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筋土柔性桥台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

2021-07-14

山西交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筋材桥台砌块

于 博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0 引言

桥梁墩台一般采用刚性基础,而相接的路基往往采用填方技术建造而成,基础形式的不同使桥梁和道路之间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沉降,从而引起了“桥头跳车”。在工程实践中,尽管采用搭板过渡、轻质路堤、桥头特殊路基处理等技术措施,但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小型桥梁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这种问题更为普遍。

近年来,基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衍生出了一项新工程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即采用加筋土挡墙作为桥台,直接支承桥梁上部结构[1],具有施工简便快捷、造价低廉、性能优越等优点。这项技术与传统桩承式桥台相比,桥梁与路堤间差异沉降较小,可有效缓解“桥头跳车”问题。据研究表明,加筋土桥台对于压实度高的砂土地基和坚硬的黏土地基效果明显,桥台沉降和差异沉降量小,适用范围主要以低等级公路桥梁为主。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公路,项目区位于太行山南端绝顶,太行山脉蜿蜒起伏于陵川县境内,构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天然地形,有明显的垂直差异,项目起点高程1 209 m,终点1 284 m,区域内最高点1 365 m,最低点1 050 m,最大相对高差315 m。

本座公路桥梁中心桩号为K43+175,前右角为90°,上部结构采用一孔8 m装配式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台采用GRS台(见图1)。

图1 桥台布置图(单位:cm)

2 技术要求

a)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 km/h;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7.5 m;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b)主要材料 预制空心板、桥台挡墙模块采用C30混凝土,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

a)本桥上部采用简支空心板结构。

b)设计按常规方法计算和校核。

c)本工程设计采用HDPE单向整体拉伸格栅筋材,筋材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d)加筋土挡墙一共3面,垂直方向铺设格栅时接触部分格栅应在中间填一定厚度的填料,防止格栅打滑(见图2)。

图2 桥台结构图(单位:cm)

3 桥梁设计要点

e)挡墙采用现浇C30混凝土条形基础,浇筑时应预留凹槽,以便安放面板模块;挡墙上部1 m范围内及帽石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f)挡墙面板采用C30现浇混凝土,面板内侧铺设钢架网,筋材与钢架连接从而保证整个体系完整性。

g)筋材应水平铺设,填料应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和筋材间距一致,采用光面压路机碾压,每层土不少于3遍。

h)GRS桥台施工工序为:先进行基础土处理,再施工加筋土挡墙基础,然后逐层进行加筋土挡墙施工,最后浇筑顶部帽石[2]。

4 施工工艺与施工要求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质量检查标准,除应满足有关规范、条文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4.1 空心板预制

a)空心板梁的附属设施预埋件是提前同梁板钢筋一起绑扎连接的,因此在浇筑空心板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是否齐全。混凝土浇筑按照施工手册和管理办法严格执行。

b)空心板预制时,除注意预埋钢筋和预埋件外,桥面系、伸缩缝、护栏及其他相关附属构造,均应参照有关规范标准施工,护栏预埋钢筋必须预埋在预制空心板内。

4.2 预制板安装

a)架设前应先检查支座垫石顶面标高及平整度。用水准仪检查垫石顶面中心位置标高误差不大于1 mm,否则应进行处理并用砂浆抹平。

b)预制板采用兜底吊装方法[3]。

c)桥梁架设采用架桥机吊装,须经过验算方可进行。

d)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前不容许汽车、压路机等重型机具通过。

4.3 GRS桥台施工要点

作为一项新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复合结构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施工交底,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说明进行施工。主要施工步骤和要求如下。

4.3.1 基槽开挖

按设计坡率,并在保证坡体稳定前提下,开挖至基底设计深度,清除基槽内的软弱土体和其他障碍物。保持基槽干燥,及时进行后续的加筋土基础施工,必要时对地基土进行夯实(见图3)。

图3 场地平整、基槽开挖

4.3.2 加筋土基础施工

先在开挖的基槽内铺设土工织物(见图4),当基础位于水流冲刷线以下时应做好防渗措施。然后摊铺碎石层并分层碾压,分层厚度15 cm,加筋间距一般为30 cm,压实系数应达到95%以上。达到基础高度后,用土工织物回折,包裹加筋碎石体,形成加筋土基础。

图4 加筋基础施工

4.3.3 GRS桥台施工

采用砌块作为面板,GRS桥台施工按“铺放一层砌块→摊铺一层碎石填料→施工碾压至规定压实度→铺设一层加筋材料”的工艺顺序重复进行,直到桥台设计高度。

GRS桥台施工应严格控制填料压实度。每铺设一层(20 cm厚)填料,即进行碾压密实,压实系数应达到95%以上(顶部承载区宜达到100%)。在距离面板1.0 m范围内,应采用轻型振动平板夯进行夯实(压实过程中对砌块顶面临时施加竖向压力),其他区域则应采用20 t振动碾压设备压实。在摊铺碎石过程中,应避免机械在加筋材料上直接碾压。

加筋材料铺设应沿道路纵向整幅铺设,不得拼接;沿道路横向可进行拼接,但上、下层筋材的拼接缝应错开。先将筋材嵌入面板,筋材与砌块之间的摩擦接触面积应超过砌块面积的85%;然后从面板处开始,向墙内铺设;铺设完成后,应对筋材进行张拉,筋材应绷紧、平整、无褶皱;然后在张拉情况下及时摊铺填料。桥梁基座(基础)下1 m范围内采用短筋材加密,加筋间距为10 cm。

砌块面板应分层错缝码放,码砌过程中应注意每一层的调平。同层砌块之间应无明显的缝隙,不得夹有颗粒碎屑物质。上下砌块之间的筋材铺设厚度应一致,当出现筋材搭接时,应修剪使其无搭接。每码放一层,均应检验面板的垂直度,控制偏移量在0.01 m之内。每一层砌块的内边缘需对齐(见图5)。最上面3层砌块应插钢筋进行浇筑,并设置顶盖(见图6)。

图5 砌块内边缘对齐

图6 顶部3层砌块的连接

4.3.4 桥梁基座施工

当不设置桥梁基础时,可采用加筋土基座。桥梁基座位于承载区(短加筋加强区)之上,由两层厚10 cm的加筋材料包裹碎石形成GRS复合体叠置构成,总厚度20 cm。桥跨结构直接安置在基座上。

4.3.5 桥跨结构安置

当桥台及基座施工完成,先在墙顶铺设一层加筋材料(见图7),然后吊装安置桥跨结构。桥跨结构放置应施压均匀,避免脱空区产生。起重机的位置应在距离面板一定范围之外。

图7 桥跨结构安置

4.3.6 翼墙施工

桥跨结构安置完成后,再修建翼墙。应保证GRS桥台与翼墙之间的墙面结构合缝严密(见图8),以防止填料漏失而影响局部稳定性。

图8 翼墙施工

4.3.7 路面施工

路面铺设前宜先进行预加载,以尽量减少GRS填土结构的工后沉降。铺设路面前,应在路基返包筋材之上铺设一层集料覆盖层,以保护筋材免受热拌沥青的腐蚀。

4.3.8 材料要求

加筋土桥台复合结构的核心部分——GRS桥台,由面板(面板有多种形式和尺寸,这里以常用的砌块面板为例)、加筋材料和碎石填料组成,各种材料的要求如下:

a)砌块面板 采用预制的空心砌块或实体砌块。标准砌块的技术规格为40 cm×20 cm×20 cm,抗压强度大于等于28 MPa,吸水率小于等于5%。

b)加筋材料 加筋材料应首选有纺土工织物,也可以考虑延伸率低的双向土工格栅[4]。

5 结语

目前,GRS技术在国外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相关工程实例表明GRS桥台结构的工后墙面位移和桥头沉降均较小,具有良好的服役性能。加筋土柔性桥台施工工艺简单、建设成本低、后期维护方便且较好地适应山西省的地质条件,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低等级公路桥梁,在减轻“桥头跳车”问题上的优异表现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筋材桥台砌块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桥台技术及其应用
考虑黏聚力的加筋挡墙筋材内力分析方法
基于极限状态筋材内力分布的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与设计优化
LZ型混合纤维聚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砌块设计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解析桥梁下部结构桩柱桥台施工
加筋土挡墙破坏机理研究
纤维增强塑料筋力学特性研究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太阳能养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