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网球开展刍议

2021-07-15孙卫星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球场网球校园

孙卫星

(北京体育大学网球教研室,北京,100084)

何谓“校园网球”?从开展的形式上,人们习惯把网球分为竞技、大众和校园网球,校园网球被认为是在学校当中以学生为主体参加的网球活动。

网球在中国的校园里诞生,还要追溯到1879年,在上海圣约翰书院建成了第一片网球场。改革开放后,1982年在北京体育学院、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陆续有了网球场,并带动其他高校使网球在校园里逐渐发展起来。网球作为一门课程的开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仅一些专业的体育院校开设,在一些中学也有涉及。作为专门的人才培养,网球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是从2003年开始,在北京体育大学进行了首批招生。

网球进校园,各地已经探索了多年。但真正大规模的开展是从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两个文件开始。一个文件是:“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试点工作的通知”;另一个文件是:“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这两个文件指导精神明确、全面。近期又将网球列入全国中考考核项目之一。可见国家对体育、对网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从开展的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正如人们对此早有的共识那样,主要是场地设施和师资不到位。据此,提出一点个人的想法。

1 关于场地

我们是否能跳出以往的惯性思维,校园网球不一定非要在校园中进行。由于网球场占地面积大,对周围环境要求高,投资大,绝大部分学校很难具备这样的条件。加之气候的影响,一年中如果在室外教学训练,适宜的时间不超过1/3,例如,最高摄氏温度低于5℃时,最高摄氏温度高于35℃时,风力大于4级时,下雪天,下雨天等都不适合在室外打网球。所以,如果能由地方政府领导牵头,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把网球场(馆)建在公共设施中,地方与学校共同使用网球场地是否可行?例如,现在国家对改善居民的住宅环境,投入力度很大,在很多小区周围都建起了公园,有的还建立了包括网球场在内的体育设施,我们能否把已经建成的和将要建设的重新统一规划,在建设和使用上充分考虑与周围具备开设网球课的学校的需求相结合,在可能的情况下,不仅建有室外场地,还配备一定的室内场地,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保证课程的按时进行;另外也可对经营受到影响,停用的大型商场,改造成网球馆;对不用的场房进行改造;建造经济实用带有临时建设性质的气膜馆,简易的网球馆等。网球场地除节假日和晚上外使用率是很低的,学校所使用的时间,刚好填补它的空闲时间,由此场地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高,这样不仅对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而且便于经营管理。网球场建在学校中,社会人员进学校打球,对学校管理、安全等都有影响,特别是疫情的常态化,学校多为封闭式管理,场地闲置的现象越发严重。

2 关于师资

网球师资数量缺少,水平低等问题,为什么一直得不到解决?难到只是我们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够等问题吗?答案应是否定的,这与对其行业特点没有真正认识或不能接受有关。从20世纪90年代,网球在中国逐渐有专业的教练以来,网球教练员在课余时间从事所谓“培练”、“教球”的现象就相当普遍,为什么不能像我国乒乓球等项目的教练员那样,在白天上完训练课后,晚上还能聚在一起,共同研究总结技战术等问题呢?因为网球在业余时间的教练课时费要远高于他们的正常工作所得,近些年的价格已经上涨,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培训机构教1节课,一般收费也在300元以上,这与在中、小学里上课的教师收入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所以教练匮乏就是很自然的事。我们能够理解,作为一名同在一个学校的老师或体育教师,如果教授网球课程所给的课时费明显高于教授其他课程的老师,这很难让领导和同事接受,但这就是现实,如果不这样,目前的这种缺少教师的状态很难改变。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十几年前,国家体育总局就建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其中也包括了网球项目,并先后进行了几期培训,目的就是要持证上岗,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制度并没有做到完全落实。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而这个制度由谁来管,必须明确。一旦解决了这一步,再进行培训自然就不是事了。对于这些在社会上有了网球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教练,要求他们必须兼任一定量的校园网球课程,当然要针对学校网球课程的上课常规、课程要求特点等进行培训,而这个培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建立好相关的组织系统,课时费则根据所在学校的标准给予。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校园网球缺少师资的问题,又规范了社会网球教练的市场。

3 如何切入

从教育部2017年发布相关通知后,经有关调研报告显示,至2019年已把全国(主要是南方各省市)9个省市374所学校认定为网球特色学校,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小学。这些学校在开展中除上述提到的问题外,还有一些管理问题。我个人认为,在继续开展的同时,先抓一些典型,以点带面,可在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进行试点,从北京、上海等城市中找几个学校,中学、小学均可,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另外,从形式上也可多样化,例如,翰云公司发明的一些专利项目,针对学校缺少体育设施,可以在非网球场地上进行网球活动的方法,也很受师生的喜爱。再如,前些年北京市教委在门头沟区做的试点,虽然,各中、小学校场地达不到要求,但市教委可以出带课费,北京体育大学的网球专业学生也需要教学实习,两者结合,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不错,全国有不少培养网球专业学生的大学,也可考虑把实习与各中、小学的网球课程结合起来。还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私立学校、国际学校等,他们自己就非常愿意开设网球课程。

在开展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球项目的小众特性,不易急于求成,各地有各地的环境、兴趣等特点,大家群策群力,与其搞大而全,不如先从少而精开始。只要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国会出现更多喜爱欣赏网球的群体,网球的普及率会越来越高,有了好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实力的增加,校园网球对大众网球、竞技网球必定有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现将网球列入中考项目所引起的重视加上各种政策的支持等,让我们对体育、对网球越来越重视,对网球所能带给我们特有的体会、锻炼意义的认识,只要能发挥举国优势,切实把政策落实到实处,建立相应的专门机构,组织监督执行,我国网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一定不是梦。

猜你喜欢

网球场网球校园
白宫建新网球场被批
占先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赤峰市网球场馆运营状况研究①
世界上最贵的五大住宅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