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变化 有的放矢
——由江苏省2021 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引发的思考
2021-07-14江苏
江苏 郑 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021 年江苏省新高考历史适应性考试在2021 年1 月下旬进行,通过此次考试,师生对试卷的结构、题型、题量、时间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一线高三教师有必要认真分析该试卷与以往“真题”的不同之处,解读变化背后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指导高三复习,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
一、关注变化
此次适应性考试和2020 年江苏省高考相比,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试卷客观上的调整
由此可以看出,两者间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高考成绩的呈现形式,即由原来高考按照等级赋分的呈现形式变为按照原始成绩计入总分的呈现形式。其实,最近几年江苏省已经公布过此项方案。但是对于试卷的考试时间一直没有公布,经过此次“适应性”考试,可知限定时间由原来的100 分钟变为75 分钟,分数从120 分变为100 分,那么题量势必也会发生变动。
(二)选择题
表1 2020 年江苏真题考查分布情况(1 题3 分,共60 分)
表2 2021 年江苏适应性考试试题考查分布情况(1 题3 分,共45 分)
由此可以看出:选择题题量明显减少,从20 个变为15 个。其中中国古代史考查没有变化,保持5 道题目;中国近代史从5 道变为4 道;中国现代史从3 道变为1 道;世界古代史从原来的1 道变为现在的0 道;世界近代史由原来的3 道变为4 道;世界现代史从3 道变为1 道。从题目的分布来看,对于中国历史的考查(10道)远远大于对世界历史的考查(5道)。
(三)非选择题
表3 2020 年江苏历史高考题考查特点(共60 分)
表4 2021 年江苏适应性考试试题考查特点(共45 分)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题的题量从原来的“必做题3+选做题2”变为“必做题2+选做题2”,最后选做题的四选二题目变化不大,只是一道题由原来的10 分变为12 分。变化最大的是必做题,题量从原来的3 道变为2 道,由于只是一次考试的考查情况,还不能由此总结出一些规律,但是原来江苏历史试卷的命题原则,即“同一道试题中外历史不对比”被打破,体现出全国卷的出题特点(例如:2019 年全国卷Ⅲ第40 题)。另外,小论文类型的题目被解读性试题代替(类似于2020 年山东卷第16 题)。
二、有的放矢
(一)注重统编新教材的新观点、新内容
江苏适应性考试试题第16 题的第二则材料介绍了端方筹建南洋劝业会的一些活动,该材料摘编自张海林的《端方与清末新政》,对于清末新政的内容,旧教材讲述不多,新教材则阐述全面。如:
表5
(二)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已经逐步在命题中得到落实。适应性试题第7 题,关于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本题考查了“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以在复习备考中,选择一些类似的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例如:
例1.“司南”一词出自于东汉的《论衡》一书:“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即勺,原句意思:把司南勺放在地上,勺柄会指向南方。由于古书在传抄、刻板等过程都是人工操作,难免出错。在其他一些版本的《论衡》中,“杓”写作“酌”,解释为“行”,将司南解释为古代的司南车而不是司南勺。然而,究竟是杓还是酌?目前仍存在讨论空间,并不足以做出定论。由此可以得出(C )
A.司南根本就不存在
B.司南应该是指南车
C.应重视史料的辨析
D.文字记载可信度差
解析:不同版本的《论衡》对司南的解释存在不同,目前仍存在讨论空间,并不足以做出定论,说明历史研究应重视史料的辨析,故选C 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版本的《论衡》都提到司南,不能说明“司南根本就不存在”,排除A 项;根据“究竟是杓还是酌?目前仍存在讨论空间,并不足以做出定论”可知,司南应该是否是指南车不足以做出定论,排除B 项;材料反映司南是古代的司南车还是司南勺尚需更多史料来论证,并非文字记载可信度差,排除D 项。
(三)注重学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次江苏省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出现了许多考查“变化”的题目,其深层次考查的是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通过对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历史思维比较大概分为以下两种。
1.求异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1)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这一变化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2)汉高祖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此后逐渐形成数量庞大、祭祀隆重的郡国庙。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至元帝时,通过礼制改革正式废除郡国的宗庙。郡国庙制的兴衰,主要反映了西汉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4)图1 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15)20 世纪50 年代,苏联研制的计算机只能进行每秒3000 次的运算,而美国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却达到每秒15000 次。60 年代后期,苏联成功缩短与西方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这表明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17)比较图4、图5,提取海报中有关体育宣传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求同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13)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2021·江苏适应性考试·16)(第3 问)简析中英两国举办博览会共同的积极作用。
一般比较题目都是在可比较事情之间进行的有意义的比较。比较思维的形成首先是宏观思维的形成,旨在打破孤立、僵化的思维模式,在整体、联系、开放的思维状态下认识历史。本次“适应性”试题,进一步指明在备考复习中不仅仅关注比较中的“异”,也应注重归纳比较事物中的“同”,这种比较打破了江苏传统命题中中外历史不对比的惯例。
(四)关注命题材料中的“新情境”
多维度地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指出“新情境”的类型为: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例如“适应性”试题中第3 题的城隍神,第9 题的年画,第14 题的市场消费量,第17 题的体育宣传海报等。其中社会史视角的材料比较多,社会史视角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微观事件”。因此,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中外历史中社会问题的范畴
明确当今中国或者世界面临的诸如扶贫、医疗、教育、环保和就业等问题,特别是当下中外对新冠疫情采取的不同举措等。
2.梳理中外历史上出现的社会问题
例如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动乱或者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诸如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还有近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及妇女解放史、人口流动移民史等。
3.分析中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影响,从中品味人类的智慧。
如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20 世纪7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近几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五)关注生活中的重大时事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就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2020 年《课程标准》进行调整,由原来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重要一点是增加了“劳动教育”。202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另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一直引发社会及教育界的关注。适应性试题第17 题的考查就呼应了社会现实,从答案中可以看出三点变化,范围变化为由局限于劳动者到全民参与;理念变化为由关注身体健康到关注身心健康;目的变化为由局限于工作和建设到关注民众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总之,除了关注“适应性”试题的变化和以上五个方面外,一线教师还要进一步研读“八省联考”的试题,多总结、多反思,进一步调整复习策略以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