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
2021-07-15张洁
张洁
摘要:化学是中学的重要课程之一,特征主要体现于变化可控反应规律、实验探究实现途径等方面,而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则有利于该课程的顺利展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围绕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核心素养;构成体系;培养策略
针对核心素养而言,其是一种持续多学科、多领域协同研究的集成,在国际教育界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不会受到时间、地点,抑或是其他学科素养的影响,抑或是替代,构成核心素养体系,有利于继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促进化学学习质量提高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1、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
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备独特魅力,实用性、创造性较高。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化学科学只是也在逐渐累积,促化学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科学方法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强化了化学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同时,化学学科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魅力及特征,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因此,在构成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化学学科的知识、思想、观点、方法等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强化学生的化学能力[1]。
中学化学中,化学研究对象包括了四个方面,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中学生学习化学后,往往会留下对化学留下相应的概括性认识,包含元素观、微粒观、实验观等,故将化学能力、观念等纳入在中学化学核心素养体系中时,在考虑中学化学教学的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总之,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认知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合理结合化学教育和化学科学,可促使学生充分的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奥妙及魅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2、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中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意识薄弱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意识还较为薄弱,大部分的学习任务均是在教师指导性完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而导致此情况发生的原因在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将学生作为主体,仍然树立着传统的教学挂念,多以灌输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相关素养的培养,加之化学本身具备较强的严谨性,很多学生都畏难或抵触情绪,这就直接影响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顺利进行。
(2)缺乏合作学习的认同感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中学生都没有树立较强的合作学习感,这也是会对核心素养的养成造成影响。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一些学生并未意识到实践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合作学习等习惯没必要,纯属浪费时间,从而就直接导致了化学学习质量的不达标。
3、中学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注重化学思维指导
一般情况,在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中,化学思维的培养和指导发挥着关键性的意义,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化学素养的关键,当学生树立较强的化学学习思维后,其化学学习质量也就会随之提高。因此,在基于此角度的前提下来说,在实际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就需注重对学生化学思维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效性的提高。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自主学习情景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价值,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积极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进一步对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进行了解、掌握,合理的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供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探讨、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锻炼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逻辑能力,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认识到化学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养成化学素养的关键[2]。
(3)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就需重视对学生化学学习意识的强化,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及积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国,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与化学素养养成重要性相关的纪录片等,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及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化学的魅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这也是促进我国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3]。
(4)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
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需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加化学课外活动,从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避免学生只是表面的理解化学知识,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同时,还需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学生期间能够主动的探究化学问题,并独立的思考、解决,在基于不断练习与锻炼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4]。
4、结语
綜上所述,在中学教学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就需将核心素养合理的纳入到化学教学中,在潜移默化的前提下,不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能力,并结合实际为学生讲解化学相关知识,促使化学素养渗透到学生本身。同时,教师也要积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完善化学教学结构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促进中学生化学学习质量的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毕华林,万延岚.当前国际化学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9,37(9):79-84.
[2]刘前树.试论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构[J].化学教育,2018,37(21):4-8.
[3]蔡雅琨.重视"化学基本观",建构"三重表征"思维,落实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中旬),2019,(12):69.
[4]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6):5-8.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