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与儿童哮喘发作的相关性分析
2021-07-14赖文君李海丹
赖文君,李海丹
(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 儿科,广东 佛山 528211)
哮喘是临床儿科高发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常伴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和)咳嗽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将增加患儿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源性心脏病等风险,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伤,故早期预测哮喘病情进展对治疗方案制定及患儿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相关研究[2]表明,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在儿童哮喘病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推测,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可能与儿童哮喘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然而目前关于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与哮喘临床分期的相关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不同分期的哮喘发作患儿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分析二者水平变化与哮喘分期的相关性,旨在指导临床鉴别哮喘发作、拟定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82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0.6~5岁,平均(2.87±1.06)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科学》中哮喘的诊断标准[3];②临床资料完善;③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存在传染性或炎症性疾病的患儿;②合并贫血、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③先天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足的患儿。
1.3 研究方法①哮喘临床分期:依据《儿科学》中的标准[3]将哮喘分期分为临床缓解期及急性发作期。②指标测定:采集所有患儿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应用全自动红细胞分析仪(SYSMEX系列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RDW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日立7100)测定血清总IgE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AUC),AUC值>0.90提示预测性能较高,0.71~0.90提示有一定预测性能,0.50~0.70提示预测性能较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哮喘发作分期82例哮喘患儿中临床缓解期52例,占比为63.41%,急性发作期30例,占比36.59%。
2.2 不同哮喘分期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比较急性发作期患儿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均高于临床缓解期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哮喘分期患儿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比较(±s)
表1 不同哮喘分期患儿的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比较(±s)
分期 n RDW(%) 总IgE(IU/mL)急性发作期 30 15.79±1.23 223.99±33.56临床缓解期 52 14.78±1.12 150.17±36.54 3.794 9.073 P 0.000 0.000 t
2.3 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对哮喘发作的影响将儿童哮喘的临床分期情况作为因变量(1=急性发作期,0=临床缓解期),将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是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对哮喘发作的影响
2.4 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对儿童哮喘发作的预测价值绘制ROC曲线(见图1)显示,外周血RDW、血清总IgE单独及联合预测哮喘发作的AUC分 别 为0.740、0.833及0.865,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以联合预测的价值最高。各检验变量对应的最佳阈值、特异度、灵敏度等相关参数见表3。
图1 ROC曲线图
表3 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对儿童哮喘发作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哮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认为其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该病患儿因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其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原有症状急剧加重或突发性咳嗽喘息甚至呼吸困难,严重危害患儿身心健康,加重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4]。因此,早期预测哮喘发作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患儿预后的改善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82例哮喘患儿中临床缓解期52例,占比为63.41%,急性发作期30例,占比36.59%;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升高是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外周血RDW、血清总IgE单独及联合预测哮喘发作均有一定的价值,且以联合预测的价值最高。外周血RDW可以有效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临床上常应用RDW指标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情况,且其在巨噬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5]表明,RDW在感染、糖尿病、脓毒症、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中均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哮喘发作患儿的外周血RDW升高可能是因为患儿机体内的炎性反应对红细胞生成及增加形成抑制作用,致使患儿血液循环中的红细胞体积产生多变性,进而导致RDW水平升高[6];此外,哮喘患儿的RDW水平升高可能与其低氧血症有关,哮喘发作时患儿会呼吸困难,处于一种相对缺氧状态,而缺氧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及释放产生了一定刺激性,致使未成熟的红细胞被释放至血液循环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RDW水平[7]。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IgE水平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8],其水平可以有效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状态,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极低,当哮喘发作时,IgE水平升高,会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黏液的分泌、血管的通透性均有增强作用,致使炎性细胞浸润,进而加重哮喘病情。
综上所述,外周血RDW及血清总IgE水平升高可预测儿童哮喘发作情况,临床上可通过监测RDW及IgE水平,预测患儿的病情进展,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