管理改革,改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其次,明确教师“双师”素质要求,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落实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再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后,以创建国家、省、市、校四级“名师工作室”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为抓手,强化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提高培养质量。
准确把握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是提高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4]一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突出学生职业素养。二要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三是结合1+X证书试点,探索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课程融通和学分互换。四是遵循教育规律,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規范办学行为,优化内部管理,强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五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运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
4.提高治理质量。
提升治理能力是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保证。一是成立五年制高职办学点设置及专业设置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设置基本要求》,建立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准入与退出机制,将五年制高职工作列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强化五年制高职宏观管理。二是制定并实施五年制高职学生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标准,修订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全省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落实五年制高职目标定位,促进五年制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三是深化五年制高职基础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加强中高职贯通培养规律研究与经验推广,探索开展五年制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5+2”)、学业水平统一测试等工作,不断推进五年制育人机制改革。
(二)培育特色品牌
打造一批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和典型案例,提高五年制高职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
1.打造区域品牌。
发展五年制高职的主责在地方,落实地方主体责任,是办出五年制品牌与特色的关键。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区域内所有五年制办学单位,将五年制高职工作列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严格规范各类办学单位的招生工作,出台鼓励和支持五年制高职教育招生就业、校企合作、人才引进、师资培养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和激励举措,积极营造推动五年制高职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整体提升辖区内五年制高职的办学水平,打造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的高地与样板。
2.打造学校品牌。
学校办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五年制高职的教育质量。《意见》肯定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近二十年来五年制高职的改革发展成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在省内已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并对全国各地的五年制高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江苏先后实施了“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优质特色职业学校”“领航计划”等项目,建立了一批优质的五年制办学点。《意见》继续支持学校内涵建设,培育一批以五年制高职为主的优质高职院校,引领新时代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
3.打造专业品牌。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的核心环节。《意见》将五年制高职专业群建设纳入全省高职专业群建设整体规划,每所学校重点发展3个左右专业集群。全省在学前教育、护理、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建设20个左右具有五年制高职鲜明特色的示范性专业集群。强化公共基础能力实训、专业核心能力实训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平台建设,建成一批产教深度融合、功能有机集成、团队结构优化、管理集约高效的示范性实训平台。
(三)为成长成才增值
五年制高职不只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技能,还要为学生成长成才增值。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处理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二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实现人人发展、人人出彩。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德为先,五育并举,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各个环节,贯穿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实现这一目标,要做优资源,积聚时政热点、国家发展专题、全景思政等资源,使思政教育保持永恒的新鲜度;要做活形式,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主题教育、实践教育等教学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要做强队伍,培养会做思政工作的政工队伍,培育思政教学创新团队,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做好评价,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提升教师实施职业素养评价的能力,实施学校、家庭、企业多元评价,全程关注学生成长历程,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本体性育人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促进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一方面通过实施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落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扩大五年制高职“专转本”招生规模,探索开展五年制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5+2”)工作,加强与本科院校开展“专接本”“专升本”联合培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
四、对《意见》落实的几点建议
《意见》对江苏五年制高职今后5~10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做了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文件内涵丰富,政策性强。目前,随《意见》下发的附件只有《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准入与退出基本条件》,《意见》提到的“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准入与退出机制”“五年制高职学生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标准”“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一系列新制度、新标准、新方案还没有出台。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任务多、涉及面广、时间紧、要求高,有些工作需要政府、教育、行业、学校协同解决。
(一)梳理办学经验
习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五年制高职二十多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认真分析总结江苏五年制高职改革发展的背景、政策、经验、特色、成果及问题,有助于深刻理解五年制高职的办学定位、工作思路与发展目标。五年制高职现行的招生就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管理、国际合作等政策以及政策产生、更新、迭代过程,是落实《意见》的重要依据,也是结合新形势、新业态、新目标制定五年制高职新政策、新标准的重要参考。五年制高职在办学模式上探索形成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模式、“江苏教育学院”模式、“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模式,是江苏五年制高职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五年制高职持续发展、良性发展的基础。
(二)完善标准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二十多年来,江苏始终把制定标准、落实标准、用好标准作为规范五年制高职办学、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培養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立了“办学点建设标准”“专业建设标准”“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学籍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标准文件,有效提升了全省五年制高职整体办学水平。针对《意见》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需要加快制定并实施“学生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学生毕业标准”“‘双师标准”“学校、专业、课堂、实训等建设标准”,这些新标准的制定是对五年制高职标准体系的充实与完善,是落实五年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制订实施方案
《意见》的11项主要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都是宏观层面的工作指向和目标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五年制高职办学单位准入与退出机制”“五年制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常态化开展课程评估”“实施课程融通和学分互换”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机制来保障。
在政府层面,需要把各项建设任务分配到相关职能部门,列入职能部门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职能部门根据任务内容确定项目负责人,成立相关工作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的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考核要求,并以通知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在社会层面,教研机构、行业要针对建设任务中的重点与难点,制定五年制高职基础理论、发展战略、质量标准等课题的研究方案,吸引社会资源、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五年制高职改革发展探索与研究。在学校层面,应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意见》,准确理解文件精神,按《意见》完善学校工作机制,结合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制定好“学生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企业学院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试点”“高水平专业集群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加以落实。
(四)加强质量考核
质量是五年制高职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落实《意见》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系统的质量标准和科学的考核方法。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成立质量监测研究与评估组织,制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质量标准、评估细则和考核办法,定期开展学业水平统一测试、专项督导和检查,对全省五年制高职办学质量进行常态化监测,严格质量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培育特色品牌。另一方面,学校要把政府颁发的质量标准、工作规范应用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严格按质量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应用信息技术建立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适时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向社会公开发布学校年度质量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任占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现实意义、实践方略和效验表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3):5-9.
[2]郑在柏,程又鹏.江苏五年制高职社会功能定位与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6(3):3-7.
[3]郑在柏,程又鹏.江苏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J].江苏教育,2016(12):67-70.
[4]张跃东,王云凤.五年制高职教育深化“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索[J].江苏教育,2020(92):24-27.
(作者单位:1.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