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翁维良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动态诊疗方案可视化分析方法研究*

2021-07-16张菀桐王旭杰高蕊李秋艳朱宝琛翁维良

天津中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温阳麻黄起搏器

张菀桐 ,王旭杰 ,高蕊 ,李秋艳 ,朱宝琛 ,翁维良

(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缓慢性心律失常(BA)作为以心率减慢为特征,可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的一类心血管疾病统称[1],可致脏器供血不足,出现乏力、低血压、心悸及脑供血不足所致的头晕、黑矇等,重者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症状,晕厥等改变。永久起搏器植入(PPI)作为一种有创性介入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PPI能够很大程度缓解患者由于心率偏低、供血不足出现的各类临床症状,同时降低晕厥的风险。但起搏器植入后如电极脱位、发生囊袋血肿或感染症状、血气胸、起搏综合征等并发症[2]发生率也持续增加,同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有新发心房颤动的可能,可导致患者心功能恶化[3],高龄患者或心功能不良的患者并不支持PPI治疗。阿托品、氨茶碱等西药治疗虽然可提高心率,但不可长期使用,单纯的西药单靶点治疗也增加了“心律失常致心律失常”风险。因此临床安全有效药物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是我国宝贵的医疗财富,翁维良教授全国名中医师从郭士魁先生,继承了郭老芳香温通治疗BA的临床经验,并针对现在BA病势加重、合并疾病多、年龄跨度大的发病特点,以温阳、活血、理气为治疗法则,临床治疗BA取得了一定的治疗优势。但BA作为心血管疑难重症,多需长期服药,如何对长期服药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开展符合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特色的长时医案分析,是本文关注的重点。针对首诊有效人群,课题组开展长期随访,分析其病情波动情况、用药变动情况,现以3例典型病案为例,运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翁维良教授治疗BA的临床经验开展典型医案分析,探索缓慢性心律失常长时动态治疗方案分析策略,探索个体化医疗及中医药经验传承的有效方法。

1 研究对象与个案分析方法

1.1 研究对象 缓慢性心律失常数据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翁维良教授门诊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例资料,只要明确诊断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且心电图符合各种类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并且

1.2 个案分析方法 1)记录患者每诊用药情况及服药后疗效变化,运用Excel折线图及柱状图进行描述分析。2)通过逐条总结每个病案疗效变化影响因素,归纳长时病案诊疗波动原因,并与名老中医进行深度访谈,明确用药思路。

2 结果

2.1 典型病案 病案1,患者女性,58岁,2015年5月初诊。主诉:反复头晕半年余,黑矇时发,就诊于上海当地医院,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提示,最小心率 23次/分,最长心脏停搏(RR)间歇 4.3 s,由于患者当时已发作黑矇症状,当地医院建议植入起搏器,患者拒绝。

治疗分析:患者就诊时最小心率23次/分,最长RR间歇4.3 s,黑矇时发,在运动及坐公交时曾出现一过性黑矇致站立不稳,疲倦乏力症状明显,辨证为阳虚血瘀型,以温阳、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治疗目的为提高最小心率,缩短心脏停搏时间,改善黑矇、头晕症状。由于最小心率偏低,开始用药时翁维良教授即加入蜜麻黄3 g,以求提高最小心率,重用温阳药物,以温脾肾之阳,鼓动心气心阳,治疗1个月后,患者最小心率提升至40次/分,平均心率提升至57次/分,判断温阳益气活血治疗有效。自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患者从每月复诊,改为每三月到半年复诊,在3年的治疗过程中,患者最小心率有所波动,但均未再下降至23次/分。治疗过程中,曾增加麻黄用量以求进一步提高心率,但效果欠佳,Holter提示,该患者的最小心率提升已与麻黄用量无明显相关性,但最大心率受其影响明显,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疗中可逐步缩减麻黄用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减少温阳药物数量的处方中,患者心率下降明显,提示,该患者阳虚为本病机明显,元阳不足为其发病的根本原因,不可轻易减少如肉桂、干姜等温阳药物使用。

自2017年夏季开始,患者已改为每2日服药1剂,病情稳定。由于该患者诉求长期中医调理,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应在稳定病情的前提下,逐步减少药物用量,抓住适合该患者的核心处方,改为粉剂,提高用药的便捷度见图1、2。

图1 疗效与用药分析图Fig.1 Analysis graph of curative effect and medication

图2 最小心率与最长RR间期波动图Fig.2 Minimum heart rate and the longest RR interval fluctuation graph

按用药频率高低排序:温阳药物:高良姜,荜茇,蜜麻黄,肉桂,干姜,桂枝,细辛。理气活血药物:延胡索,赤芍,郁金,丹参。益气药物:生黄芪,太子参,北沙参,刺五加,黄精。佐使药物:五味子,陈皮,黄连,合欢皮,神曲。

案例2,患者男性,年龄20岁,2016年12月初诊。主诉:6年间晕厥2次,均发作于坐起后出现,每次持续数秒,脑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未见异常,怀疑心源性晕厥,Holter提示2度2型窦房传导阻滞,患者符合起搏器植入标准,当地医院已建议植入起搏器,但由于患者就诊时仅有20岁,面临着终身随访的风险,因此患者暂时拒绝植入。

治疗分析:患者就诊时最低心率为36次/min,但患者心率<40次/分多发于清醒状态下(7∶00—22∶00),心率波动较大,并且患者已有晕厥史,时发黑矇,治疗面临着一定风险。患者年仅20岁,但气短乏力症状明显,初诊时自诉上2层楼即有喘憋感,面色白,唇色暗红,轻度脱发。辨证为阳郁血瘀型,治疗目的为提高最小心率,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两年的治疗中,患者依从性好,按时服药,但依旧熬夜较多,2017年8月因饮酒出现病情反复,提示熬夜及饮酒可能是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治疗初期翁维良教授益气温阳、理气活血并用,意在温煦振发心肾阳气,并在3诊后加入蜜麻黄6 g,意在保证患者清醒状态下无心源性晕厥产生,患者最小心率自2017年9月至今始终保持在40次/分。自2018年初,逐渐减少药味及药量,症状改善,心率稳定,暂时已无需植入起搏器。如何在稳定心率的情况下停药将是后续治疗的重点。见图3。

按用药频率高低排序:温阳药物:高良姜、荜茇、蜜麻黄、肉桂、桂枝、细辛、干姜。理气活血药物:延胡索、郁金、赤芍、丹参。益气药物:太子参、生黄芪、三七粉、刺五加、黄精。佐使药物:陈皮、苦参、神曲、黄连、五味子。

病案3 患者女78岁,2016年9月初诊,主诉:自1993年首次出现黑矇开始,近25年间反复检测动态心电图,可看出心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至2016年患者再次出现严重黑矇,就诊检查Holter(2016年 9月 1日):最小心率 33次/min,平均心率54次/min,由于黑矇症状近23年反复发作,医院建议植入起搏器,患者因年龄较大,拒绝手术治疗。

治疗分析:患者病程较长,自1993年首次出现黑矇至2016年,心率逐年下降,由此看出,对于心动过缓患者,部分未达到起搏器植入的标准,但由于无药物干预,心率将逐年降低,提示针对“起搏器前状态”患者,早期的药物干预可以更好得逆转心动过缓的进程。

鉴于患者黑矇、头晕频发,且年龄较大,若晕厥后带来的后果严重,即首诊起翁维良教授就加蜜麻黄6g,效果显著,服药1个月后最小心率提高至45次/分,但仍有黑矇,仅发作频率降低。2诊时基本守法守方,加大蜜麻黄用量至9 g,服药1个月后Holter结果平均心率与最大心率提高,最小心率无变化,患者1个月间黑矇仅发作一次,但出现了服用蜜麻黄而导致的偶发手颤,及温阳药物导致的口干。遂3诊起停用蜜麻黄,温阳药物减量,心率明显降低。至此提示医者患者对麻黄敏感度较大,在调整蜜麻黄用量时应谨慎,探索最低有效的使用剂量,对该患者十分关键。因此,后续治疗翁维良教授不断调整蜜麻黄及温阳药物使用,结果发现,3 g蜜麻黄为患者可接受的最低有效剂量,且服用时无手颤症状,在蜜麻黄降至3 g时,加重温阳药物的用量患者并未出现口干等不适,说明患者之前的不适感多由于蜜麻黄用量过大导致。患者现已年近80岁,服药无明显不适,最小心率虽已提高至47次/分,仍不建议过快停药,对其后续治疗,应注重减停蜜麻黄,同时以整体调理,维持心率为主。见图3。

图3 疗效与用药分析图Fig.3 Analysis graph of curative effect and medication

按用药频率高低排序:温阳药物:高良姜、荜茇、肉桂、干姜、蜜麻黄、细辛。理气活血药物:延胡索、郁金、赤芍、丹参。益气药物:太子参、生黄芪、北沙参、刺五加。佐使药物:苦参、黄连、陈皮。

2.2 基于半定量分析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诊疗规律探索 通过对长时医案进行药物、疗效变化、患者服药情况、及翁维良教授用药经验的汇总,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逐条总结可能引起疗效波动的影响因素,通过积累,最终形成翁维良教授治疗BA的辅助决策系统。现已总结出需要关注的因素如下:1)BA治疗后尽管疗效显著,但不可骤然停药,其建议的停药方式为逐步减少药味药量及减少用药频率两个方法。2)在病情稳定计划减停药物时,首先减停的应是益气类药物,温阳类药物应最后变动,60%典型医案中,患者首先停用益气药物,对心率无明显影响。3)蜜麻黄首次使用对患者最低心率影响较大,但长期使用中,并未显示明显的量效关系,建议如患者首诊及2诊时心率已经明显提升,在后续治疗中建议寻找蜜麻黄最小有效剂量(多数患者资料提示3~6 g之间),逐渐减停。4)佐使药物使用最多的为苦参、黄连,原因一是部分患者为快慢综合征,最大心率偏大,最小心率偏低,二是防治患者服用温阳类药物燥热之性。两药虽药性偏寒,但在使用中并未提示干预最小心率提高。5)高良姜、荜茇、延胡索为有效长时病例各诊次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该3种药物为翁维良教授及郭士魁名老中医治疗BA核心处方中均包含的药物,体现了翁维良教授继承郭老芳香温通治疗BA的临床经验。自2015年之后,翁维良教授开始重于郁金、干姜,充分体现了其治疗BA应用温阳、理气、活血大法的治疗理念。

图4 疗效与用药分析图Fig.4 Analysis graph of curative effect and medication

3 讨论

翁维良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扩大了血瘀证的内涵,提出“心病多瘀,久病多瘀,怪病多瘀”[4],以活血化瘀为法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翁维良教授在其师郭士魁治疗BA的基础上开展临床探索,对郭老治疗BA的常用方案(宽胸丸合麻黄附子细辛汤)进行优化,通过比较发现,翁维良教授继承郭老芳香温通的治疗思路,仍坚持延胡索、高良姜、荜茇药物的使用,但为了保证患者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将附子、细辛去掉,改用肉桂、干姜温热之品振奋肾阳,鼓动心阳;同时将价格较高的檀香改为郁金,一是郁金与延胡索配伍使用,增加全方理气活血、破滞开郁之效,二是郁金味辛、苦、性寒,以佐制温阳药物的温燥之性。

通过图文分析,从用药频率就可以直观看出,翁老更偏重温阳药物的运用,以高良姜、荜茇出现频次较高,翁维良教授认为BA的主要病机为阳虚、气滞、血瘀,其发病或因年老体衰、脾肾阳虚尤甚,导致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或因气滞血瘀,胸阳势微,寒气聚于清阳之府,心脉失养,鼓动无力。故用高良姜芳香性温,温中散寒[5],荜茇大辛大热,破滞气,开郁结[6],共奏芳香温通之效。同时翁维良教授认为BA多以心、肾、脾阳俱虚为主,当并补阳气,故另两味核心药物为肉桂、干姜,芳香温通与温补肾阳药物同时使用,而达到通心阳,温肾阳之功效。另外针对BA阳虚气滞血瘀的常见病机,一方面翁维良教授认为肾育元阳元阴,肾阳不足、推温煦动脏腑功能均下降,心肾阳虚,气血运行缓慢,形成血瘀,血瘀作为新的致病因素,会加重阳气推动不利;另一方面由于瘀毒、气滞、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出现,导致阳气无法正常运行,出现心脉鼓动无力、运行涩迟,故在核心处方中重用延胡索、郁金理气活血,解阳郁、血瘀之机,并与芳香温通之荜茇共奏散阴寒、开心窍之效[7]。翁维良教授认为由于BA致病原因差异、病程长短,个体禀赋不同的影响,在BA的病机演化中常以“阳虚(郁)、血瘀、气滞”等相互兼夹、转化,从而表现出不同而复杂的致病特点,但多以阳虚、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形成温阳、理气、活血治疗大法。

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针对其临床经验的总结与传承,不仅能极大丰富中医学理论体系,还能为中医学术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8-9]。因此总结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对中医药薪火相传具有重要意义。个案报道一直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常用体例,但由于缺少量化评价指标,且缺少规律总结,使得名老中医经验多以点状散在[10]。同时名老中医病案多有病情错综复杂、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如何探索符合中医诊疗特色的动态治疗方案分析策略,是中医经验传承面临的挑战[11]。中医药强调个体化医疗,强调系统地利用患者个人信息来优化诊疗的医学范式。这种模式背后的主要动机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即患者对一种药物治疗的反应往往不同,包括药物的主要疗效和不良反应[12-13],因此逐条总结每个患者的诊疗经验及规律,进行积累,最终通过个案规律汇总,逐步挖掘各类人群特征的用药规律,应是进行名老中医经验挖掘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内容即从个案出发,通过对个体长时诊疗方案的分析,找到病情波动的影响因素,为中医动态治疗方案分析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温阳麻黄起搏器
麻黄 治感冒要药
麻黄张仲景的心头好
《思考心电图之173》答案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再见初恋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
心中的麻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