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题管窥清末知识分子职业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1-07-14戚明军杨莉
戚明军 杨莉
摘要:透视高考试题,管窥清末知识分子职业价值观变化,明确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而体会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通过解读试题,更好地把握高考试题素养立意的命题思路,为教学和科学备考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 知识分子 高考试题 社会影响
职业价值观是人对其职业的追求、态度,可以间接反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社会的变迁。
晚清部分知识分子逐渐摆脱“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转向投身于近代实业,其价值观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留痕,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时代奔腾的镜像,积极践行创办实业的想法,引领实业救国的良好风气,推动近代社会发展。本文拟通过对高考试题中涉及的清末知识分子职业观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对日常教学进行再思考。
一、清末知识分子职业价值观的嬗变
以两道高考试题为例,来看一看其中有关清末知识分子职业价值观的变化。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传统知识分子职业追求发生转变,如上海川沙县的国学生黄彬、监生朱纯祖、生员姚光第,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状元实业家张謇等是其中典型代表。
例1: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第28题
从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川沙县”(毗邻上海),不难得出此时正值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从三人简历可看出,他们均从事或参与过近代企业的创办(或是洋务企业中的民用工业,或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从身份来看,分别是国学生、监生、生员等有功名的人,他们不再热衷于科举,而是投身于实业,不仅反映出时人职业观念变化,也反映出苦难的近代中国正在孕育新生。材料与科举无关,故A项错误;透过材料无法看出儒家的义利观念是否被抛弃,故 C项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是主流经济形态,近代工业未居主导,故D项错误;社会结构涉及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阶层等多领域结构,狭义上的社会结构往往特指阶级或阶层结构,中国古代士、农、工、商之间界限分明,但是本题材料的三位“士”人,却不惜投身于工商业,说明已突破了传统社会阶层结构的苑囿,故B项正确。
例2: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30题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于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读书入仕是张謇谙熟并曾经为之拼搏的人生目标。历史上张謇的状元之路十分坎坷,在科举道路上经历多次失意才最终实现状元及第,他本应对这来之不易的功名倍加珍惜,却毅然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果断地“捐弃所恃”,创办多家近代企业,首先要实现观念束缚的突破,由入仕之路走上从商之路,不难看出其职业价值取向的巨大转变,故A项正确。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也的确得到一定程度发展,但尚未出现民族工商业的激烈竞争的局面,故B项错误。张謇以状元身份在传统社会创办纱厂,虽预見到了一定困难和阻力,但不足以说明他能“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若果真有此洞见,他还会去投资纱厂吗?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反映出张謇此举“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D项错误。
以试题为依托分析可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职业追求由积极“入仕”到以非凡勇气“投身于实业”,均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与近代化交织下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而这种职业理念变化是国情的产物也必然会反过来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二、清末知识分子职业价值观变化的影响
(一)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清末士人不再囿于农本商末的偏见,一部分士人群体由传统的贱商、抑商到正视工商业,致力于“新兴产业”。《剑桥中国晚清史》分析,甲午战败之后像张謇为代表的一批士绅和知识分子积极“下海”投资现代企业,主要是基于思想变化和政治动机。从小处说,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并通过改变经济地位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大处说,受实业救国时代潮流的影响,表明他们具有忧国忧民、发展实业以拯救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家国情怀,试题中所体现出的社会精英分子尤其是作为状元身份的张謇,毅然抛弃科举仕途,敢于“本末倒置”,其精神堪称时人之表率。必然会冲击传统保守之旧思想、旧观念,引导社会风气之开化,助推社会文明之进步,对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激荡的蝴蝶效应。
(二)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时人职业价值观的转变,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戊戌变法,随着清末新政科举制的废除,知识精英不再留念旧制度, “当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的大门外‘会师之后,对既有权力结构的挑战便成为必然。”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权土崩瓦解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实业救国运动掀起新一轮高潮,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短暂的黄金时期,不仅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还壮大了无产阶级力量,为之后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从而加速了社会的新陈代谢。这些巨大的社会变革无疑与近代知识分子职业价值观转变带来的影响密切相关。
三、教学备考的几点思考
(一)大历史与小情节有机结合
日常教学中,历史教师更多关注宏观叙事、重点脉络,大多从晚清历史民族危机和近代化两大主线出发搭建框架,尤其是涉及晚清经济近代化内容,多是从小农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为主线横向展开,这对构建学生线形认知历史无疑是重要以及必要的,但光有大历史的“骨感”,却缺少了美感与生动,若能在其中加入如本文中提到的张謇等知识分子职业价值观的转变等小情节的“血肉”,并结合大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会使日常教学备考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二)关注身边的历史
部分学生不喜欢历史或是在历史学习中始终不入门,一定程度上与日常教学的“高大上,不够接地气”有关,其实身边鲜活的人和事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应该突出精英人士,也不能忽视普通个体,因为平凡个体的普遍性变化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可能更具代表性,如题中提到的黄彬、朱纯祖、姚光第等,虽非时代精英,但却有着脱俗的视野,恰说明了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难以阻挡。适当选择历史进程中涌现出的“面相”平凡但意义不简单的人与事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身边的不起眼的社会关系也是时代变迁的量子而非历史的尘埃,从而使学生自觉思考和关注朴素的、身边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教学也会更接地气,更有价值。
(三)从核心素养出发,立德树人
教学、备考过程中不能死扣结论、生搬硬套,把本来血肉丰满的历史,教成干巴巴
的乏味的教条。教学中不仅应立足核心素养在教材和试题中的体现对学生进行渗透,如例题中时空观、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素养的体现等,更要从核心价值出发,如清末知识分子在新的时代潮流下,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突破了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在重农抑商与实业兴邦观念剧烈碰撞激发出的前瞻性眼光下成为历史的前行者,他们把传统士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在近代发扬光大,或从事实业,或进行学术研究,更有投身于政治革命,用智慧与鲜血谱写出了时代最强音。从近代知识分子职业观的转变和践行中,引导学生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把个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统一,从而达到培养爱国精神,涵养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的终极目的。
高考是对学生再教育的过程,历史教师也应通过深入研究相关试题对教学本身再反思,以期更好地回馈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编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