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2005—2021)的团课研究回顾与前瞻
2021-07-16钟良
钟良
团课是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团章要求,团的基层组织要对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其中团课是团员教育的重要举措,团课以党章、团章为基本依据,落实团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旨在重点强化对团员、青年的经常性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教育引导团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保持和增强先进性的综合性课程。团课包括入团积极分子团课和团员意识教育团课。本文基于CiteSpace对团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的分析,对新时代团课发挥思想引领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推动构建大中学一体化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同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团课体系。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关于团课的研究可追溯到2005年。是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的意见》。[1]至此,中学团校开始走向规范化的发展,各地也积极开展了团课的教学和研究。故本文研究样本的时间跨度选择为2005年3月至2021年3月检索时间段,研究样本为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及CSCD期刊收录的论文,以“团课”“团员团课”“入团积极分子团课”“团校课程”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的共216篇中文文献,研究样本包括中学、高校、团属院校中关于入团积极分子和团员意识教育部分的团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选用CiteSpace 软件作为文献数据分析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绘制团课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时间线图谱、突发词探测图谱及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从而探究国内团课领域的研究热点分布、研究类团情况、团课研究演进脉络、团课研究发展趋势、核心研究作者及作者间的合作情况,找到研究的薄弱点,结合当前共青团改革形势和教育综合改革要求,为今后团课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团课研究成果的分析
(一)发文数量和机构分析
根据2005—2021 年的论文发表情况分析来看(图1),研究数量上,16 年的时间内仅216篇,总体来说研究相对缺乏。前期(2005—2016 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后期(2016—2020年)的研究量呈现大幅度的上升趋势,其中2016—2019年持续上升,2020年热度略微下降。总体来看,团课研究越来越热,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其中2016年是突变年份,究其原因,这和2016年发布的《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2]有着密切关系,改革文件从宏观上推动了团课领域的研究,同年11月11日下发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3]指出,入团积极分子在发展入团之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团中央文件对团课的要求推动了关于团课研究的发展。
图1 2005-2021年团课相关主题论文数量趋势图
从图2发文机构可以看出,其中发文数量前10位的机构中,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分别是河北师范大学、广州市团校、浙江省团校、北京科技大学、四川省团校。但是总体发文量较少,最多的河北师范大学仅8篇。从机构性质上来看,前10位中多为高校和团属院校,且研究地区主要在东部城市,总体来看研究还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繁荣发展的现象。前10名中没有中学,说明中学团课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图2 2007-2020年相关主题发表数量趋势图
(二)作者分布和合作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本研究生成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谱中有257个节点,有105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2,说明图谱有效性和显著性良好;但网络密度过低,说明领域内研究学者间合作紧密程度一般。
根据图3可知,按照作者个人参与发文量看,广州市新塘区增城中学的胡国、河套学院的苏娜、南京晓庄学院的于扬、青岛市团校的刘富珍、韶关学院何振环五人发文量占据Top5,发文量超2篇。其中,胡国主要围绕中学共青团基础团务与改革实践、共青团改革背景下探讨团课发挥的作用[4];而苏娜则从技术层面出发,研究MG 动画微课在高校党团思想教育中的应用[5]。领域内研究学者间合作少,少数合作多发生同单位之间的内部合作,如广州市团校的袁珊、李霞等4人在深化共青团改革进程中探索新时代团干培训创新方面的研究[6];中国石油大学的姜飞、赵小明等对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关于二级团校建设的思考[7];浙江省团校的胡美如、周一红等聚焦新时代视域下“德育+”教师培训模式开展探索[8]。
图3 2005-2021年相关主题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三)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是某一时期内,有内在联系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组文献共同探讨的问题或专题,代表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是表征文献研究热点最直接的元素,反映了一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文章的高度精练。基于团课研究关键词的出现和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团课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
1.从关键词分析热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共现图谱旨在发现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间的关系。共词是对一组词语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组文献中出现的次数,通过共现次数来测度他们之间的亲疏关系。根据2-4 图谱得到Top10 高频关键词有团课、共青团、团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团课、团组织、团校、团干部。其中团员、大学生、团干部、共青团、团组织、团校、高校是对象型关键词,团课、微团课、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型关键词,这些高频关键词代表了热度最高、基础最扎实的研究方向,更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和青睐。结合关键词中介中心度来看,团组织、培训、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团员意识、微团课、团校、教育培训、团干部、共青团是Top10中介中心度关键词,这些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表明对其他研究热点起到了很强的连接和桥梁作用,众多课题研究均围绕上述关键词。从高频关键词共现情况来看,“微团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和“实效性”是两组新热点,团课建设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借助短视频、微信平台等传播载体,网络思想引领方面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网络思想引领的有效性也仍将持续。
表1 Top10高频关键词和Top10高中心性关键词
图4 2005—2021年相关主题关键词共现图谱
关键词聚类图谱旨在洞察并反映某领域已经形成的核心研究类团。根据图5和表2,相关主题研究的Top10 类团分别是共青团、新媒体、团干部、实践、团员青年、团员意识、校团委、大学生、思考、团属院校;类团间相互独立性较强,个别类团交叉现象显著。其中“大学生”“党建带团建”及“思想引领”三大类团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结合具体文献可知,研究主题相互渗透现象较为显著,各研究热点间结合性强。进一步观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出现在该三大类团之中,“微团课”同时出现在“党建带团建”和“思想引领”两大类团中,可知这两个关键词是链接团课领域各细分研究方向的重要桥梁,是研究初期比较优质的切入点,有利于保持研究工作的可拓展性。另外,从类团内部的紧密程度看,类团#0“共青团”、#12“团课”的剪影度均为1,表示该类团内部研究主题间相关性极高,类团紧密程度最好,研究方向高度成熟固化。从类团成员诞生平均时间来看,大部分类团的成员平均年份在2015—2017年间,特别是2016和2017两年间覆盖了共青团、新媒体、团干部、团员意识、校团委、党建带团建等6个主要类团,表明大部分类团研究合力在此阶段形成,三年间团课领域研究范畴逐渐聚焦、研究成果持续丰富,初步形成固定的领域组合和研究模式。2018年,诞生了五四运动类团新兴类团,这和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有密切关系,弘扬五四精神为主题的团课活动在此年份中密集产生,相关探究成果也进一步集中。
图5 2005—2021年相关主题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2 2005—2021年相关主题关键词聚类信息表
2.研究热点的发展进展分析
时间线图谱主要侧重于勾画某领域研究关键词聚类情况以及某个聚类中关键词的历史演进。根据图6,从类团成员的持续诞生情况来看,#5“团校”自2007年起持续均匀的有关键词诞生,包括2021年最新产生了“少先队工作者”关键词,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团校少先队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培训,这和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有关[9]。相较于其他类团目前为止暂无新生关键词,“团校”类团的活跃持续程度最好,有望在日后一定时间段内持续获得研究者的特别关注,结合相关研究来看,这主要是团属院校对团课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尤其是2017年中央团校改革,明确了建设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团属院校团课的研究将成为一个持续的研究热点。而“五四运动”等类团从2020年起即无新关键词诞生,相关产生的关键词是比较单一,说明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生发点;结合#4共青团改革类团及相关文献进一步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对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推进共青团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尤其是围绕团员意识养成机制、强化团员意识等的相关教育创新研究成果颇丰;团校网络思想引领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挖掘,从#9类团可以看出,自2013年以来,网络等新媒体成为团课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对于全面提高团课思想引领的时效性、有效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图6 2005—2021年相关主题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突发词探测的基本原理是某个关键词变量的词频在短时间内激增,突然变成研究热点。从突发词探测图谱来看,根据图7,从突现时间看,自2005 年开始,团课领域的热点关键词突现整体上呈现“对象聚焦高校—途径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聚焦为党育人”三个研究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05 年到2010 年,此阶段爆发了“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功能型关键词以及“高校”“高职院校”“学习型团校”等对象型关键词,从突现强度看,“高校”关键词突现强度高达3.22,说明研究多围绕高校团课在思想引领方面的影响、高校下属团校建设、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等方面展开。第二个阶段从2011 年到2017 年,基于微团课等强化青年团员思想政治意识的新途径逐步兴起,“思想政治教育”“团员意识”等关键词陆续突现,牵引团课研究领域的研究细节持续拓展,进一步深化团课思想引领的途径是这一阶段的特点。第三阶段从2018 年至今,随着2016 年8 月《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10]的逐步落实,对团课等青年团员教育方式提出新的要求,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在团课领域激发了新一波研究热潮,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这一时段的重要特点。鉴于关键词突现具有延续性趋势,结合近期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11]《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12],“共青团改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词持续爆发的概率较高,有望延续成为2022 年乃至近期的研究热点,是最值得学者持续关注的领域。
图7 2005—2021年相关主题突发词探测图
表3 关键词突现时期图
(四)小结
总体上,从数量来看,关于团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团课研究引起的关注较少;关于团课的研究者来看,学者比较分散,个人研究成果也相对比较薄弱;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成果集中在团课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设计和实施“微团课”、互联网时代发挥团课的作用等方面,对于团课实施的目的、团课思想引领有效性、团课规范化、大中学有效衔接的团课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成果聚焦实操研究和个案研究,单一策略的研究较多,理论的研究较少,研究的广度较大,深度欠缺;从研究对象上看,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针对高校、团属院校的研究,少量针对中学团课的研究。
三、团课研究前瞻
前人对团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以往研究的热点和不足,未来的研究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深入挖掘和拓展的研究空间与创新点。
(一)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域下团课的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从2018年至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关键词的持续爆发的概率较高,将持续成为长期研究热点,是最值得学者持续关注的领域。但由于研究总体相对薄弱,总体来看,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团课中的体现依然较少,党的创新理论的语言转化不够。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2017年10月2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2018 年3 月11 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指出团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13]指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因此,团课作为共青团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必须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域下的研究。
(二)推进大中学循序渐进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团课体系研究
在思政课方面,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在团课和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关系上。但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属性,构建共青团大中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体系是未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可以探索如何制定大中学校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层次青年学生的分层思想引领目标、内容、载体,形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层次递进的思想引领标准体系。
其中,小学和初中七、八年级阶段是少先队阶段,结合2021年1月31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名义下发的专门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14]的要求,少先队工作要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的原则,要强化政治引领,旗帜鲜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而少先队活动课程是通过特有的组织形式、集体生活和活动方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引导的活动课程。因此在小学阶段和初中七、八年级阶段,探索一周1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实施策略和实施效果将会是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
中学九年级和高中是共青团组织引领的阶段,根据《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第1版,2021年)[15]要求,构建团前教育和团员教育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与少先队活动课、高校党(团)课相互衔接,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任务。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在12岁至15岁左右,逐渐脱离儿童特征开始进入青春期,身心变化最为迅速明显,处于思想道德养成、政治启蒙的重要时期;理想信念尚不清晰,对政治不敏感,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不够关注;高中生是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经过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课的学习,对党团有一定的认识,由于未经常性参加团的学习,对团课的具体内容还不太熟悉。自我自主意识强,追求独立平等和自我实现;抽象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个体特征还不够稳定,易受外界影响;文明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因此对于团课的设置,团员教育和团前教育的研究是将来必须加强的创新点。
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如何在该阶段做好大中学团课的衔接,如何构建和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团课,如何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共青团为党育人的实效是本阶段接下去研究的热点。
(三)发挥网上团课思想引领有效性研究
当前,互联网不仅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和主阵地,而且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网络一代”的青年特别是青少年也自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极易受到网络空间中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社会思潮在我国的渗透更加具有隐蔽性和针对性,容易对中学生产生误导,且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所谓的自由化思想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想冲击着我国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对团员青年的思想造成困扰。共青团要做到为党分忧,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牢牢坚守对广大团干部和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主阵地,并适时不断巩固和扩大这一主阵地。本文认为“云团课”是互联网时代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的重要载体,根据时事与热点专门为团员和青少年制作发布的在线课程,互联网背景下的团课资源开发是今后研究的热点。策划的要点一是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内容,涉及时事政策、学生视点、新闻热点、媒体焦点;二是团课内容设计上以学生为主题,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三是分层分类设计内容,如理想信念教育、党团队基础教育、主题团日活动教育,受众分类上包括团前教育、团员教育、青马工程学员、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等。四是实施策略上评估学生需求、成立备课团队、选取合适素材、专人专业指导、注重学习反馈,互动和问题解答的云团课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因而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团课的作用,尤其是网络团课思想引领的有效性,显得非常迫切而重要,将会在未来持续成为热点研究课题。
(四)推动中学团课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研究
已有研究对于团课的规范化研究较少,尤其是中学团课的规范化研究少之又少,加之中学团课在过去长期没有提出课程大纲,造成各地团课自由开发为主,在质量上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条件不足的地方甚至未上团课,因而科学设置入团积极分子教育、团员教育和面向不同学段学生的团课教育内容,构建模块化、分层化课程体系成为必要而迫切的研究。《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的下发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学团课缺乏大纲的困境,大纲在团前教育和团员教育方面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但是还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段学生、不同学情学生的团课思想引领体系的研究。[16]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团课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地传播党的主张。《新时代中学团课教育指导大纲》指出,把正面引导和回应关切紧密结合起来,以立为主、破立结合的设计方法,这也意味着今后的研究中,团课的设计和教研将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五)推动团课思想引领有效性研究
团课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由于思想引领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相对缺乏,因此加强思想引领的有效性研究势必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基于前期研究,建议后续研究可采用实证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团课思想引领有效性的提升课程、提升路径模式在试点学校进行实践,论证团课有效性的提升路径、实施策略和评价激励机制的可行性。进而提炼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团课思想引领有效路径,为中学共青团员团课思想引领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更好地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