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依托新维度教材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1-07-14毕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生课程

毕玲

摘要: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课程内容主要呈现方式是教材。新维度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其中渗透着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富含思维的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教师对于该教材课程解读不到位,如依然基于文本教语言知识而忽略思维等其他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鉴于此,本文结合具体课例从教学实践层面谈如何依托教材提升小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其思维能力。

关键词:新维度  课程  小学生  思维能力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提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两类问题,一是现行教材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如王蔷所说,教科书一般都围绕特定的语言知识编写,内容不够生动,语言不够真实,缺乏生活情趣,缺少认知挑战;教材缺少完整的书本信息和生活语境,信息量小;教学多以讲解和检查理解为主,很少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王蔷,2017)。二是教师对于新的教材课程解读和设计不到位:如:新维度教材,践行核心素养的理念,提倡语言的整体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思维能力和文化品格,从语块到语篇,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为标准。教材的设计把多元目标渗透在教學内容中,但是不少教师对于新的教材依然经验主义,继续见词教词,见句教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于漪,2014)。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然而目前语言教学依然呈碎片化,缺乏对新教材的有效解读和设计,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中无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等。下面依托新维度第二册的Unit 6 A Broken Glass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单元A Broken Glass,这个话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为图片支撑下处理玻璃碎片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语块:

①a broken glass, ②ask for help, ③put big pieces into a bag, ④use bread, ⑤put the bread into the bag, ⑥fold the bag, ⑦write a note, ⑧put the bag in the bin

由于教师对于教材编写理念不清晰,看见词汇,就孤立地无联系地机械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试教之初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听懂、识别、会说下列词组:

①a broken glass, ②ask for help,③put big pieces into a bag, ④use bread, ⑤put the bread into the bag, ⑥fold the bag, ⑦write a note, ⑧put the bag in the bin。

2.用所学词组造句。

3.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活动实施时先呈现词组,然后教词义,再通过Chant进行操练,完全是基于语言知识的重复机械性练习,为语言知识层面的浅层教学和无意义练习,让学生不停地跟读,模仿,除了传授陈述性的知识,有关核心素养其他维度都没有涉及,互动的问题都集中在低阶思维,如理解层面,很少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生只当作“language learner”,而不是“language user”(龚亚夫,2019)。其实,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教师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工作(叶澜 ,2013)。对于教材,教师要研读,要分析,立于本课时内容,“瞻前顾后”,知道一节课在单元的位置和作用,全盘设计,从全人的教育出发,关注核心素养培养,从知识的学习迁移到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等。

重新研读教学内容,设计目标如下:

1.在情境中听懂、识别、会说或表演这8个语块并试着用这8个语块在语境中真实表达。

2.基于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其分析、判断和评价等中高阶思维能力。

3.学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根据新定目标,课程设计主线通过故事语篇呈现新知、学习新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学习语块,从而自觉主动运用语块表达观点。教学环节分为Pre-learning、While-learning和Post-learning三个部分。

1.Pre-learning以图设境,引入话题,并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预测能力。

先出示图片,介绍人物和其特征,如:菲菲是一个粗心淘气的小姑娘。

教师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创设情境,让学生猜猜:

教师语言:“What did you hear ?What happened ?”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学生语言:“The glass is broken!”

教师语言:“Who broke the glass ?Where did she break the glass? Can you guess what she will do about the broken glass ?”

问题引领,在故事情境中学习和理解语块,同时让学生猜测和联系自己生活经验,预测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让思维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新学语块频繁复现,让其在“用中学”。

2.While-learning 以图为媒,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等能力,集语言学习与思维培养为一体。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到故事发生在科学实验室,再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考,菲菲下一步该如何做;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语言:“What will Feifei do next?If you were Feifei,what will you do?”

根据学生对该问题不同回答:一自己扫掉,一找人帮忙,引入语块ask for help,同时进行情感渗透,“要学会保护自己”:在学校里,最好寻求老师的帮助。在寻求帮助情境中,教师呈现A broken glass图片,然后利用图片上的大小玻璃碴,呈现词汇big pieces和small pieces,在实物的帮助下,完成big pieces和small pieces音形义的匹配。把玻璃碴分成两类后,启发学生思考下一步如何处理,big pieces和small pieces是一样处理吗?在这个近乎真实的情境中,新知高频度复现,语言学习隐含于活动中,让学习“不知不觉”发生。这里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教师语言:“There are big pieces and small pieces.How will you deal with them?Can we use our hands to put the broken glass into the bag?”

根据图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建议把大片的玻璃小心放进袋子里,导入语块③put big pieces into a bag,教師视频示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该语块。大块的玻璃处理好后,小碎片怎么办?可不可以把小块的用手拿到袋子里?

教师语言:“Shall we use our hands to put the small pieces into the bag?”

学生们回答不可以,那怎么办?请大家小组合作,讨论小块碎片怎么处理,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经过讨论,大家的答案各异,有的说用胶带、有的用肥皂等等,看看菲菲用的什么?

教师呈现语块④use bread,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思考分析表达,为什么要用面包呢?用馒头行不行呢?关键看现场有什么合适的材料可以用。把玻璃碴用面包、馒头等攒起来后,下一步又该怎么办?导入语块⑤put the bread into the bag,⑥fold the bag,为便于记忆,用思维导图把玻璃碴处理过程逐一呈现,让知识可视化。

教师语言:“If you were Feifei,what will you do next?Do you want to put it into the dustbin now?”

如果是你,下一步该做什么?问题引领,让思与学并行。接着,呈现菲菲写字的图片,让学生继续思考。教师语言:“What is Feifei doing in the picture?What is she writing?”

将玻璃碴放进垃圾桶前,Feifei写个字条,字条上写的什么内容呢?让学生们猜猜,学生的回答有“Be careful!” “Watch out!”有的是“There is broken glass inside!”还有画的标志等,这是真实的课堂生成。那最后玻璃碴应该放进哪个垃圾桶呢?玻璃属于可回收物,可以再利用和资源化利用。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如何分类,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

3.Post-learning多层次活动设计,培养学生中高阶思维能力尤其是综合、评价和创新能力。具体活动分为三层,第一以图为架,内化表达;第二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第三迁移创新,真实语用。

第一层活动设计,利用图片支架,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

第二层活动设计,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找出更多处理玻璃碴的方法(Find more ways to deal with broken glass),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利用中高阶思维,分析、判断和推理等。

第三层活动设计,联系实际,真实表达。由玻璃碴迁移到其他类似玻璃碴的物品或有毒的物品处理,并引导学生利用目标语言进行写作。(Discuss how to deal with other dangerous waste and try to write it down. )

在最后作业布置上,也充分体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第二项作业,将课内学习内容有效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难看出,本课语言学习不仅学会了有关玻璃碎片处理的语块,更了解了如何处理玻璃碎片等,学生真正参与体验,在用中学,引发其与教学内容深层次的对话和思考,师生共同建构意义,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测、分析、判断、应用和创新等中高阶思维能力。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解决问题的过程。龚亚夫(2019)主张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事”,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语言学习是运用语块的搭配表达思想的过程。事实上,有价值的语言学习不仅涉及“认知”,还关涉思维、情感态度等,是多层次、多功能、多维度,是跨越教材、跳出课堂、超越学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语言学习的学科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于漪.教育魅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王蔷,敖娜仁图雅,罗少茜等.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生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是小学生
自行车的发明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