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021-07-14蒋兰兰

黑河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蒋兰兰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学习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等课程资源,運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它注重于学习方式的自主、实践、综合,又注重于过程的开放和互动,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灵活性等特征。

一、小学阶段“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及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体现。纵观统编本现行的语文教材,和以往小学语文教材不同的是,综合性活动课程次数减少了,中心更加突出,编排的主题也更加集中。部编版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主题:三年级下册,中国传统节日;四年级下册,轻叩诗歌大门;五年级下册,遨游汉字王国;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

在一二年级(低段)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单元板块中,学习内容渗透在单元板块中,如课后编排的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展示台”等,主要从培养兴趣和习惯入手。三四年级(中段)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了普通单元内,是单元中一项学习内容,以整合单元资源来综合学习处理信息,着重从方式方法的选择运用方面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五六年级(高段)则是独立成单元,整个单元围绕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对孩子的能力、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内容及实施策略

1.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

这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栏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利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单元课文学习结束后,教材安排对前一阶段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展示活动有两项,第一项是个人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里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第二项成果展示,重在集体合作,教材中的四个泡泡列举了一些展示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做月饼、写春联、诵读古诗、讲述包棕子的方法等方式展示活动成果。最后对展示交流提出要求,展示成果时本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还要评一评哪个小组活动开展得好。

教材这样安排,旨在通过为期两周左右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教师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及实施策略。

此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第一阶段也是活动的开始阶段,可以安排在第九课之后,这一阶段应完成三个目标:

1.明确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可以结合单元导语的学习要求,参考语文书第36页的“活动提示”,让孩子们知道,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内,要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2.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可按班额分成7个活动小组,每组6-7人。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组建学习小组,做适当的指导分组形成异质搭配,让优等生与后进生自愿搭配。自愿搭配有利于培养同伴之间的感情,增进后进生对优等生的信任度。

3.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语文书36页中的日历,接着让每个小组成员圈出传统节日,由小组长组织交流,小组记录员记下本组组员所找到的传统节日。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发表意见,教师梳理出本次综合性学习要研究的7个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最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第一阶段要研究的主题。接着组织学生根据泡泡和表格中的提示,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去开展活动,如何记录收集的资料。比如,可以通过询问长辈、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看影视片、参观民俗展览馆等形式,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并通过摘记、拍照、画图、写文章等方式,把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教师还要指导各小组制订一个简单的活动计划,比如,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计划用哪种方式开展活动,以及时间安排。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计划表,做到分工明确,心中有数。教师对制订计划有困难的小组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还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提供小组合作开展活动的评价要求,以便在将来活动中学生可以对照评价要求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还应把相关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告诉家长,让家长一同参与其中,引导孩子自觉、认真地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阶段,推进阶段。

在了解收集资料的渠道,以及重点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需要注意的是,“放手”不是“放任”,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自主实践,可以设计活动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自我评价;可以把学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提醒还没有收集资料的学生赶快行动;可以询问各组开展活动的情况,督促、指导学生按照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合作完成展示任务的步骤,有序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应通过过程性的干预和指导,为学生坚持自主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保障。这一阶段有两个目标。

目标1:提醒学生小结。可以依据本次“活动提示”提醒学生对自己或小组前一阶段的活动做一个小结,并为成果展示做交流准备。教师可以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组内成员课外收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资料。

目标2: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指导,比如,怎么把收集到的资料分类,用什么方式呈现活动成果,如卡板、图表。小组商量选定一种或几种展示成果的方式,如果材料不足还需进一步补充收集资料。还要注意的是学生一般会比较多地收集节日的习俗,以及与这些习俗相关的传说,不会马上想到要收集如何过节的资料。而本次综合性学习需完成的任务之一是要“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因此,在第二阶段组织学生交流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了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我们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从而为第三阶段的成果分享做充分准备。

第三阶段,展示阶段。

综合性学習成果的展示可以安排2.5-3个课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展示活动成果。

目标1:进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的个人成果展示。学生自主完成习作后,可先在小组里读自己的习作,组内成员要评价习作是否交代清楚了是如何过节的。教师挑选比较典型的例子,组织集体交流。比如,过中秋节时,晚饭后全家要一起吃月饼、赏月。如果学生写的是过节时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文中所讲的事是否与“节日”密切相关,如果仅仅是发生在节日这天,而与过节没有关系,是不符合要求的。

目标2:让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前,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评价展示活动成果的标准,依据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展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把从他人的展示中得到的收获说清楚,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对他人的展示情况做出评价。

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综合性学习情况时,应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习惯态度、合作分享的情况。比如,能否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自觉开展学习活动,能否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是否有创新等。

参考文献:

[1]梁琪.中华传统节日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利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马志红.在习作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传统节日》一课为例[J].语文建设,2008,(405).

(责任编辑 武之华)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