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养植活动的实践探究
2021-07-14秦洁
秦洁
[摘 要]我园利用现有的养植活动资源,通过养植活动让幼儿感受生命的不同特性,获得直观生命体验;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幼儿通过多种尝试自主获取生命知识;通过梳理归纳帮助幼儿积累生命认知经验;在养植活动中关注幼儿的生命情感,并通过对多种动植物生长和生命历程的观察,感受生命的独特与丰富,从而完善幼儿的生命认知,满足幼儿的生命成长需求。
[关键词]养植活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究
“动植物和环境”是幼儿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引导幼儿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和自由探索,不仅有助于幼儿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形态,更有助于激发幼儿对生命规律和生命变化的认知。围绕日常的动植物饲养、种植开展生命教育,既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说教,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命、感受生活。
我园的小豆丁农场有种类丰富的旱植、水植作物,各类飞禽、水禽动物以及果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多元的生命教育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对幼儿来说,真实的学习情境、真实的问题更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幼儿对于生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在活动中大班幼儿更容易对生命现象产生问题和质疑。在“银杏树”的探究活动中,幼儿对于银杏树的移栽、长度、存活、发芽等一系列问题充满好奇。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的生命认知能力得到增强,生命情感得到有效激发。
一、在养植活动中感受生命的不同特性,获得直观生命体验
在自然万物中,生命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单纯的生命认知活动往往抽象、枯燥。教师可以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养植活动,让孩子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比如,同样是树,树与树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在认识银杏树的调查活动中,幼儿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认识银杏树,了解银杏树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及银杏树的叶子形状、颜色,银杏树千年古树的由来等,从中感知银杏树的特征。随着了解的深入,孩子们发现园内的树木是各种各样的,于是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开展了园内树木大调查活动,通过发放调查表、请教园林伯伯、学习手机树木识别软件等,帮助幼儿记录了幼儿园内各类树木信息,制作了树木牌,也使幼儿认识到树木品种的多样性,进而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
在幼儿学习和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兴趣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有关于生命的话题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讨论。在银杏树移栽的过程中,幼儿对于银杏树能否存活下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寄托了美好的愿望。通过结合幼兒的兴趣展开活动,能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获得关于生命的更加直观的经验。
二、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幼儿通过多种尝试自主获得生命认知
幼儿的学习源于对问题的兴趣,幼儿是天生的问题“提出者”:“树叶为什么不一样?”“这棵树是什么树?”“怎样才能让移栽的银杏树存活?”“这是银杏树新长的嫩芽吗?”这些问题都源于幼儿的兴趣,源于他们的观察,源于幼儿对于生命的好奇和探究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每一个新问题的提出,幼儿都尝试去解决;遇到问题的时候,幼儿总能通过回忆、观察、比较发现线索,从而根据已有的线索,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或者猜想。例如,在选择银杏树场地的活动中,幼儿针对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场地大小等情况进行了筛选,选择出更加适宜银杏树生长的种植场地。通过解决问题,幼儿对银杏树生长的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活动中要以问题为主导,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要从旁观察,必要时为幼儿进行深入探究提供支持。例如,在遇到“银杏树有多长?”的问题时,幼儿通过躺下来试一试发现空地上的银杏树有6个小朋友那么长,接下来可以尝试使用各种各样的测量材料,如建构区的长木条、美工区的彩带、泡沫垫的卡条、植物角的自制卡尺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尝试测量的工具。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发现测量的工具不同记录的结果也会不同。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认识皮尺并学习标准的测量方法,从而准确测出银杏树的长度。利用多种工具进行测量丰富了幼儿的测量经验,而且在抱一抱、摸一摸银杏树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幼儿对于生命的认识。
在照料动植物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生命意识不应只局限在认识特性、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而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通过实际操作链接起已有的生命感知经验,在具体的体验中通过观察反思、抽象概括生成关于生命的新经验,从而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在“提出问题——丰富经验——筛选信息——评估方案——选择方案”的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不断深入,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生命经验体系。
三、通过梳理归纳帮助幼儿积累生命认知经验
单纯的生命认知活动往往是抽象的、枯燥的,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教师应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将有关于生命的抽象认知转变为具体形象的事物。鉴于幼儿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比较零散,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提升经验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帮助幼儿更好地积累相关生命认知经验。
首先,可以通过收集活动资料丰富幼儿的生命认知。大班幼儿虽然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但还是离不开具体形象思维。教师应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例如,录制银杏树移栽的视频,收集银杏树存活后枝丫变化的照片,装饰银杏树的活动剪影等。其次,可以通过手工活动加深认知经验。例如,在美工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银杏叶的特点,制作银杏叶书签,通过绘画活动表现幼儿已有的对于银杏树的认知经验。此外,还可以采用调查分享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分享对于银杏树的观察发现,借助调查表、展示板帮助幼儿归纳、梳理经验,鼓励幼儿介绍和讨论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帮助幼儿提升在实验中获得的相关经验,使其体会到乐趣,从而激发更大的探究热情。
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猜想及时记录下来,同时,在讨论活动中也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将感兴趣的问题和答案进行梳理、归纳和提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这样既有助于帮助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逻辑化,又有助于加深幼儿对于生命认知经验的理解。
四、在养植活动中关注幼儿的生命情感
在养植活动中,教师所呈现的对生命的态度和认知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恰当、适宜地支持可以引发幼儿更深入的思考,帮助幼儿在实践、体会、感受中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1.寄情关爱,引起共鸣
在银杏树移栽活动中,幼儿发现银杏树顶部截掉了一段,粗粗的树干上有几处绑着绳子。通过询问运输的叔叔,孩子们了解到截掉顶部是为了方便移栽运输,绑绳子是因为银杏树受伤了。3~6岁的幼儿正处于“泛灵论”的阶段,尽管是一棵树,它也是有生命的。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幼儿开展关于“怎样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伤害银杏树?”的讨论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也能让幼儿感受到如何关爱生命。
2.情景创设,体验生命的灵性
在欢迎银杏树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拟人化的情景,引导幼儿将银杏树视作有生命和情感的人,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对银杏树的喜爱。那么,怎样表达对银杏树的爱呢?有幼儿提出可以给银杏树过生日,这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共鸣。怎样给银杏树过生日呢?幼儿的生活经验给接下来的活动提供了支持。孩子们一起装饰银杏树,围着银杏树唱生日歌,送银杏树礼物,跟银杏树拍大合照,把银杏树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方式表达对银杏树的关爱,体验生命之间的美好情感。此类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情感经验,让幼儿徜徉在爱的教育中,感受生命的丰富与精彩。
幼儿是生命发展的主体,生命教育理念为开展养植活动提供了新视角。通过参与养植活动,幼儿不断探索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生长变化等,完善了自身对生命的认知,加深了对于生命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4,(12).
[2]刘斌志.论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施[J].教育评论,2011,(0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