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瘀利水保肝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康复的影响

2021-07-14徐耀琳张国妮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保肝利水化瘀

徐耀琳,张国妮

(1.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系,河南安阳 455000;2.安阳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南安阳 455000)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失代偿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能否有效控制腹水与患者的预后有直接关系。初次出现腹水的肝硬化患者,经积极有效治疗多可缓解,若后续治疗得当,则病情可以得到控制[1]。但若病情反复发作、控制不良,则会演变为顽固性腹水,目前临床尚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故预后欠佳。因此,在肝硬化腹水早期进行积极控制,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康复效果不能令人满意[2]。近年来,中医药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因此,该文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探析化瘀利水保肝汤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经常规超声检查确诊为肝硬化腹水[3];符合该研究用药指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肝内占位性病变者;胆汁性肝硬化或寄生虫性肝硬化;合并其他并发症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中,男性34例,女性10例;年龄为35~62岁,平均年龄为(48.66±5.37)岁;腹水平均病程(2.64±0.71)年。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9例;年龄为35~62岁,平均年龄为(48.63±5.25)岁;腹水平均病程(2.62±0.7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1)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西安迪赛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1948),取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50 mL静脉滴注,1次/d;(2)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264),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0.6 g加入5%葡萄糖溶液150 mL静脉滴注,1次/d;(3)呋塞米(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310),取呋塞米40 mg,肌注,1次/d。连续治疗2周后更换为口服药物。共治疗8周。

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利水保肝汤。组方如下:黄芪、太子参、车前子各15 g,炒白术、茯苓、泽泻、郁金、大腹皮、丹参各10 g,青皮、桂枝各6 g,1剂/d,清水浸泡30 min后,共煎两次,每次煎至药汁300 mL,两次药汁混匀后分早晚温服。共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腹水量评分[4]及随访12个月内的复发情况。(1)复发情况:若随访期间再次出现腹水症状,判定为复发,再次给予治疗,并终止随访。(2)治疗效果:临床治愈:肢体水肿完全消失、超声复查腹水消失且维持3个月以上;显效:肢体水肿明显改善,腹水减少1/2以上且维持1个月以上;有效:肢体水肿与腹水均有所改善;无效:无明显改善[5]。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腹水量评分:以超声检查结果作为评估依据,无腹水计0分;腹水量<4 cm计1分;腹水量4~8 cm计2分;腹水量>8 cm计3分。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如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等,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如腹水量评分等,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对比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方面,随访12个月期间观察组的18.18%低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腹水量评分对比

在腹水量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各组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腹水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腹水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t值 P值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值P值2.25±0.66 2.22±0.61 0.302 0.685 0.85±0.24 1.31±0.33 12.714 0.005 14.071 9.896 0.002 0.010

3 讨 论

肝硬化腹水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小便短少,甚至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患者腹大,动摇有声,皮肤粗黑,下肢水肿,故属于中医“水臌”范畴,结合经典古籍记载,命名为“臌胀”。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疫毒入血,损及肝胆而致肝失疏泄、湿浊滋生、蕴结脾胃、气血运行失畅,终致脏腑失和、瘀血阻滞肝之脉络[6]。该研究中所用化瘀利水保肝汤,方中黄芪益气固表,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车前子清热利水,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水渗湿、化浊降脂,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利胆退黄,大腹皮行气宽中、行水消肿,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主要配伍共奏利水消胀、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之功效。该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化瘀利水保肝汤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具有标本兼治的临床优势。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化瘀利水保肝汤中,黄芪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肾脏损伤[7];白术可保护肝细胞、调节谷丙转氨酶水平[8];茯苓、泽泻、车前子等也有护肝利尿的功效[9-11]。茯苓能够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还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降血糖、降血脂方面也有显著的功效[12]。丹参有促进肝脏再生的作用,其机理和丹参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有关。文献报道,能够二次催化受损伤肝细胞的发育,使其得以再生,从而发挥保肝作用[13]。通过多种药物配伍使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腹水情况。该研究中观察组随访12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腹水量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化瘀利水保肝汤中的中药成分在促进腹水排出和保护肝功能方面的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化瘀利水保肝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腹水量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保肝利水化瘀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